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4 19:10:42 来源: sp20250104
前不久,广州仲裁委智能庭室内,一场仲裁庭审顺利完成。案件从立案到进入审理程序不到40天,这样处理国际商事纠纷的效率获得了各方当事人的称赞。“从庭前的信息指引身份识别,到庭后的类案裁决查询等,AI仲裁秘书信息分析准确、处理高效,成为快捷出具裁决意见的好帮手。”该案首席仲裁员翁键说。
广州仲裁委将人工智能与仲裁服务深度融合,率先探索开发AI仲裁秘书,具有庭前身份验证、庭中语音记录和庭后裁决咨询三大功能。庭审前,AI仲裁秘书依托身份证信息识别系统,将需要核验证件信息和核验人员样貌摄录存证并进行溯源查核,实时向仲裁庭展示核验结果。
庭审中,AI仲裁秘书通过语音转录系统,定向识别不同发言角色并智能匹配笔录文本,实现人声与电子文档的同步精准转写,庭审结束即生成庭审记录,开庭效率大为提高。笔录生成后,辅助在线人脸识别技术和电子签名功能,实现庭审工作的全程留痕。庭审后,仲裁员可以通过语音指令与AI仲裁秘书进行交互,AI仲裁秘书根据指令实时调取相应法律资源信息,辅助仲裁员作出裁决判断。
自2019年11月尝试跨国远程庭审以来,广州仲裁委以互联网仲裁为突破口,打造亚太经合组织在线争议纠纷解决平台,探索提供更公平、高效的智能仲裁服务。“在线争议纠纷解决平台实现‘谈判、调解、仲裁’三种机制衔接,为跨境商事主体提供高效、易用、低成本的一站式在线纠纷解决服务。”广州仲裁委负责人说,该平台上线以来,已受理案件800余宗,标的额超70亿元;纠纷化解的平均周期为33天,较传统仲裁快近3倍。去年年底,广州仲裁委创设“元宇宙仲裁院”,受理一宗涉及元宇宙社区的电子版权纠纷案件。仲裁员、双方当事人在专设的虚拟庭室内展示电子证据,智能仲裁员从旁辅助。仅用时5天,该案即高效办结。
从2018年的200多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639亿元,广州仲裁委案件受理量总标的额增长约两倍,涉外案件量近两年位居全国城市仲裁机构首位。目前,广州仲裁委受理的单案最高标的额超过30亿元,受理的案件已涉及30多个国家和地区,无一宗涉外案件在境外被撤裁或不予执行。
“效率是仲裁的生命线,争端的快速化解是人们选择仲裁的主要原因之一。”广州仲裁委负责人说,“突破瓶颈、谋求变革,要向‘智慧仲裁’借力,共筑现代化法治化营商环境高地。”广州仲裁委聚焦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借力互联网、大数据、算法优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保证公平的同时提升仲裁效率。
为破解“案多人少”的难题,广州仲裁委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案情清楚、证据充分的批量仲裁案件进行全流程线上审理,裁决准确率高达98%,平均结案时间较传统方式快1倍。广州仲裁委开发了智慧仲裁服务机器人“云小仲”,可提供24小时不间断智能受理服务,已完成1.4万余次智能咨询和近300件智能立案。
“小仲小仲,什么情况下可以申请仲裁”……在广州的产业园区内,多家企业工作人员来到“云小仲”身边,咨询仲裁业务。广州仲裁委组织“云小仲”进产业园区服务企业,借助“云小仲”智能手段,开展仲裁业务咨询、仲裁立案问询、宣传引导等业务推广,以流动站的形式精准高效问需。
此外,广州仲裁委推进仲裁法律宣传服务进社区、进城中村,打通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广州仲裁委联合广州市白云区新市街道在棠涌村打造法治文化长廊,使法律知识融入群众生活,在潜移默化中增强群众的法治意识。广州仲裁委中山分会赴中山市东区街道开展仲裁宣传,为前来咨询的社区居民、有关企业答疑解惑、普及仲裁法律知识。广州仲裁委数字经济仲裁中心走进天河CBD,走访数字经济企业,积极探索建立多元化解矛盾争端的方法手段。
围绕仲裁实践中的重点、热点、难点,广州仲裁委邀请业内知名专家主讲,现场“把脉问诊”、聚智蓄力攻关。通过举办国际仲裁交流会,广州仲裁委向涉外仲裁员、律师征求意见建议,组织企业法务代表交流座谈,问需于企、问需于民,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仲裁保障。
2023年4月,广州仲裁委牵头金砖国家主要仲裁机构联合发布仲裁合作南沙共识,秉承“开放、合作、发展、创新”的发展理念,强化仲裁、调解机制对接,加强交流与合作。仲裁合作南沙共识获得广泛认可,全球已有近30家仲裁机构和组织就仲裁合作南沙共识与广州仲裁委签署合作协议。“广州仲裁委把自身的创新经验及时总结,通过参与制定国际标准、搭建跨境平台、共享合作机制等方式,完成了从行业参与者到创新引领者再到规则制定者的转变。”中国法学会国际经济法学研究会会长沈四宝说。
《 人民日报 》( 2023年11月17日 11 版)
(责编:卫嘉、杨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