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彦婷:在“非遗地图”上架起两岸连心桥

发布时间:2024-12-30 08:48:19 来源: sp20241230

  “老河口有木版年画、孝感有云梦皮影、咸宁有通山木雕……”如果有人问童彦婷,湖北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技艺、谁在传承这些技艺,她可以如数家珍。童彦婷是从小在武汉长大的“第三代台胞”,现为台盟中央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同时,她也是一名长期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高校青年教师,她的心里有一张清晰的“湖北非遗地图”。近年来,童彦婷致力于推动两岸非遗文化交流,让越来越多两岸年轻人加入非遗保护与传承的队伍中来。

童彦婷。受访者供图

  “非遗基地”助力两岸交流

  “湖北是一座文化富矿,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27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46项。”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青年教师童彦婷长期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她向记者介绍,“目前武汉各高校里有700多名来自台湾的学生,他们大多数是初来大陆,对真实的中国历史、璀璨的中华文化知之甚少。”这让她意识到了一件“必须要做的事情”:“有必要让在陆的台湾学生了解中国的非遗文化。”

  如何了解?是带着学生一起制作相关产品、体验非遗文化?还是让他们在非遗的世界尽情挖掘、主动创新?童彦婷选择了后者。“要说做非遗的传统手工艺产品,学生们做的肯定比我好。所以我想,两岸手工艺人、学生更需要的,其实是一个交流互通的平台。”

  2019年,在童彦婷的推动下,由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授牌的“全国台联海峡两岸非物质文化传承发展交流研究基地”(以下简称“非遗基地”)在武汉理工大学正式成立。童彦婷的一桩“心事”随之落了地,这里也逐渐成了在武汉就读的台湾学子们挖掘非遗文化的重要基地。

童彦婷向卢森堡孔子学院学生介绍湖北传统雕花剪纸。受访者供图

  台生朋友圈里的“英山缠花”

  非遗基地既是学生们的创作基地,也是中共湖北省委统战部、湖北省台联、武汉理工大学等多个单位共同搭建的“桥梁”。在这座“桥”上,童彦婷带着台湾学生们走进唐城襄阳、英山非遗项目基地,参与湖北·武汉台湾周湖北非遗观赏与体验活动、“文教创新·非遗赋能”两岸高校非遗论坛等活动10余次,吸引两岸参与人数5万余人次。

  来到大陆,台湾学生可以跟着非遗基地一起奔赴湖北各地,探索、学习非遗技艺;回到台湾,他们将亲手制作的非遗手工艺制品展示给亲友。

  “跟台湾同宗同源的缠花,是两岸亲密关系的证明。想把缠花带回台湾,分享熟悉的记忆。”曾就读于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的台湾学生尤翰源,在第三次参加非遗基地组织的交流活动,并在湖北英山做好一件“英山缠花”后,他在朋友圈写下这段话,主动向亲友们宣传英山缠花与非遗文化。

  两岸创意比拼共促非遗传承

  随着越来越多非遗手工艺传承人来非遗基地交流,童彦婷开始意识到,比起让非遗“被看见”,它的“活化保护”更为重要。

  不计回报地保留传统还是作出相应改变追求经济效益?怎么扭转部分非遗工艺制品在现实生活中不实用的境况?怎么让非遗制作技艺得到年轻人认可并进一步自发传承?怎么复刻非遗传统工艺的使用场景并发挥出应有的文化影响力……一系列问题接踵而来。“其实,这些问题的核心就是要解决传承与保护、创新与发展之间的矛盾。文创产品或许是破解这些矛盾的‘优质窗口’。”童彦婷说道。

  在全国台联、台湾传统伦理文化发展协会等两岸团体、组织的支持下,她策划举办了“华夏奖”两岸非遗文创设计大赛,鼓励学生创制粤台交流吉祥物IP、“兔儿爷博饼游戏”视觉设计等产品,这个设计比赛成了非遗文化交流的新动力。

  “从2019年华夏奖启幕到今年,我们收到的作品数量与首届相比翻了4倍。”童彦婷表示,“这也让我们看到,活跃的海峡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的背后,是两岸同胞无法割离的情感和文化认同。”

  未来还将推动两岸非遗工匠交流

  如果说研究非遗文化是童彦婷的“主业”,那么,结合专长履职,便是她的“主责”。

  2017年起,童彦婷兼职任湖北省台联副会长;2022年起,她同时担任台盟湖北省委会副主委。她积极参加台盟中央“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课题调研,主笔《加强高校学科建设,推进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提案,并将自己对春节元素符号的研究,撰写成报告《加强春节图形符号研究,提高中华节俗文化的影响力》,提交台盟中央……

  “建言献策是本职。”童彦婷关注两岸非遗保护开发、两岸文化交流,写下了高质量参政议政提案和社情民意调研报告20余篇。她还表示:“未来,我们还准备在台湾地区组织研究培训,打开两岸非遗工匠交流的‘大门’,与他们共同创作出新的文创产品,为推进两岸文化交流做出新贡献。”(完)(《中国新闻》报作者刘益伶报道)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