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3 12:43:01 来源: sp20241123
中新网 上海10月24日电(记者陈静)5年前,还在妈妈肚子里的芯宝(化名)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下称:新华医院)接受了宫内主动脉瓣球囊扩张术,一个多月后,芯宝来到了人间,出生体重3980克(7斤9两),身体发育轨迹良好。
当年为芯宝成功开展宫内手术的新华医院院长、儿心血管专家孙锟教授24日为已经5岁的孩子随访诊查。“选择在宫内治疗的胎儿,心脏都存在非常严重的问题。在没有宫内手术的时候,这些孩子的出生就意味着死亡。”孙锟教授当日接受采访时表示。他倡导干预前移。
孩子妈妈当日告诉记者,在怀孕做大排畸时,医生发现胎儿心脏有严重问题。对于这类胎儿,国内很多医院选择放弃治疗、终止妊娠。可是,夫妻俩都希望能生下这个孩子。在新华医院,孙锟教授认为,宫内心脏介入治疗可以明显改善主动脉血流,促进左心室的发育,为出生后建立双心室循环创造机会,明显改善预后。于是,芯宝接受了宫内心脏介入治疗。
孙锟教授为芯宝进行检查。 中新网 记者 陈静摄孙锟介绍,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中国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治已经取得飞速发展,现阶段,几乎所有的先心病都能治疗,并且很大一部分孩子能像健康人一样生活。先心病的治疗已经向两头延伸:向前步入胎儿期,向后可延续到老年。
据介绍,宫内介入手术的成功,使得芯宝的心脏在宫内得到了更好发育,出生后其病情平稳,无需紧急手术干预。孙锟教授表示,这为后续的手术治疗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赢得了充分的时间。但是芯宝始终存在主动脉瓣狭窄和主动脉弓缩窄的情况。
经过第一次手术后,今年5岁的芯宝身体状态良好,身高120cm,体重达24kg,活动量良好。他又接受了第二次手术。孩子心脏解剖问题完全解决,其心脏结构和功能恢复正常。目前,孩子正处于恢复期。
在中国,5岁以内死亡的儿童中新生儿占比不少。新生儿死亡多因为缺乏胎儿期干预。孙锟教授以SMA(脊髓性肌萎缩症)为例解释,如不加干预,1型SMA胎儿出生后6个月内死亡率极高。而该疾病可在胎儿时期被诊断出。目前,该院正开展该病宫内治疗的临床研究。
对于胎儿介入治疗,孙锟教授表示,宫内心脏介入手术复杂,难度高,需要小儿心血管科、妇产科、新生儿科和麻醉科等多学科的全力合作配合。由此,宫内儿科学应运而生。该院整合多学科医疗资源,探索成立了宫内儿科诊治中心。据悉,由孙锟教授领衔主编的《宫内儿科学》专著(英文版)已经出版,备受国际医学界关注。该专著率先建立了融合产科、儿科在内的多学科诊疗体系。孙锟教授透露,未来,将出版《宫内儿科学》中文版。
尽管很多人开始关注宫内心脏介入手术,但并不是所有的胎儿都适合的。胎儿宫内心脏介入治疗技术难度极高,国际仅少数研究中心能够独立开展。“宫内手术不仅涉及到孩子,更会影响母亲,我们在选择手术指征的时候,一定要非常严格。”这位专家表示。(完)
【编辑:刘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