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1 17:35:15 来源: sp20250101
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筑开放在即
三颗璀璨的文化明珠将成为北京城市副中心文化新地标,满足市民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北京城市副中心这座“未来之城”即将“上新”。在皑皑白雪映衬下,北京艺术中心、北京城市图书馆、北京大运河博物馆的外观精致大气,它们预计将于本月底开放,正静候观众和读者的光临。
三大建筑北临大运河,西临六环高线公园,与行政办公区隔大运河相望,是城市副中心“一带、一轴、两环、一心”规划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设计方案均通过国际征集产生,且出自世界一流建筑设计团队之手。三颗璀璨的文化明珠将成为副中心文化新地标,满足市民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北京艺术中心
4134块折叠铝板幕墙每块不一样
北京艺术中心于2019年10月开工建设,是副中心三大建筑中体量最大的工程。北京艺术中心有三座独立的文化容器,分别是音乐厅、歌剧院和戏剧场,加上小剧场和露天剧场,总座位数达到了约5700个,体量与西长安街的国家大剧院本址相当。
北京艺术中心的设计理念源自通州运河沿岸的古粮仓,被称为“文化粮仓”。建筑的造型最为抢眼,它的外立面幕墙由折叠铝板构成“帷幕”,有种“大幕徐徐拉开、好戏即将登场”的艺术感,铝板下方布置了灯带,夜晚可以发出绚丽的光彩。美轮美奂的造型却意味着更高的技术难度,构成“帷幕”造型的4134块折叠铝板幕墙,每一块都拥有唯一的尺寸和造型,没有任何两块完全相同,以传统施工技术衡量,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好在现在我们有了智能化、数字化的技术和手段。”北京艺术中心项目经理吴良良说,依托“BIM+智能建造”的应用,建设者完成BIM模型构建,运算生成每一个板块的加工数据、每一个角点的坐标位置,进行参数化设计、数字化生产、机械化安装、智能化控制。所有板块严丝合缝、分毫不差。“运河粮仓”典雅亮相。
北京艺术中心极致视听体验的背后,涉及声学、灯光音响、舞台机械等60多个专业系统、30多个学科门类。北京艺术中心项目总工程师付雅娣说,其定位世界一流剧院,基于高标准的声学要求,复杂的“楼中楼”主体结构,以及高难度的舞台工艺与建筑等,项目团队在建设伊始就制定了全专业、全要素、全过程BIM+智能建造应用目标,并以智慧剧院为建设目标,全面实现数字交付。
露天剧场将举办户外音乐会等
北京艺术中心由国家大剧院运营管理,据北京艺术中心运营管理部负责人江涛介绍,北京艺术中心的后台区域是共享的。音乐厅、歌剧院、戏剧场、小剧场等分别有自己的后台,同时也可以进行后台共享,包括共享一部分化妆间、通道等,更高效地利用资源。“结合周边交通配套,我们做了2023年-2027年五年的发展规划,将逐步实现年度650场演出、600场活动的预期规模。这个体量跟现在国家大剧院的体量基本上差不多了。”江涛说。
谈及和国家大剧院的节目“差异化”,江涛表示,国家大剧院的节目会偏“严肃”,北京艺术中心位于城市绿心森林公园一隅,开辟了一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艺术空间,为户外音乐节、沉浸式戏剧等艺术形式的创新提供了天然条件。其在节目安排上进行了创新,更多考虑年轻受众和家庭受众的需求,引进音乐剧、戏剧舞蹈、沉浸式话剧等多元化的表现形式,露天剧场将举办户外音乐会等,营造轻松、欢快的氛围。北京艺术中心还将融入运河元素、北京文化元素、京津冀区域文化元素。
北京艺术中心与国家大剧院、台湖舞美艺术中心共同构成国家大剧院“一院三址”的新发展格局。伴随2023年内北京艺术中心的正式运营,国家大剧院将以“一院三址”整体超过40万平方米的总建筑面积、11个剧场和13000余座席,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同一城市、同一运营主体的剧院综合体。
12月22日,北京艺术中心将上演开幕大戏——国家大剧院原创民族歌剧《运河谣》。当天,北京艺术中心还将在歌剧院二层观众大厅结合《运河谣》的舞美设计、特别布置的“运河市集”,进行“粮仓送福”、演出节目册售卖、文创商品售卖、纪念敲章等活动。
北京城市图书馆
安装世界首例超高玻璃幕墙
北京城市图书馆是坐落于六环边的“书山智库”,又名“森林书苑”。图书馆以“赤印”为建设理念,方正、赤色的外形恰似一枚玉玺,印落于城市绿心的画卷上,为爱书之人创造出一处亲近自然的世外桃源。
图书馆屋顶以银杏叶片为灵感,一片片形状各异的银杏叶片构建出一座宛如森林伞盖般的树状建筑结构。阳光透过银杏叶片状的屋顶间隙倾泻而下,玻璃幕墙将自然景色透进建筑中,阅览者席地而坐,在柔和的采光中,会有一种被大自然包围的感觉。
如何打造通透明亮的视觉效果?一个面积达2.18万平方米、世界上最大的无隔墙开敞阅读空间给出了答案。项目安装了世界首例超高玻璃幕墙,其中最高的玻璃幕墙高16米、宽2.5米,重达12吨,推动了我国玻璃原片制造、高大玻璃深加工胶合及超高幕墙施工技术进入国际一流水平。
图书馆标志性的山间阅览区,爱书之人可以在山间“梯田”席地而坐,享受“临山间,于树下”的观览体验和被书籍包围的幸福感。据首都图书馆副馆长李念祖介绍,山间阅览区丰富了座席选择,阶梯区域风景上佳,方便随行随阅,平台区域地势开阔,读者可以拾级而上,看到夜景中流光溢彩的北京艺术中心。
配有自动分拣机、智能送书机器人
北京城市图书馆由首都图书馆运营,设座席2400个,藏书能力达800万册。除了视野可及的开架图书,还有715万册库本图书藏于地下书库。
传统图书馆采用密集书库方式存放库本,书库占地面积过大且使用效率不高。为解决这一问题,在经过专家多次论证后,北京城市图书馆采用国际先进的全自动化智慧机械书库。这里拥有国内单体藏书量最大的机械书库,建设面积约3000平方米,深达16米,配有自动分拣机、智能送书机器人等设备,能实现图书的自动出库、自动分拣、自动搬运。读者通过智能桌面或手机完成库本图书的检索和借阅后,只需15分钟,书库就能在数百万册图书中完成拣选,将指定文献送至读者手中。
北京城市图书馆设有全国第一家综合性非遗文献阅览空间,这里融入现代阅读理念、文献可视化技术,为读者提供集阅读、展示、体验于一体的全新服务。“燕都印记”数字多媒体展,独家打造“北京建城三千年数字胜景长卷”,将北京建城三千年、建都八百七十年的历史浓缩在一幅精美的工笔画中。读者“一眼千年”阅尽北京城的前世今生。
在少年儿童馆,除了专业阅读指导、特色阅读活动、多彩展览展示等传统图书馆服务,孩子们还能通过智慧展陈、4D观影等高科技设备设施进行沉浸阅读、深度学习、交流创作,在智慧赋能、云端互联的现代化图书馆中领略奇妙的阅读体验。
元宇宙体验区利用数字资源、数字资产与智慧数据构建可视化数据景观,构筑元宇宙的线下体验场景。文化交流区不仅设有报告厅、文化沙龙、文化访谈等多个交流空间,还打造了具美术馆特征的展厅,常年展出书画、摄影、艺术作品。古籍文献馆是集古籍典藏、阅览、展示、修复和研究于一体的综合性主题馆,读者可以拿起专业工具,跟随老师共同感受修复技艺。艺术文献馆设置北京声音区、听音区、观影区、自助体验区等,打造小型化、多样化的专业影音鉴赏空间。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
主楼242根柱基加装隔震垫保护文物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的设计理念源于古运河图景中的船、帆、水三个元素,以运河为线索,将历史文化融入建筑,使之成为镶嵌在城市森海中的“古韵风帆”“运河之舟”。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由观众共享大厅和主楼两座相对独立的建筑组成,建筑外立面材质以石材等天然材料和通透的玻璃幕墙为主,看起来大气高雅。
首都博物馆办公室主任兼东馆筹备处主任张宇说,北侧为观众共享大厅,南侧为主楼。观众共享大厅屋顶造型取自“船”,主楼屋顶造型取自“帆”。主楼建筑高度高于观众共享大厅,立面通过街巷路口、篷架、门楼等柔化建筑体量的元素与水系相结合,形成一处类似于运河驳岸码头的场景。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建设过程中使用了一批新技术,涉及声学设计、隔震技术等领域。其中,主楼的242根柱基加装隔震垫,为文物安全添了一道保险。
在地下一层连廊里,靠近主楼建筑的柱基处开了两扇规整的窗。隔窗往下望,观众可以看到隔震垫。为了保护文物的绝对安全,新馆对主楼整体建筑进行了隔震处理,242根柱基下方都加装了隔震垫。相当于把建筑放在隔震平台上,一旦遇上地震,隔震垫自身摇摆,将地震波对博物馆的影响降到最低。目前,全国博物馆里应用隔震技术的并不多,在北京,北京大运河博物馆是首家。
将设置对观众开放的文保展示区
张宇介绍,北京大运河博物馆的观众共享大厅设置了开放式展览陈列、餐厅、咖啡厅、报告厅、融合厅、宣教活动等功能空间,可以满足博物馆开放式陈列展览、社教活动、礼仪活动、文创配套服务等需要。
主楼区域由藏品库房、文物修复、陈列展览、社教活动等区域组成。根据建筑内部空间结构,合理设置了基本陈列、专题陈列及临时展览,并结合社教功能设置儿童展厅、科普展厅。其中,主楼一层包括两个临时展厅和一个仓储式陈列式的展厅,二层为基本陈列《北京与大运河》和北运河长卷的专题展厅,三层为专题展。博物馆业务还设置了培训、文创、文化交流等配套服务功能。
张宇透露,展品主要来自首都博物馆。“我们去年也进行了展品的全球应征,征集和运河相关的展品,我们也逐步了解国内外跟运河相关的藏品,补充到我们的展览中。”他说,首都博物馆和北京大运河博物馆相辅相成,首都博物馆以“都”为主,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以“城”为主,二者从不同的角度阐述北京的历史文化。
“为提升博物馆的吸引力,让观众增强对博物馆、文物的理解,我们结合博物馆文物保护及修复的职能,设置对观众开放的文保展示区,进一步丰富观众参观体验。”他说。
新京报记者 张璐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