发布时间:2024-11-23 11:52:08 来源: sp20241123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10月30日至31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金融工作,分析了金融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形势,部署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金融工作。此次会议有哪些新提法、新布局?传递出了我国金融发展的哪些脉络?对我国推动高质量发展有哪些影响?对此,人民网邀请监管人士、行业专家一起,围绕会议进行分析解读,聚焦高质量金融服务“路线图”。
人民网北京11月3日电 (黄盛)10月30日至31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表示,要着力做好当前金融领域重点工作,加大政策实施和工作推进力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融资成本持续下降,活跃资本市场,更好支持扩大内需,促进稳外贸稳外资,加强对新科技、新赛道、新市场的金融支持,加快培育新动能新优势。会议还对金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做出了部署。
多位业内人士向人民网财经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金融系统精准有力地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加强逆周期调节,发挥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广义货币(M2)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接下来还要始终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更加注重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切实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实现金融与经济发展的高效率互联互通。
健全货币政策框架
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准确把握货币信贷供需规律和新特点,加强货币供应总量和结构双重调节”“着力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始终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此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对于货币政策着墨颇多,意在明确接下来金融工作的重点之一是调整和完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体系,激励和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资源配置,以便更好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向人民网财经表示,要健全中国特色现代货币政策框架,加快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建设,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始终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既满足经济发展需要,也坚决不能让老百姓的票子变“毛”,要守护好老百姓手里的“钱袋子”。
如何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邹澜认为,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准确把握货币信贷供需规律和新特点,总量上合理增长,结构上有增有减,节奏上平稳适度,更加注重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
中国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管理局局长李斌向人民网财经表示,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要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维护好币值稳定和金融稳定。
中银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管涛向人民网财经表示,要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的有机结合。通过适度宽松稳健的货币政策,着力打造现代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疏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提高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向人民网财经表示,与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处理好稳增长、调结构、控总量的关系”相比,此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更加强调货币政策的结构性调节功能,重视总量与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双重调节作用,要求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持续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从而实现经营主体融资成本的持续下降和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
“今后一段时期,货币政策取向仍将保持稳健基调,继续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温彬说。
做好五篇文章
优化资金供给结构
此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优化资金供给结构,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大力支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确保国家粮食和能源安全等。盘活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文章。
邹澜表示,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强化对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及其他国家重大战略的金融支持,做好上述五篇文章。
李斌也表示,要优化金融机构布局,构建由银行信贷、债券市场、股票市场、风险投资等组成的全方位、多层次金融支持服务体系。持续改善科技创新、小微企业、绿色、“三农”等金融服务。
事实上,近年来我国金融业持续加大对制造业、科技创新、小微企业、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等领域的支持力度,促进金融资源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28.74万亿元,近五年年均增速约25%;绿色贷款余额、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贷款余额、涉农贷款余额分别同比增长36.8%、38.2%、18.6%、15.1%,均高于各项贷款增速。 在管涛看来,此次会议提出做好上述金融领域五篇大文章与我国正在构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相呼应。做好五篇文章、着力打造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现代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才能疏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
“我们要实现创新成果的不断涌现与充分转化,就需要更加完善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和金融科技赋能机制。”在温彬看来,随着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日益深度融合,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蓬勃发展。未来在我国数字经济不断做强做优做大的趋势下,金融业数字化转型也要不断深化,从而以数字金融创新来更好服务数字经济发展。
在受访专家们看来,接下来金融工作要通过继续补短板、拓长板,从硬件设施和软环境建设两方面,夯实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保障金融市场安全高效运行和整体稳定,以国家战略为导向加大并丰富重点领域金融供给,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实现金融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真正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关阅读 之一: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提升服务高质量发展能力
(责编:孙红丽、吕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