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群为世界经济注入新活力

发布时间:2024-11-30 08:21:57 来源: sp20241130

  【中国经济亮色与世界发展机遇】

  城市是发展的前沿,城市化进程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持续的发展动力和创新源泉,全球超过80%的GDP由城市贡献。2006年,“十一五”规划纲要首次提出“将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201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等重点城市群发展规划得到批复,标志着“将城市群作为城镇化的主体形态”进入实质发展阶段。今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注重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当前,中国城市群已经成为集聚发展动能、联结世界经济的重要空间节点与经济发展引擎。曾经担任世界银行首席城市规划师的纽约大学教授阿兰·贝尔托认为,中国史无前例的大型城市群有潜力开启一个高生产力和富有创造力的新时代。

  空间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

  在全球范围内,人口正进一步向城市和城市群集聚,中国也不例外。2021年4月,《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发文称,过去20年中国城镇化率从30%跃升至60%左右,而欧洲实现这一过程用了90年,美国用了60年。2023年末,中国城镇常住人口比2022年末增加了1196万人,约为9.33亿人,城镇化率达到66.16%。这说明人口仍在向城市集聚。与此同时,中国城市群的人口要素集聚度也在不断提高。世界银行数据显示,中国人口规模在100万以上的城市群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2012年的24.36%持续增长到2022年的30.52%,所集聚的人口数量已达世界首位,是美国的2.8倍、日本的5.3倍。

  当前,城市群在中国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绝对主体地位。“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以促进城市群发展为抓手,优化提升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长江中游等城市群,发展壮大山东半岛、粤闽浙沿海、中原、关中平原、北部湾等城市群,培育发展哈长、辽中南、山西中部、黔中、滇中、呼包鄂榆、兰州-西宁、宁夏沿黄、天山北坡等城市群。文件还明确了中国的19个主要城市群,其GDP之和占全国GDP总量的比重从1999年开始超过80%,从2002年起一直保持在85%以上。其中,优化提升类城市群的GDP占全国GDP总量的比重从2003年起稳定在50%以上,发展壮大类城市群的GDP占全国GDP总量的比重在20%以上,培育发展类城市群的GDP占全国GDP总量的比重在10%左右。

  城市群通过分工合作增强了产业集群和经济专业化水平,通过发挥经济集聚效应成为重要的创新中心。2021年10月,亚洲开发银行发布的报告指出,集群内城市间既进行吸引企业和人才的竞争,也通过增进合作产生更多收益,例如,长三角、长江中游等城市群的研发和制造伙伴关系,推动了汽车产业集群的形成。部分城市已发展成为以金融和科技产业为核心的智慧城市。据不完全统计,中国19个主要城市群的专利授权数占全国的比例近年来一直在80%以上。2023年12月权威学术期刊《自然》发布的《全球创新中心指数》报告指出,北京在全球创新中心指数排名中位列第三,粤港澳大湾区首次超过东京湾区位列第六。中国城市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为全球发展提供了新动力。

  联合国与世界银行数据均显示,全球生活在城市地区的居民比例越来越高,城镇化率不断提升,高收入国家的平均城镇化率已经达到80%以上。从这一角度看,中国的城镇化进程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中国的城市群和都市圈将进一步发展,为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世界经济格局中的重要节点

  中国多个世界一线城市为中国城市群融入全球经济发展提供了核心支撑。1998年成立于英国拉夫堡大学的全球化与世界级城市研究协会主要从关联性的角度来研究经济全球化,着眼于城市间的互联互通,并多次对世界城市进行排名。在其2020年发布的世界城市排名中,全球700多个城市里,共有50个超级大都市入选了世界一线城市,长三角城市群的上海、京津冀城市群的北京、珠三角城市群的广州和深圳均位列其中。这体现出中国城市在全球化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及高融入度,也表明中国城市群已成为世界经济空间格局中的重要节点。

  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普遍认可的世界级城市群主要有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北美五大湖城市群、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英伦城市群、欧洲西北部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此外,作为中国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珠三角城市群也在向世界级城市群迈进。2023年,珠三角9市GDP之和占广东省GDP的比重高达81.24%,广州、深圳两大核心城市的都市圈建设也将促进珠三角城市群的发展。近年来,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对外经济贸易也取得了较大发展。2021年中欧班列(成渝)发出第一趟列车,目前运行线路近50条,覆盖欧亚110个城市,2023年中欧班列(成渝)累计开行超5300列,运输箱量超43万标箱。中国城市群的进一步发展,将为提升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发挥重要作用。

  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贡献力量

  2023年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实施中期评估年。联合国发布的《2023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特别版》表明,在疫情流行和地缘政治冲突的背景下,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大多数领域进展速度较慢,一些领域甚至出现倒退现象。在此情况下,中国城市群在可持续发展方面依然能够取得进步,着实难能可贵。

  中国城市群的污染物排放大幅减少,发展的可持续性明显提升,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由此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城市群发展的可持续性不断提升。中国19个主要城市群的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从2011年到2021年下降了约90%,占全国总排放量的比重也由2011年的75%下降到2021年的65%;19个主要城市群的工业废水排放量从2011年到2019年下降了约50%。而同期,19个主要城市群的GDP总和占全国GDP总量的比重一直在85%以上。《地球大数据支撑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2023)》显示,参照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截至2022年,中国过半环境类为主的指标已提前实现2030年目标,生态恢复成效明显。

  总体而言,中国城市群表现出明显的规模优势与突出的集聚效应,是中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所在,中国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也将为全球可持续目标的实现贡献更多力量。

  (作者:董昕,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生态文明研究所生态城市研究室主任)(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叶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