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30 12:09:56 来源: sp20241130
台上,咖啡师们精准地掌握水温和时间,做出各式精美的拉花设计。台下,专业的品鉴师们品尝咖啡,频频点头。这是北京市怀柔区首届“村咖”乡村咖啡大赛现场的一幕。30余家怀柔村咖的主理人汇聚一堂切磋技艺。
凭借一杯杏仁咖啡,忆水流年咖啡屋的主理人兼咖啡师张和荔获得怀柔区首届“村咖”乡村咖啡大赛最佳创意奖。这杯杏仁咖啡,是张和荔的原创饮品。“下层杏仁浆略甜,上层咖啡虽苦味却香,一口下去,咖啡与杏仁融合的香与苦,再继续喝,杏仁的甜味慢慢变浓。”张和荔打趣说,这就像年轻人拼搏的人生,先苦后甜。
随着怀柔乡村旅游从“景点游”向“全域旅游”转变,咖啡消费新业态正融入乡村并不断发展壮大。这些雨后春笋般兴起的村咖,承载起人们的休闲时光,也折射出广袤乡村的经济新貌。
板栗新归处
数据显示,像忆水流年这样的村咖,怀柔区已超过70家。这些乡村咖啡馆大多来自经济条件较好、城乡差距较小、民宿较多的地区。以渤海镇为例,渤海镇常住人口仅1.5万人,但镇里的乡村民宿就有近400家。因此也有“北京民宿看怀柔、怀柔民宿看渤海”的说法。依附于民宿的村咖,在山间、河畔旁、老宅里拔节生长,不仅唤醒了乡村经济,也加速了乡村业态的融合。
年产量约1.2万吨的板栗,是怀柔标志性的主导产业。“夏天赏栗花,秋天收板栗”的童年记忆,深深印在了“95后”青年李思鹏的脑海里。在渤海镇的老宅后,生长着高大而健硕的板栗树,树干挺拔,树枝交错。每到端午前后,板栗树繁花散尽,一串串形似小刺猬的板栗球,看得人心痒痒。
然而,板栗好吃,却卖不上价。村民收获的板栗,以生鲜售卖和栗仁加工为主,产品单一,常常增产不增收。如何把怀柔板栗发展成本土文化品牌?7年前,返乡创业的李思鹏加入父亲创立的农村合作社。他思考良久,终于摸出一点门路:要拓宽渠道,让板栗不只是一颗板栗。
老栗树咖啡店就此诞生。
于是,小小的板栗,经过与蛋糕、咖啡的跨界融合,加工成栗子馅、栗子酱,成了人们的盘中餐和制作咖啡的原材料。老栗树周边,也成了游客的热门打卡地。喝完咖啡,到村咖屋后的小山上去拾野栗子,这是在城里无法体验的趣事。
“怀柔板栗未来的发展方向,一定是围绕北京特色,做小而精的产品。希望板栗咖啡可以作为一种乡愁去牵动大家的味蕾,成为连接乡村和城市的纽带。”李思鹏说。
村咖新思路
作为纽带,村咖连接的不仅是乡村和城市,也串联了怀柔优美的自然山水,为当地探索出一条新型旅游发展之路。
“喝咖啡和脱贫一样重要。”在苇店村,路边宣传墙上的一句口号,似乎在告诉“寻咖”的客人:走到这,你就找对地方了。
顺着墙边沿坡而上约百米,便是社交平台推荐的热门打卡地——亲然大山咖啡店。创始人杨新兴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曾当过村官、干过白领。而立之年,他回到故乡,希望离父母更近一些,利用自家的闲置农宅经营起民宿。
“成立咖啡店的初衷很简单,因为民宿的生意越来越好,客人需要一个休息落脚的地方。开咖啡店的想法就这样应运而生。”杨新兴说。
走进咖啡店,冬日暖阳洒在大大的落地窗上,抬眼望去,窗外便是群山。院子里散养的绵羊被鸟鸣声叫醒,闲适地踱着步子。时值上午,几位客人专程从城里驱车来此,只为点上一套“围炉煮茶”,配上烤红薯、烤年糕,借咖啡的名义暂别城市喧嚣,过上一把现实版的“向往的生活”。
生意好的时候,一天可以卖掉300杯到400杯咖啡。即便是平时,客人也是络绎不绝,其中近一半是回头客。
一个藏在深山里的咖啡店,不靠景区,不靠旅游团,凭啥吸引那么多人围观?杨新兴觉得自己不像创业,更像是一种回归。这体现在他的经营理念上:不复制、不凑合。咖啡店的所有商品都是自创,店里的鲜花每周要更新一次。大到小院的装修风格和建筑尺寸,小到一器一物的陈列摆放,都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品位。
优美的生态环境,是村咖与城市咖啡厅最大的不同。怀柔村咖的店名有一个共同特点——亲近自然。亲然大山、河畔咖啡、老栗树、红山墙……怀柔乡村最美好的山山水水,便体现在这些咖啡店的名字里。
“在这不像城里那么赶,人们一待就是半天。有人甚至什么也不干,就在那冥想。我们也不去打扰客人,就保持这样自然而然的状态。”杨新兴说。
乡村加了咖啡,多了诗意,成了最近的“远方”。此情此景,咖啡的品种、口感都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对山思考,面河神游,在日升日落之间,寻找最放松的状态才是要紧事。
乡村有雄心
村咖火了,但乡村振兴的路还很长。这其中,最重要的是把人留在乡村。在怀柔,村咖更像是一种媒介,不仅联系着村里与村外,也为更多年轻人的事业发展提供新可能。
2023年春,一群“00后”聚集在一起,在渤海镇四渡河村创立了一家名为“自在自然”的村企,办公地点就设在村委会的一间小屋。在四渡河村,过去约85%的民宿都是外来人投资,村民只能赚取土地租金。而这个年轻创业团队的目标,就是把村里的资源整合起来,用整村全业态运营思维去打造村域多维度消费场景。
年轻人想法多。不到半年时间,团队取得了一些成绩。村口赫然醒目的“四渡河民宿文化导航图”,详细标记着全村大大小小民宿文化资源,便由他们整理设计。这样的乡野空间图已遍布全村。创始人李俊辰今年即将毕业,这个爱笑又爽朗的小伙子,干脆把自己毕业论文题目定为四渡河村的整村运营方案。
为了留住在村里游玩的游客,李俊辰和创业团队一直在思考,如何让人们能够在乡村享受到和城市一样的便利,于是大家便想到了咖啡,这一在寻常乡村不多见但城市里不可或缺的东西。怀沙河水穿村而过,他们就在河边开设流动的咖啡摊位——河畔咖啡。
“咖啡与自然有一种默契的关联,最重要的是创造了更多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机会。人们可以端上一杯咖啡,在河边静静听涓涓流水,还可以融入书吧、露营等业态,是一个很好的社交和打卡聚集地。”李俊辰说,他有意愿招募更多年轻人加入进来,探索更多美好的乡村生活模式。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村咖是一种尝试,也是一个开端。怀柔每年定期举办村咖大赛,传递出一个强烈的信号,那就是这个北京的郊区将为村咖产业发展搭建舞台,让更多人了解怀柔村咖,为怀柔的文旅议题多增加一些元素和故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村咖,将为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带来怎样的想象空间,值得期待。(经济日报 韩秉志)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