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陆运河:千年运河,世纪工程

发布时间:2024-06-21 04:20:15 来源: sp20240621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张馨予

  发于2024.3.11总第1131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站在边坡向下望,眼前是一个60多米深的基坑,十几座塔吊正在基坑里作业。过去,这里是广西钦州市灵山县县域内一道横亘东西的分水岭。一年半的时间里,数千名工人开山劈岭,已经开挖了超过3300万立方米的土石方,并在此建设平陆运河的马道枢纽。

  距离中国上一次开凿人工运河,已有千年。正在广西建设的平陆运河,是我国自京杭大运河以来建设的第一条运河,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条连通江海的大运河。

  2022年8月28日,平陆运河正式开工,建设工期52个月,项目总投资727.2亿元,计划2026年底主体建成,航道等级为内河I级,可通航5000吨级船舶。渠成水到之后,全长134.2公里的平陆运河,将从广西南宁横州市西津库区平塘江口,经广西钦州市灵山县陆屋镇沿钦江进入北部湾。

  建成后,平陆运河将成为广西内陆及我国西南地区运距最短、最经济、最便捷的出海水运通道。

  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胡华平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平陆运河是西部陆海新通道骨干工程,是加快交通强国建设的标志性工程,对推动广西及西南地区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工期紧,任务重

  广西钦州市灵山县,几座安静的村庄中间,运输车不断从马道枢纽产业园区驶入驶出。今年春节期间,马道枢纽产业园区仍然热闹,1900余名施工人员和作业人员中,有600多人留守园区,保证关键工序在假期不停工。

  张帆是中交二航局平陆运河马道枢纽项目技术负责人,春节前,他提前把家人从河南接到广西,在园区内过年,就像去年一样。“春节确实不能停工,因为现在项目正处于从基坑开挖转向结构施工的阶段,需要保持施工的连续性。”

  从项目开工的那天起,马道枢纽就没有停工过。中交二航局平陆运河马道枢纽项目负责人黄海波对《中国新闻周刊》说,马道枢纽项目具有难点多、体量大、工期紧的特点,并且是平陆运河的控制性工程,对整个平陆运河的建设进程产生重大影响,“平陆运河的工期是按照天计算的,也就是说只要马道枢纽的工期拖一天,整个平陆运河的工期就会拖一天,因此施工的节奏必须要快。”

  实际上,“快节奏”贯穿在平陆运河全线的整个建设进程中。平陆运河工程建设指挥部指挥长程耀飞作为第一批加入平陆运河项目的建设者之一,对此感受极深。

  平陆运河集团于2022年6月30日注册成立,两个星期后,程耀飞就来到平陆运河集团,并于随后的2022年7月18日带着12个人的团队来到广西钦州建设一线。当时,马道枢纽建设施工工地还只是山地,却需要于2022年8月28日举行平陆运河建设动员大会,“并且不只是动员大会,要实实在在开工,实实在在不能停”。

  程耀飞回忆,彼时平陆运河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还未获批,各项手续仍有待批复,还要开展招标、征地等各项工作,最终“这些都是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完成的”。

  来到平陆运河的建设一线之前,黄海波负责过多个高速公路项目的建设,在他之前的工作中,曾有三条高速公路同时建设的经历,工作节奏很快,生产压力也很大。但后来,黄海波发现,平陆运河项目的工作节奏比他之前负责过的任何项目都要快。

  黄海波在2022年8月初加入平陆运河马道枢纽项目建设,只用了22天,他所在的项目就开挖了30多万立方米的土石方,再把地填平,建设驻地,准备出一个2万多平方米的场地布置平陆运河建设动员大会,中间还用了3天时间盖了一栋沿用至今的两层办公楼,“我们把最精锐的人全都调过来了,24小时地干”。

  极快的工作节奏,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极高的重视程度。

  程耀飞记得,平陆运河建设动员大会场面宏大,有众多部级领导参加,14个设区市和区直、中直驻桂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以及参与平陆运河项目建设的有关单位和企业负责人都参加了大会。大会当天,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出席并讲话,他强调,平陆运河是优化提升全国水运网络,加快建设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的联网工程,对广西和西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是中共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重要战略任务。平陆运河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骨干工程,得到了中央的高度重视。胡华平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国家将平陆运河项目分别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等国家多个重大规划,统筹推进项目建设。

  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水利部、国家林草局等相关部委都对平陆运河规划建设、科技研究、资金补助大力支持,各项前期工作快速推进,完成了项目用林、用海、用地等各项手续批复,确保项目建设合法合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