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6 20:56:34 来源: sp20241116
中新社 北京4月10日电 (黄钰钦 国璇)在外界的高度关注中,4月8日上午,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飞抵北京,开启为期两天的访华行程。在抵达现场的画面里,一个细节引起人们的注意——从走下飞机再到和中方人员寒暄交谈,拉夫罗夫一直没有系领带。
通常在重大外交场合中,会面双方是否系领带传递出的信息不尽相同。有评论指出,拉夫罗夫抵京时衣着上的这个小细节,或是意在展现访问之旅轻松融洽的氛围。
这是自去年10月中旬之后,拉夫罗夫时隔仅半年再次来华。此访中,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分别与其会见会谈,中俄两个大国的最新互动备受瞩目。
国际问题专家注意到,两大时间背景均被中俄双方提及。一方面,今年是中俄建交75周年。四分之三个世纪以来,两国关系历经风雨,砥砺前行。另一方面,今年3月俄罗斯总统普京顺利当选连任。有外媒报道称,俄罗斯外长此访将为普京连任后的首次访华提前沟通对表。
“中俄建交的历史节点和俄罗斯大选后的最新互动,都是观察拉夫罗夫此访的时间坐标。”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副所长刘旭认为,中俄将进行一系列外交互动,双方也将确认未来一段时间在双多边领域的合作方向和原则。
人们注意到,拉夫罗夫抵达中国之时,美国财政部长耶伦也正在中国访问。美俄政府高官访华时间的罕见交叉,为此访增加了看点。“外界关注美俄高官同时访华,这更可能是一种时间上的巧合。”刘旭分析称,“中国一向以独立自主的原则处理大国关系,发展双边关系不针对第三方,也不受第三方干扰”。
一段时间以来,部分西方政客和媒体歪曲解读中俄关系。在与拉夫罗夫会谈后共见记者时,王毅总结中俄关系的“五个始终”,其中之一就是双方要始终坚持“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原则。访问期间,拉夫罗夫也表示,俄中关系建立在平等互利基础上,超越了冷战时期的同盟关系,显示了强大韧性。
“个别国家对中俄关系的曲解更多出于自身地缘政治目的,‘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原则,既是中俄双方的坚守,也符合当今世界潮流。”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亚所所长李自国指出,中俄在最新互动中再次阐释这一原则,有助于外界更客观理性看待中俄的合作交往,挤压刻意误读的空间。
作为世界主要大国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俄关系有全球意义。尤其俄罗斯今年担任金砖国家轮值主席国,中方也将在下半年接任上海合作组织轮值主席国。双方将如何加强在多边平台的战略协作,也是俄外长此访的一大看点。
会见拉夫罗夫时,习近平指出,愿同俄方密切双边沟通,加强在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战略协作,展现更多担当,以平等、开放、透明、包容的精神团结“全球南方”国家。在共同会见记者时,王毅也表示,双方将相互支持彼此主席国工作,点亮全球治理的“南方时刻”。
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会长李永全分析认为,在金砖国家、上合组织等重要多边平台,中俄的协同配合既构建相互信任也谋求共同发展,为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体积极发声,将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迈进。
当前,乌克兰危机持续延宕,中俄如何就相关问题交换意见受到外界关注。在同拉夫罗夫共见记者时,王毅表示,中方希望看到尽快停火止战,支持适时召开俄乌双方认可、各方平等参与,公平讨论所有和平方案的国际会议,无论是一轨,还是二轨,都可以探讨。
李自国认为中方上述表态值得关注,传递出希望将俄乌双方拉在一起,而不是单方面搞排他性对话的态度,这是有利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乌克兰危机发生以来,中方始终坚持劝和促谈。中方最高领导人同包括俄罗斯、乌克兰在内各国领导人深入沟通,专门就此发布立场文件,多次派出特使穿梭斡旋。
对此,李永全进一步指出,中方在与俄罗斯最新互动中,再度表明对乌克兰问题的一贯态度,为止战和谈铺路架桥。随着危机负面效应的持续外溢,中国的立场和选择将越来越具有现实意义。(完)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