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体验·民生一线观察)

发布时间:2024-11-27 09:40:07 来源: sp20241127

  图①:5月29日,河北邯郸市复兴区齐村居民在零工小站找工作。   聂长青摄   图②:6月2日,求职者在南昌大学参加高校毕业生双选会。   史港泽摄   图③:日前,某职校学生在福建晋江市一家食品工厂参加实训。   谢贵明摄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持续促进就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不断增强广大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关乎经济发展,关乎千家万户。当前,我国就业形势总体如何?各地区各部门在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方面有哪些经验探索?取得了哪些成效?请看本版报道。

  ——编  者  

  

  江苏强化产业与就业协同联动

  推动产业升级  提升就业质量

  本报记者  白光迪

  江苏徐州市铜山区柳泉镇江苏恒昌铸造科技有限公司,车间内流水线马达嗡嗡作响,工人们加紧赶制订单。质检员张永忙着对轴承部件进行检测。“企业转型后,我从仓库管理员变成了质检员。”张永说,这里原本是一家钢铁公司,经过改造,企业完成转型升级,工人们实现转岗就业,“企业有发展,工作有奔头,大家更有干劲啦!”

  “政府帮我们及时办理各种手续,多渠道联系和增扩企业订单。”公司副总经理李影告诉记者,通过政府牵线搭桥,企业找到了合作方,转型生产机械装备。

  企业转型后,保障生产顺利进行是关键。“要让老员工适应新岗位,转岗培训势在必行。”李影说。厂里的300名工人接受了转岗培训,企业也将数字技术应用于生产经营全链条,提升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得益于产业转型升级,如今在柳泉镇近3000名因钢铁、化工企业转型需要转岗的工人,大都找到了新的就业岗位。

  据介绍,徐州传统产业占比超过六成,徐州市人社部门坚持需求导向,以技能培训为着力点,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稳就业并行。今年以来,徐州将转岗工人纳入培训范围,更新发布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相关目录,打造“技想未来”品牌,同步开展特色招聘会和直播带岗活动。“在各项举措推动下,徐州初步实现了企业能转型、员工能转岗,有力保障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的用工稳定。”徐州市人社局局长于洪亮说。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要发挥新兴产业就业带动能力。

  位于常州市的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动力电池材料等产品研发和制造的科技企业。由于前期研发投入高,产出周期长,企业经营压力较大,不敢贸然扩产、扩招。

  “多亏人社部门提供社保降费、失业保险稳岗返还、一次性扩岗补助、‘苏岗贷’项目等一系列真金白银的支持,为我们减负纾困。”公司人力资源经理桑爽介绍,有了资金,公司招聘人才更有底气,“人社部门还为企业提供‘龙城英才’计划、博士后奖补政策和各类人才交流活动,助力公司招聘高层次人才,组建强大技术团队。”

  在常州,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集群蓬勃发展,释放大量就业需求,截至今年一季度,仅新能源产业链上下游就带动近20万人实现稳定就业。常州市人社局副局长苏叶表示,将继续落实“苏岗贷”项目,优先推荐吸纳就业多、稳岗效果好的新兴产业企业获取信用贷款,助力高质量就业。

  助力未来产业带动就业,打通人才引进渠道是关键。

  冯泽东是清华大学工程物理学硕士,几年前入职无锡量子感知研究所,担任石油测井实验室负责人。“无锡对于未来产业的扶持力度以及对科研人员的重视让我选择了这里。近两年,我们研究所研发人员增长一倍多。”

  冯泽东透露,高效的就业服务和良好的产业条件,让不少未来产业人才看好无锡。今年研究所计划新招约50人。

  无锡市人社局副局长余仁昌介绍,人社部门在线上发布了一批高端膜材料、合成生物等未来产业企业的职位;在线下组织未来产业企业参加赴外招聘活动,并现场举办硕博专场活动,拓宽高层次人才引进渠道。

  5月末,江苏企业用工总量达到2090万人,同比增长22万人。“我们将把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将吸纳就业作为发展产业、招商引资的重要参考。”江苏省人社厅副厅长顾潮表示,将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制定落实先进制造业促就业、专精特新企业就业创业等专项方案,深化先进制造业技能根基工程和数字技能提升行动,不断提高产业发展的就业带动力。

  

  广东持续提升创新创业服务水平

  优化创业环境  完善就业生态

  本报记者  洪秋婷

  广东清远英德市生态茶园里,晨雾缭绕,英德木朗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官楚尧正准备一场茶文化宣传直播。“我在这里长大,外出求学后又返乡创业,就是希望助力家乡茶产业发展,让茶农增收致富,茶产品走出乡村、走向世界。”

  几年前,在清远市人社部门人才激励政策的支持下,官楚尧努力提升自身技能,考取高级茶艺师资质,获得清远技术能手、技能先锋等荣誉称号,得到了人社局发放的5万元工作经费。去年,官楚尧又获得人社部门认定的“清远技能大师工作室”称号,获得一次性资金补助。

  “我的公司虽然不大,但带动了不少农户就业,去年向农户收干茶叶5万斤,带动采茶工40多人参与,采茶季农忙时每人每天能获得约300元收入。”官楚尧说。

  在创业团队共同打拼下,官楚尧的企业经营规模扩大,还吸引4名大学毕业生回乡发展。

  清远市人社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市以深入实施“雁归”计划为抓手,着力提升人才服务和就业创业服务水平,提供创业培训、创业咨询指导等公共服务,2022年以来吸引近7000名青年人才返乡创业,投身乡村建设。

  近年来,广东持续优化创业服务,不断涵养创业带动就业生态体系。

  “完善的配套设施、优惠的税收政策、租金优惠的办公场地,人社部门对我们扶持力度很大,降低了试验成本和创业风险。”广州兰泰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黄金峰介绍,目前企业拥有4名博士、3名硕士和2名海归人才,去年营收超过6000万元,累计带动就业约80人。

  作为一家初创企业,黄金峰和创业伙伴们2021年入驻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创新创业孵化基地。该基地由广东省人社厅与广州市天河区共建,有效串联起粤港澳三地资源,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孵化生态。

  “我们是研发型创业团队,基地在科技成果转化、品牌策划、投融资对接等方面给予很大帮助。”黄金峰说。

  创新驱动,激发高校青年群体创业热情。

  “我们公司主营产品是协作式自动无人驾驶多功能道路工程车,这款车能实现远距离操作和自动驾驶。”广东印星路邦科技研究有限公司负责人麦骞誉说。

  2019年,麦骞誉团队的创业项目在广东“众创杯”创业创新大赛中获得银奖。通过参加赛事,麦骞誉更加了解了粤港澳大湾区在创业环境、市场需求和产业链协作等方面的优势,随后就和伙伴一同在江门创办了分公司。目前企业发展迅速,研发工程师团队增加到40多人,在大湾区多个城市设有代工厂,去年营收额突破2亿元。

  据了解,广东省人社厅连续8年牵头举办广东“众创杯”创业创新大赛,吸引超14万个项目报名、超80万人次参赛,提供优秀创业项目资助超1亿元。同时,60%以上的获奖项目成功转化落地,有效带动高质量创业就业。

  广东省人社厅厅长杜敏琪表示,将始终聚焦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深入实施“民生十大工程”就业领域五年行动计划,助力实现就业稳、人气旺、经济活、事业兴。

  

  四川大力支持重点群体就业

  搭建服务平台  广开就业门路

  本报记者  游  仪

  上平台,投简历,经过公司面试,西南财经大学西部经济研究院2024年应届毕业生叶文林找到了一份称心的工作,顺利签约。“为了找工作,我试过许多途径。这次通过‘成都校地对接促就业平台’,没想到很快找到了合适岗位。”叶文林说。

  原来,这个平台由政府职能部门牵头搭建,将分散在政府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社会化人力资源中介和高校就业部门的毕业生岗位信息汇集起来,有效避免了毕业生找工作时面临的招聘信息不对称、就业资讯鱼龙混杂等问题。

  “平台的就业信息真实,并且进行‘一站式’展示,有助于提高求职效率。”四川成都市人社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除了推送就业岗位,平台还提供实习见习岗位和就业指导。截至目前,该平台已对接17家人力资源机构、15所高校,聚集岗位信息超20万个,发布就业见习、求职补贴等政策46项,实现就业岗位“一网可招”,就业政策“一网可查”,就业服务“一网可办”。

  搭平台,增加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建机制,则让困难群体就业门路更宽广。

  走进广元市剑阁县城里的帮扶车间,缝纫机“嗒嗒”声此起彼伏。“厂里刚接了一批订单,这几天就要交货。”马发英双手不停,边做边说。

  家住剑阁县冠京村的马发英过去在外务工,从事纺织业近10年,但由于孩子身体残疾,家里老人也需照看,于是回了老家。2022年,通过“帮帮驿站”,她实现了家门口就业,不仅离家近,待遇也不错,“我还叫回了在外打工的老公,我俩一个月能挣五六千块钱。”

  近年来,聚焦残疾人、脱贫人口、重点监测对象等群体,剑阁县依托“就业帮扶车间”,创新实施“帮帮摊”项目,帮助低收入人口就业增收。此外,通过成立四川帮帮摊商贸有限公司,将原先的“就业帮扶车间”提档升级为“帮帮驿站”,进一步盘活车间功能,拓展群众增收渠道。目前,全县已累计培育固定摊、流动摊、实体店等193个,覆盖29个乡镇,月销售额超百万元。

  “三夏”时节,绵阳市安州区秀水镇石红村一派忙碌景象。插秧机在田间穿梭,村民周启军忙着补栽秧苗。“最近活多,按照‘经纪公司’安排,除了农忙插秧,下个月还得安装路灯、修补堰塘。”老周说。

  周启军所说的“经纪公司”,正是秀水镇佳翔劳务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个村级劳务服务平台,成为解决村民就业的好帮手。老周根据平台分配的“订单”,选择不同地点“打工”,每月能挣5000多元。

  安州区把建设零工市场作为稳就业重要举措,探索建立县乡村三级劳务服务体系。如今,全区已组建国有劳务公司1个、乡镇劳务专业合作联合社(乡镇劳务协会)6个、村级劳务合作社106个,2023年开展劳务对接3.5万余人次,实现就业2.2万余人次。

  一季度,四川城镇新增就业27.3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32.1%。“今年,我们还将持续加强脱贫人口就业帮扶,通过就业帮扶基地、就业车间、就业工厂吸纳,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等措施,尽最大努力促进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四川省人社厅有关负责人表示。

  《 人民日报 》( 2024年07月05日 19 版)

(责编:胡永秋、牛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