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海上风电产业链需大力推进科技创新

发布时间:2024-11-22 23:22:58 来源: sp20241122

“海上风电是清洁能源建设的兵家必争之地,更是风能产业的科技制高点。”日前,建设高质量海上风电现代产业链共链行动大会在京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舒印彪表示,几年来,我国海上风电实现跨越式发展,但在关键核心装备及标准化制定方面仍存在一些短板与弱项,亟待加强科技创新,支撑海上风电产业协同发展。

数据显示,“十三五”以来,我国海上风电装机规模连续5年实现大幅增加,2021年超越英国,跃居世界第一。截至今年9月,我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达到了3189万千瓦,约占全球海上风电总装机的一半,且实现了全额消纳。

与会专家表示,虽然我国在海上风电领域已成功追赶上一些传统强国,但仍需坚持创新引领,共同构筑安全稳定的产业链供应链。

“我国海上风电制造、建设、运维等技术已实现快速突破。”舒印彪表示,我国海上风电从3兆瓦起步,经过15年不懈努力,如今下线机组最大容量达到18兆瓦,投运场站离岸距离最远超过80公里,漂浮式风机柔性直流换流平台等技术得到加快应用。

不久前,《全球海上风电产业链发展报告》发布。该报告显示,我国已形成完整的海上风电产业链。三峡集团副总经理王良友表示,海上风电产业链具有链条长、关联度大、带动性强、辐射范围广等特点,多方共建海上风电产业链是实现风电全产业建链的有效路径。

尽管海上风电的“抢装潮”已成过往,但我国海上风电发展前景依旧可观。“2024年,三峡集团预计新增开工装机500万千瓦。”三峡新能源总经理张龙表示,这意味着,海上风电市场将新增风机、叶片、塔筒采购量约500台套,新增总投资超600亿元、科研投资超20亿元。

舒印彪介绍,据中国工程院预测,2030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11.8万亿千瓦时,发电装机40亿千瓦。其中,海上风电装机1.3亿千瓦,发电量占比约为3%。未来,海上风电还将迎来新的发展高峰。

“推进我国海上风电高质量发展,要坚持集约化、规模化开发,避免因低水平开发而导致风能资源浪费,尤其是开发过程中的恶性竞争。”舒印彪表示,我国海上风能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只有坚持科技创新,发挥好产业集群,才能实现风能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发展海上风电对于建设海洋强国意义重大。在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徐继林看来,以三峡集团为产业链链长的央企,要以科技创新为支撑,联合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协力攻克关键技术难题,加快补强海上风电产业链技术装备短板,积极锻造海上风电产业链技术装备长板,加速我国海上风电产业链向高端化、现代化迈进。

此外,标准是科技创新的催化剂,也是实现产业升级的重要桥梁。舒印彪表示,我国海上风电产业亟须建立技术标准和检测认证体系,以实现技术产品的标准化、序列化。“当前,我国海上风电制造、海上风电供电仍未形成系列标准,导致‘大马拉小车’等资源浪费情况频出。”他建议,加强海上风电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研制关键共性技术标准,通过标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资源循环利用。

(责编:王震、陈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