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30 13:10:59 来源: sp20241130
校园霸凌竟成短视频创作“灵感源泉”
专家:校园暴力娱乐化让施暴者更肆无忌惮
□ 本报记者 赵 丽
□ 本报实习生 林铭溱
“我被霸凌了,校霸抽了我800个嘴巴子,我不服,放学后把他约在小花园,他又抽了我800个嘴巴子,我服了。”
这样的桥段出现在某社交平台所谓的搞笑短视频中。一女孩挤眉弄眼,用浮夸的动作表演自己被校霸“抽嘴巴子”,通过动作和情节的“反差”实现搞笑效果。在评论区,有网友评价称“这是我最支持校霸的一集”“早知道就让他抽你1600个嘴巴子了”。
看着这些充满戏谑的短视频,就读于江苏南京某大学研究生一年级的张欣(化名)感觉到非常不适。她曾有过被霸凌的经历,“霸凌是非常严肃的事情,不应该这样玩梗”。
《法治日报》记者近日采访发现,网络上存在将校园暴力娱乐化的趋势,一些人甚至用校园暴力进行引流。在短视频平台,“校园霸凌”成了部分创作者的“灵感源泉”,“我被霸凌了”“校园爸临”“美式校园霸凌”等新梗频出。此外,目前流行的微短剧也充斥校园霸凌情节,其中不乏父母发现孩子被霸凌后“以暴制暴”等场景。
多名受访专家认为,将校园暴力娱乐化,不仅容易再次伤害受害者,让施暴者更加肆无忌惮,还容易让网友对相关求助产生漠视甚至抵触心理,亟待依法整治。
校园霸凌成搞笑梗
必须加以遏制引导
记者在某短视频平台以“我被霸凌了”为关键字进行搜索,便会自动显示“校霸抽了我800个嘴巴子”的词条。点开词条可以看到,有不少短视频博主使用了这句台词,有博主会在台词的基础上叠加“花样”——夸张的双人角色扮演、魔性的背景音乐,“离谱”的霸凌理由等。还有商家利用该剧情进行产品展示,并配文“我被霸凌了,校霸抽了我800个嘴巴子也要抢我的加绒黑丝”。
就这样,“我被霸凌了”成为该短视频平台上网友张口就来的“搞笑梗”。而校园霸凌在短视频平台上被“玩成的梗”,可不止这一个。
“把你那破耳机、破手机换了,拿去用,让你用你就用!”在阴森的背景音乐下,一名“大姐大”走向一名看起来胆小内向的女生,把耳机、手机等电子产品一把拍在女生面前,拽着女生的头发,用凶狠的语气说出了这些话。随后,又有另一名“大姐大”以同样暴力的语气和动作把其他的东西摔给了女生,该女生则表现出非常不情愿的表情接受了这一切。
这是某短视频平台上的“新型校园霸凌”,一些博主将其制作成“连更系列”。在这类视频中,霸凌者会把各种各样的“好东西”以霸凌的方式丢给被霸凌者,逼迫他们使用,以此形成“反转”。
在评论区,只有少数网友认为这是一种娱乐化校园霸凌的行为,并称“娱乐化校园暴力不好”。更多网友说“被霸凌一定很幸福”“要勇敢对新型校园霸凌说‘对’”,他们戏谑地将这类霸凌者称为“霸总”或“爸爸”,把这种新型霸凌称为“校园爸临”。
在一条“校园爸临”短视频的评论区,有一名网友评论道“应该给她来点美式校园霸凌”。其所说的“美式校园霸凌”,则是短视频平台上爆火的又一“新梗”。
“美式校园霸凌”的梗来源于国外的一个搞笑视频,视频中两名国外青年用嘻哈的舞姿配上挑衅的话语,反差搞笑味道十足。这也引起了一些短视频博主“灵敏的流量嗅觉”,立即进行模仿。
一名拥有42万粉丝的短视频博主就开设了“美式霸凌”栏目。在栏目系列视频中,她化着浓妆,扮演成“不好惹”的校园恶霸,对着镜头“手脚并用”地比划着,边翻白眼边用轻蔑嘲讽的语气说:“这是我们的地盘,这里不欢迎你。”记者注意到,这类“美式霸凌”视频的点赞最高达9.4万。
“我也刷到过很多这样的视频,这些人拍短视频可能是想搞笑,但我觉得非常不适。”张欣称,曾经遭受校园霸凌的经历不堪回首,在她看来,校园霸凌不应该被恶搞,“这样会有更多人去模仿霸凌,然后说这是在开玩笑”。
校园暴力受害者小王曾被多人堵在学校食堂门口殴打,那段经历给其造成了很大的创伤。成年后,小王在网络上建立了一个校园暴力受害者的“树洞”,成为很多受害者发泄吐槽的空间,其中就有不少受害者对把校园暴力拍成搞笑视频表达了不满。
一名受害者给小王私信留言:“我真不理解,为什么我们的噩梦成了别人的玩梗工具,被笑嘻嘻地表演出来。”
“可能有人不知道,很多校园暴力都是从‘小打小闹’步步升级而来的。比如一开始只是起外号、抢零食,慢慢地发展到毁坏私人物品、辱骂,最后发展到拳打脚踢。”小王说,施暴者有男生也有女生。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院副院长蔡海龙发现,孩子们接触到的暴力的场景大多来自动漫、视频等媒介,他们会下意识地模仿这些暴力行为,这类视频会产生各种示范效应,引发一些新的校园暴力。在他看来,短视频具有强烈的感官刺激,如果不加以遏制和引导,对于身心发展不成熟及缺乏自制力的孩子而言影响巨大。
演绎刻画奇葩同学
负面导向不容忽视
除了玩“校园暴力梗”外,“吐槽奇葩同学”系列视频也在一些短视频平台上受到追捧。这些视频多以一人分饰多角的形式,站在“吐槽者”的角度演绎着校园里的种种矛盾。
记者检索发现,不少博主以“那些奇葩同学”为主题,以同学的奇葩行为为剧情进行角色扮演。在这些视频中,所谓的“奇葩同学”被贴上了“不自爱”“不检点”“不道德”的标签,甚至被指责“患有性病”。在评论区,网友们也近乎“一边倒”地站在了指责的一方,对“奇葩同学”的种种行为进行吐槽。
也有少数网友因博主发布的视频内容“过于奇葩”而对真实性产生质疑,博主则声称,内容均来自粉丝的真实经历。
记者进入该博主的粉丝群组发现,作者所说的“真实经历”来自粉丝文字投稿。在粉丝群内,粉丝们会将所谓的“奇葩同学”事迹公开发布,该博主将粉丝发送的文字投稿改编成视频剧本,并拍摄发布在其账号上。对于内容的真实性与合理性,博主并不会做过多求证。
“看到这些视频,我会想起我被霸凌的经历。”张欣告诉记者,她曾刷到类似的“吐槽同学”的短视频。在视频中,她看到了“奇葩同学”因与身边人产生误会而被评价为“有公主病”“爱慕虚荣”“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并被身边同学孤立的剧情。“像极了我在学校遭受霸凌遇到的窘境。我觉得在现实里被吐槽的人或许不像演出来的那么‘奇葩’,但我还是会忍不住代入我自己,看到视频的讽刺和网友的评论,我会怀疑我才是错的那个人。”
张欣觉得,这类吐槽视频把“奇葩同学”刻画得十恶不赦,他们最后的结局大多是被贴上各种标签,被身边的人“避而远之”,“孤立、排挤、侮辱等霸凌行为都似乎变得理所应当,因为被吐槽的人‘太奇葩’,但不少现实情况是这些所谓的‘奇葩’是霸凌者扩大化甚至造谣”。
在张欣看来,短视频把现实中的“奇葩同学”放大了,而被言语侮辱、被贴标签、被孤立等霸凌行为却会因为这类视频的广为传播而成为合理化的手段,一些被霸凌者被贴的标签可能就源于短视频,这些很容易模仿和代入。
蔡海龙认为,有些行为被搬到所谓的搞笑视频中,被认为是在恶搞,而实际上此类行为真实地发生在校园中,错误的引导会产生示范效应,引发新的校园暴力。校园霸凌娱乐化会导致施暴者不再有罪恶感,从而在实施校园暴力时没有压力,也容易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一些人对校园暴力的认知和态度,不再将其视为一项很严重的违反人道的事,所以一定要警惕这种视频可能引起的负面导向效应。
霸凌成微短剧套路
甚至伴随血腥画面
一女孩因家境贫寒被同学排挤,校霸们屡次将女孩拖到天台殴打,逼迫她做出下跪等动作,并威胁道“如果不照做,我们就去把你妈妈卖鱼的摊位砸了”。女孩受尽凌辱,但为了妈妈忍下了一切……
在女孩被凌虐至极点的时候,剧情出现“大反转”——女孩的妈妈其实是通过卖鱼隐藏身份的富豪,在本市拥有极高的“江湖地位”,因为发现女儿被霸凌而“重出江湖”。在女儿再次被霸凌的时候,女孩的妈妈召集一众手下突然出现,在亮明身份之后以暴制暴,把霸凌过女儿的同学们一并制伏。
这样令人瞠目结舌的剧情,已经成为一些微短剧的套路。记者浏览多部相关微短剧发现,他们多以“重生之××”为剧名,大多都包含孩子被霸凌、父母是隐藏身份的“大佬”、父母为孩子复仇、孩子“重生”等要素,追求爽剧效果。
在这些微短剧中,“暴力”成为主线。不论是在孩子遭受校园霸凌或是父母为孩子复仇的剧情中,殴打、推搡、扇耳光、拽头发等暴力行为都被不遗巨细地呈现出来,甚至伴随一些血腥画面。
这类微短剧往往因其刺激的剧情和“大快人心”的结局博得网友眼球。记者检索发现,这类微短剧即使是付费观看,也能够获得较好的播放量,如某部“重生”系列校园霸凌复仇剧在单个平台上播放量高达18.8万。
蔡海龙认为,不论是短视频还是微短剧,一些创作者都没有从根本上对校园暴力足够重视,这使得他们违背社会主流价值观,把校园霸凌行为作为流量梗。他们也意识到校园暴力事件是社会关注的重点,是一种社会矛盾,因此抓住这点进行创作,迎合一些青少年的心态和喜好。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直言,现在一些影视作品和网络段子,都在把伤害别人的校园霸凌行为美化成恶作剧。对于一些未成年人来说,其分辨不清这种短视频内容是“段子”还是真实的,有的学生可能在进行校园欺凌行为时,也觉得自己是在恶搞、恶作剧。
“恶作剧和校园霸凌行为在现实中其实非常容易混淆。”蔡海龙回忆道,他曾与许多中小学的班主任和校长交流,对他们而言,如何有效准确识别校园霸凌行为与恶作剧仍存在难度。
“仅从外部的行为动作来看,有时候表现都一样,区别二者很重要的一个点在于行为的背景、相互之间的社会关系以及所造成的后果等。”蔡海龙说,要厘清这些方面,需要老师积极介入孩子的生活。从未成年人的角度来说,恶作剧和校园霸凌之间的界限也很难把握,如果一些短视频有意剪辑、拼接、摆拍,会让一些未成年人对恶作剧和校园霸凌行为的认知更混淆,更难有效界定行为边界。
平台应当加强审核
引导合理创作视频
摆拍校园霸凌视频,将校园霸凌行为娱乐化。这是今年7月开始,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的为期2个月的“清朗·2024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中重点整治6个环节中的一个。
“这表明我国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上迈出更精准的步伐,关注校园霸凌行为娱乐化也体现了相关部门的精准治理。”蔡海龙评价说。
蔡海龙告诉记者,德育的关键在于传播主流的文化以及正确的善恶观,但娱乐化校园霸凌行为的短视频把错误的事情娱乐化了,把学生们本应当形成的是非善恶判断消解了。此外,它把错误的行为和刷视频的“快乐”联系在一起,使孩子们在面对这些行为的时候,把本应当做出道德判断变成简单的一种生理的反应,“这对抗或者消解了我们应有的法治教育、道德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去侵蚀一些人对于校园暴力的认知”。
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教授姚金菊提出,对未成年人而言,要避免其陷入“信息茧房”,导致其看到大量“校园暴力梗”,从而思维被限制,认为那是常态。因此对涉及未成年人的环节要严格限制算法推荐的使用。
在受访专家看来,依据《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所谓的“校园暴力梗”属于低俗短视频的治理范畴,但这类短视频往往处于“违法”与“失德”边界的灰色地带,认定标准较难统一,给内容监管带来困难。因此,可以定期公布相关处罚的典型事例,逐步明确短视频的合理创作边界。
“有的短视频起了教唆作用,比如将新的欺凌手段放到这些所谓的搞笑视频中,而未成年人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模仿。所以平台应当立即将这类视频下架。”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皮艺军长期从事青少年问题研究,他认为,平台应该积极提升信息技术水平,建立专业团队接收网友举报并进行评估,核实后及时下架相关视频。
在蔡海龙看来,这类治理有一定难度,但并非不可实现。这类视频有一些规律和套路,比如音乐、图片、情节等元素上的相似,平台需要提升技术,从这类视频的关联性进行判断,加强监管。
“相关平台的监管可能很难一步到位。”姚金菊说,但是要明确平台对于包含校园霸凌行为的短视频具有审查和下架义务。
“对于将校园暴力作为搞笑视频的情况,家长应当积极引导孩子思考分析此类视频的负面影响,告诉孩子身边发生校园暴力时应该如何辨别处理。”在姚金菊看来,治理了包括校园霸凌行为娱乐化问题的网络环境后,还应该告诉未成年人“可以做些什么”,这才是“治本之策”。(法治日报) 【编辑:黄钰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