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险更好满足百姓刚需 平衡稳增长和防风险

发布时间:2024-06-06 04:47:45 来源: sp20240606

  人身险更好满足百姓刚需

  2023年,人身险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产品与服务不断深化融合,通过大病保险、普惠保险、长期护理保险、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等改革创新,深入推动医疗、康复、护理、养老等服务供给与需求有效对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幼有所育、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弱有所扶”的迫切现实需求。展望2024年,业内人士认为,我国人身险行业依旧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健康险持续惠民生

  聚焦普惠保险重点领域,商业健康险产品持续扩容,对老年人、儿童和新市民等特定人群的保障力度进一步加大。

  多地2024年度“惠民保”的投保工作已于近日告一段落。作为政府指导、商业化运作的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惠民保”与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制度保障”同频共振,有效助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

  多地“惠民保”将老年人、既往症人群、新市民人群纳入保障范围,并持续在保障人群、保障范围、便捷理赔等方面迭代升级,着力缓解因病致贫返贫问题,充分体现普惠型商业健康险保障民生作用。以北京普惠健康保为例,在2022年参保的350万人中,60岁以上参保人超过了110万人,新市民超16万人。“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北京普惠健康保已有超过8万人次参保人发生大额医疗支出并获得赔款。”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有关负责人在2024年度北京普惠健康保线上发布会上表示,获赔最多的是一名白血病患者,赔付63万元;获赔年龄最大的是一名103岁骨折患者,年龄最小的是一名1岁白血病幼儿。

  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惠民保”正站在转型升级的“十字路口”,部分地区出现参保率下降、夸大宣传等问题。为保障“惠民保”业务可持续发展,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医疗保障局近日联合向各地分局和保险公司下发《关于平稳有序开展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提出各地医保部门应当有条件地向保险公司提供部分医保数据,用于“惠民保”保险责任设计和厘定保险费率;鼓励将“惠民保”设计为费率可调的长期医疗保险;鼓励用人单位用足用好税收优惠政策,为员工购买定制医疗保险。

  在热闹的“惠民保”业务之外,健康险市场仍面临同质化困境,产品创新遭遇瓶颈,在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健康保障需求方面存在不足。去年以来,有关长期护理保险、税优健康险等险种的利好政策相继出台。2023年3月份,为提升长期护理保险供给能力,原银保监会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