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小知识:粽子又称角黍?为何要饮雄黄酒?

发布时间:2024-11-05 08:10:23 来源: sp20241105

   中新网 北京6月9日电(记者 上官云)“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又是一年端午节,人们吃粽子、赛龙舟,欢欢喜喜过大节。

  为什么此时要悬挂艾草、佩戴香囊?在接受 中新网 记者采访时,重庆工商大学法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孟令法解释,端午又被视作古代的卫生防疫节,人们会在此时采草药沐浴。此外,在传统社会,粽子还有“角黍”“蒸裹”“不落荚”“白玉团”等名称。

  端午有多重要?

  端午节同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资料图:龙舟竞渡。蒋克青 摄

  “端”有“初”的意思,午(五)月的第一个午日,即“端午”。龙舟竞渡是端午最富盛名的综合性民俗活动,带有竞技、祭祀、祈福等内涵。

  同其他重要传统节日一样,端午节与天文历法的确立密切相关,而古人对龙的崇拜也为端午节的产生奠定了自然崇拜的基础。

  从自然天象来看,端午位处仲夏时段,苍龙七宿飞升于正南中央,《易经·乾卦》第五爻所言:“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一般认为,端午节的起源与日月运行、节气变化、地理方位等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

  为何端午被视作古代的卫生防疫节?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端午节可以被视为古代的卫生防疫节。

  由于端午节处于仲夏之时,暑毒盛行,蛇虫出没,对人们的生活往往会造成一定影响。因此,传统社会常把农历五月称为“恶月”。

  此时,古人不仅举行仪式活动以趋吉避凶,还采集草药进行沐浴,并饮用雄黄酒等来强身健体,《夏小正》就有“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的记载。

  资料图:图为商超内销售的艾草花束。马钰 摄

  民间社会还创造了众多信俗式防疫手段,如系五色绳、挂艾草菖蒲、贴天师符、跳钟馗以及用雄黄酒(菖蒲酒或朱砂酒)等在幼儿额头画“王字”等。

  为何要饮雄黄酒、菖蒲酒?

  过去,在端午饮品中,以药酒为主,且以雄黄酒、菖蒲酒、朱砂酒最具代表性。估计如今人们最熟知的当属雄黄酒,这在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中有比较精彩的展现。

  日常生活中,菖蒲被视为可以防疫驱邪的灵草,且在农历五月间最茂盛,因其叶状似剑,所以人们采其叶挂门侧,以求辟邪。早在汉代菖蒲酒即已普遍流行。

  人们也会将这些药酒涂抹在身上,或抛洒于住所内外,以驱虫防疫。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节俗饮品在饮用时应当适量,或遵医嘱。

  古代粽子还叫啥名字?

  如果要说一样端午节的美食,那可能很多人的答案会是粽子。

  在中国,粽子历史悠久,历朝历代都有典籍文献对其加以记载。其实,粽子只是对这类时令食物的统称。在传统社会,粽子还有“角黍”“蒸裹”“不落荚”“白玉团”等名称。

  除了糯米外,包粽子的“配料”食材也很丰富,有红枣、五花肉、火腿、冬菇、腊肉之类。包好的粽子造型各异,有圆锥形、白塔形、枕头形、圆柱形等等。

  资料图:做好的灰汁粽子。 任俊翔 摄

  斗草、射箭有何乐趣?

  美食之外,端午的娱乐活动也相当多,有荡秋千、放风筝、投壶、斗草、射箭等等。

  有关斗草的记载并不少见,如“五月五日,四民并踏百草,又有斗草之戏”,至宋及以后,斗草已不独为端午所有,日常生活中亦可进行。

  斗草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对仗形式互报花名、草名,多者为赢;一种是以叶柄相勾,捏住相拽,断者为输。

  射箭竞技带有显著的北方游牧色彩,是北方地区古代端午习俗的重要体现。无论是哪种游戏活动,都体现了人们祈福纳祥、趋吉避凶的心理。

  为何此时要佩戴香囊?

  精致的香囊,是很多人喜欢的饰品。古人认为,佩戴不同香料或药草组合的香囊,可防病健身。早在北宋时期,端午佩香囊即已成俗。

  一般而言,香囊的佩戴有年龄差异。有研究指出,老年人往往喜欢佩戴梅花、桃子、荷花或并蒂莲等形状的香囊,象征家庭和睦。

  与之不同,小孩一般佩戴绣有飞禽走兽如虎、豹等图案的香囊,以体现长辈对他们的护佑,意在祈求平安,健康成长。

  资料图:村民在手工缝制非遗“徽州端午锦”。施亚磊 摄

  悬挂艾草有啥讲究?

  端午在大门两侧挂艾草和菖蒲的习俗,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即已形成。

  人们认为艾草能够驱邪,而且能“招百福”,因而将之与“天中五瑞”之首的菖蒲、榕枝等捆绑成剑形挂于大门两侧。

  据记载,采艾的时辰也有讲究,应当在天亮之前,将艾草(同菖蒲、榴花、蒜头或龙船花等)扎成人形(俗谓“艾人”)使用最佳。

  人们还将艾草等辟邪之物扎成虎形,或在剪彩为虎后粘上艾叶,俗称“艾虎”。在古人看来,虎为神兽,可以镇祟辟邪、保靖平安。

  端午为何被称为民俗大节?

  作为中国传统四大节日之一,端午节是中华民族节日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集爱国教育、拜神祭祖、祈福辟邪、竞技赛会、饮食欢娱为一体的民俗大节。

  端午节的文化内涵极为丰富。首先,端午作为古人观测天象、感知物候的产物,反映了中国先民所具有的科学智慧。

  其次,龙舟竞渡、射箭斗草等,表现了人们崇敬自然的生态观,以及团结互助的凝聚力。

  与端午起源相关的历史人物叙事虽然多样,但不论是屈原、伍子胥,还是勾践、陈临,他们无不凸显了中国人自古以来的浪漫、爱国、英勇、仁孝等民族精神。(完)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