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牢记历史,守护和平——记第十个国家公祭日

发布时间:2025-01-07 18:32:15 来源: sp20250107

   中新社 南京12月13日电 题:特写:牢记历史,守护和平——记第十个国家公祭日

  作者 朱晓颖 徐珊珊

  2023年12月13日,第十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12月13日10时,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  中新社 记者 泱波 摄

  走进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简称“纪念馆”),黑色“灾难之墙”映衬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的白色大字。人流缓缓汇聚、依序站定。广场寂静无声,气氛肃穆庄严。

  十时整,在纪念馆集会广场,中国第十次以国之名,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者。

12月13日,人们在纪念馆中低头默哀。  中新社 记者 泱波 摄

  今年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6周年,亲历浩劫的人早已白头,但对真相的传承跨越时光,不分老少。

  作为历史见证人,白发苍苍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艾义英等人,坐在公祭队列的前排。从满头青丝到鲐背之年,他们一遍遍自揭伤疤、讲述亲身经历,人生垂暮仍努力坚持。时光流逝,能如常参加国家公祭仪式的老人越来越少。登记在册在世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仅剩38人。

  13岁的李玉瀚是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的外曾孙,他加入了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队伍。当天上午,李玉瀚在学校参加公祭相关的朗诵活动。这位小男子汉感到肩上担子很重:“我有责任把我们家的故事、这段历史,继续讲述给更多的人听,让他们去了解、去知晓。”

12月13日,工作人员搀扶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进入公祭仪式的现场。  中新社 记者 泱波 摄

  对和平的守望跨越国界,无论近远。当日,中国多所抗战主题纪念(博物)馆、抗战纪念地学校以及海内外国际友好学校同步举行悼念仪式。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社团、商会、中资机构,或设立悼念仪式分会场,或在所在地举办烛光祭、和平集会、史实展等。“和平火炬”在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0多个侨团中传递,逾30万人次“云接力”。

  中缅经济合作发展促进会会长李福泉,当日在缅甸仰光组织当地商会负责人、企业家、学校代表等近30人参与同步悼念活动。“记住战争为何而来,才有可能避免悲剧重现,我有责任让更多年轻人了解真实的历史。”

  时隔86载,古城南京已今非昔比,市内17处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丛葬地同步悼念浩劫中逝去的生命。长江畔的中山码头丛葬地,日军曾于周边以机枪射杀难民,弃尸江中,如今的滨江带风光旖旎,巨轮在“黄金水道”中缓缓前行。 北极阁丛葬地曾残骸盈街,伏尸塞道,如今是半山花园,青柏成林。当凄厉的警报声响起,车辆停驶,人们驻足默哀。

12月13日10时,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  中新社 记者 泱波 摄

  2005年全国两会期间,时任全国政协常委、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赵龙,提交了《关于将每年的12月13日定为国家公祭日的提案》。作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首倡者,赵龙表示:“我坚定地认为自己做了一件正确的事、值得去做的事。”在他看来,使世界永不忘记,让国人永世铭记,正是国行公祭的意义所在。

  历史面前,无人是孤岛。过去连接着现在,也与未来相通。从面向全球、广征文物,到活化史料、推进藏品数字化,再到展览“走出去”、让文物藏品从库房走向全球公众。纪念馆馆长周峰表示,不仅限于纪念馆现有的19.3万件(套)藏品,海量书籍、影像等证据汇成“记忆之库”,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共同体正不断被构建。

  “灾难之墙”前,在海外搜寻南京大屠杀史料近二十载的美籍华人鲁照宁,与众代表一起撞响和平大钟。他说:“打捞真相如在历史隧道中‘追光’,但当我走出这黑暗的一页,感觉豁然开朗——偏激无助于客观地了解历史,不记住仇恨而是牢记真相,和平更显弥足珍贵。”

  “铛、铛、铛……”低沉钟声回荡,打破了集会广场的寂静。数千羽和平鸽振翅腾空,在南京城上空久久盘旋。(完)

【编辑: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