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汉服为媒,洛阳找到文旅转型发展的“核心密码”

发布时间:2024-11-25 10:07:14 来源: sp20241125

  突出“颠覆性创意、沉浸式体验、年轻化消费、移动端传播”

  以汉服为媒,洛阳找到文旅转型发展的“核心密码”

  阅读提示

  今年以来,河南洛阳的汉服频频登上热搜,话题热度居高不下。洛阳突出“颠覆性创意、沉浸式体验、年轻化消费、移动端传播”,持续培育全产业链与文旅资源的深度融合,让洛阳汉服火爆“出圈”。

  “来洛阳,怎能不穿一次汉服呢”“洛阳的汉服氛围太好了”“洛阳是捅了‘神仙窝’吗”……今年以来,河南洛阳的汉服频频登上热搜,话题热度居高不下。

  立足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洛阳发挥汉服经济的长尾效应,突出“颠覆性创意、沉浸式体验、年轻化消费、移动端传播”,持续培育全产业链与文旅资源的深度融合,让洛阳汉服火爆“出圈”。例如,洛阳推出的满城汉服秀、全城剧本杀、夜宿博物馆等活动,背后靠的正是“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颠覆性创意。

  业内人士指出,就像淄博因烧烤火热,柳州因螺蛳粉走红,洛阳则以汉服为媒,找到了文旅市场转型发展的“核心密码”。

  全产业链打造沉浸式“穿越”体验

  “我这么大年纪了,在其他地方穿汉服不好意思,来洛阳感觉很普遍,大家都这么穿。”杭州40多岁的王女士和女儿跨越千余公里,来洛阳专程体验汉服。

  据统计,洛阳市共有400余家汉服体验店,形成了涵盖汉服设计、制造、租售、妆造、跟拍等服务的产业链,让整个城市都成了汉服的“秀场”。

  “我们店里大概有300套服装,以汉服为主,涵盖唐风、宋制、明制等风格,能满足游客的多种需要。”洛邑古城景区桃禧汉服体验馆老板李冰洋表示,“服装+造型+拍摄+修图”,“一条龙”服务成为不少游客的选择。

  除了推出汉服配饰,研发汉服盲盒、手办等文创产品,洛阳还全力打造“沉浸式”汉服体验:唐代酒楼、宋代商铺、明清建筑,多民族文化在此融合;小桥流水、青砖黛瓦,“一步一景”让洛邑古城、应天门、天堂明堂、九洲池等景区成为天然的摄影棚;“梦里隋唐·尽在洛邑”汉服文化节、“神都华裳”国风走秀,让一批批游客乐此不疲……

  此外,洛阳将汉服元素融入其他产业链节点,打造出“汉服+演艺”“汉服+研学”“汉服+节会”,多维度、持续地丰富着游客的汉服体验。

  爆款IP与城市营销的“狂欢”

  扑朔迷离的剧情、烧脑跌宕的推理、尘封千年的文物、神秘刺激的古墓、雍容华贵的牡丹……在“神都奇幻志”全城剧本杀活动中,洛阳打造《神都诡事录》《无上龙门》等40多个沉浸式剧本娱乐项目,让游客穿上汉服、选择身份进入到剧本情节中,通过NPC(非玩家角色)演绎、互动,创新剧本新玩法,吸引大批游客慕名而来。

  “汉服+剧本杀”只是洛阳市抢抓文旅产业新机遇的一个缩影。从《唐宫夜宴》到《洛神水赋》,从《登场了!洛阳》到《风起洛阳》,多个文旅爆款IP让洛阳频频出圈,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标识。

  “通过爆款IP,推动汉服体验与其他业态的跨界融合,形成新业态新服务,让游客在多样化体验中强化旅行记忆。同时,通过线上渠道推动热点话题与城市营销交互传播,持续推高城市热度,是洛阳‘汉服经济’火爆出圈的又一密码。”业内专家表示。

  以汉服高效引流,洛阳的城市营销一炮而红:通过与抖音、微博、快手、小红书等社交媒体平台合作,共同策划热搜冲榜活动,并在携程、美团等消费支付平台上精准推送汉服体验产品。美团、大众点评数据显示,今年1月~7月,洛阳汉服相关的商家数超过700家,线上订单量比去年增长超600%。

  引爆“Z世代”的消费热情

  第40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期间,推出了“神都奇幻志”全城剧本杀、“隋唐洛阳城国风穿越节”、博物馆奇妙夜等一系列特色文旅活动,将目光投向青年。

  “洛阳不仅抓住了移动端传播平台、短视频传播载体、交互式传播方式,更重要的是,抓住了‘Z世代’主流消费群体追求个性、愿意为兴趣买单、为体验付费的心理需求和消费需求,抓住了年轻人的‘胃口’,引爆了消费热情。”有专家表示。

  洛阳这座千年古城,处处焕发着年轻新活力:借助互联网平台设计线上购票、通关认证、积分兑换等新玩法,吸引年轻人到景区闯关打卡;创新推出最低39元起的汉服体验套餐,有效满足并进一步引爆年轻人低消费门槛、深度体验需求;汉服秀、电糖公园音乐节、Cosplay漫展等活动,满足年轻群体多元化社交和圈层文化需求,引领消费潮流……

  为了打造更好的顾客体验,洛阳持续释放“青年友好型城市”的满满诚意:全市跨界合作定制100万个“牡丹主题盒”,发放价值500万元的旅游寄递券,在热门景点设立综合服务站、志愿服务岗,推出景区延长开放时间、游客驾车违章灵活处理、公共交通延时服务、政府大院免费停车等措施;老城区开展“规范明码标价行为维护市场价格秩序”行动,持续释放“汉服友好”的城市态度。

  《工人日报》本报记者 余嘉熙 本报通讯员 王佳宁 【编辑:于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