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上的智造协奏(经济聚焦·访智能制造 解行业痛点)

发布时间:2024-11-14 17:13:41 来源: sp20241114

  核心阅读

  近年来,打造智慧供应链逐渐成为制造业龙头企业降本增效的重要抓手。通过研发管理系统,搭建智能制造平台,供应链协同融合加快,产品质量、生产效率有效提升,产业集群发展韧性不断增强,上下游共谱的协奏曲畅快悠扬。

  

  制造一辆新能源汽车,涉及上百家供应链企业,如果消费者有个性化需求,流程则更加复杂。如何实现上下游高效配合?

  生产一台智能电视,来自不同企业的原材料有1000多件,任何一件原材料质量不过关,都可能影响产品品质。如何对原材料进行全流程质量追溯?

  组装一辆轨道列车,生产计划稍有变动,就要给400余家供应商反馈成千上万条变更指令。如何让沟通交互不再费时费力?

  离散制造的产品由各种零部件组成,涉及多家供应链企业。过去,任一环节中断或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延迟交付或产品质量受损。如今,在智慧供应链的助力下,越来越多离散制造行业的协同痛点迎刃而解,上下游共谱的协奏曲畅快悠扬。

  安徽合肥新能源汽车企业——

  研发管理系统,从收到个性化订单到整车下线仅需14天

  抓取、扫描、拧螺丝、校准……在位于安徽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蔚来生产基地,8台安装机器人分置两侧,先将两个车门精准安装在车身骨架上;之后车身被平移至另外8台机器人中间,完成剩下两个车门的安装。整个过程只要98秒。        

  “通过自动化安装,我们把正负误差控制在0.5毫米。”蔚来制造物流运营副总裁纪华强介绍,这一自动化安装设备,由蔚来与同样位于合肥的巨一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合作开发而来。

  “得益于合肥乃至安徽的汽车供应链优势,蔚来目前在安徽已有120家合作伙伴。”纪华强说。

  如此多的供应链企业,如何高效协同合作?这背后,蔚来自主研发的“天工”智能制造管理系统发挥了大作用,它如同蔚来生产基地的“大脑”。

  在位于生产基地一侧的空中物流运输连廊上,一套套不同型号的汽车座椅正通过自动化输送线,从生产厂家运往蔚来整车生产车间。这些操作都依靠“天工”来实现。

  “不仅如此,在供应链中,‘天工’系统还有两类功能,一是分析预测未来3个月的产量,下游经销商可以根据预测提前备货;二是当消费者下订单后,系统会自动分解所需要的零部件,下发订单信息给上游供应商。”纪华强说。

  “我们将供应链企业加入这一系统中,实现上下游高效配合,从收到个性化订单到整车下线仅需14天。”纪华强说。今年1—6月,蔚来共交付新车87426辆,同比增长60.2%。

  近年来,合肥市围绕蔚来、大众安徽、比亚迪、江淮等整车企业,布局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今年1—6月,当地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供应链新增投产、开工、签约项目共160个、金额1737亿元,集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规模以上)400余家。

  山东青岛家电、轮胎企业——

  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对原材料及产品全流程追溯

  在山东青岛海信视像科技公司黄岛基地的质量前置平台前,电子大屏上的数据实时更新——从上游供应方库存到发货、收货的数据清晰可见,供需双方实现紧密对接。

  “我们搭建了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对原材料进行全流程追溯,在生产时就能对工单进行质量统计,有问题及时预警,提升了交付效率,供货周期缩短了20%以上。”海信视像制造中心副总经理袁海东说。

  对于海信等家电企业而言,缺乏全流程质量追溯能力曾是行业普遍痛点之一。“当前,市场竞争已经从单家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步过渡到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因此提升供应链水平十分关键。”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刘大川说。

  近年来,青岛坚持把工业互联网作为串联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脉络,出台一系列行动方案,加快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以市场化手段搭建工业互联网企业综合服务平台。

  如今,工业互联网赋能供应链全流程管理已经在青岛渐成规模。在青岛双星轮胎打造的“智慧云”平台上,从轮胎的诞生、使用到回收、报废,以及生产质量、胎压信息、磨损程度等上下游数据都被记录下来。物流企业可以根据公里数分期支付轮胎费用,节省轮胎使用成本10%—20%。

  据介绍,近年来,青岛推动龙头企业发挥引领作用,目前工业互联网场景赋能公共服务平台汇聚了5326家需求企业、669家服务商。

  湖南株洲轨道交通装备企业——

  建设供应商交互平台,实现一张网、一张表信息共享

  在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供应链管理中心,企业商务主管郑雄盯着电脑屏幕,查看向各供应商发布的交货计划反馈情况。看到有几家企业回复“异常”,郑雄赶紧让同事分头掌握供货异常的原因,以便与生产部门联动,对生产计划作出调整。

  “通过供应商交互平台能掌握供应商的备货交货情况。对于一般零部件,可以随时查看出入库情况;对于重要零部件,可以精细化管理到在途运输轨迹;对于关键零部件,则实现全流程监测。”中车株机供应链管理中心副总监齐然说,“项目从筹备到生产再到交付,有任何进度上的调整,都可能要与400余家供应商分别对接。以前我们主要通过电话和邮件,非常麻烦。”

  为突破管理瓶颈,2018年,中车株机开始推进供应链数字化、信息化管理,建设企业专用的供应商交互平台,入选供应体系的企业几乎全部入驻。“2023年我们对平台部分关键功能进行优化。现在,我们启动新项目后,涉及的所有零部件供应企业能在平台上实现一张网、一张表信息共享。”齐然介绍。

  在供应商交互平台上,中车株机的各产品项目建立后,就立即向项目全部供应商推送备货计划和交货计划。“供应商可以随时查看、随时反馈。”郑雄说,双向信息畅通,提升了沟通效率,更推动整条供应链实现生产协同。“效果体现在反映企业生产物料保障水平的关键性指标‘齐套率’上,从平台建立之初的刚过60%,到2022年的84%,今年进一步上升至93%,为企业显著节约了仓储成本和沉淀资金。”中车株机物流部计划主管张彬说。

  随着供应链数字化信息化建设水平逐步提升,株洲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进一步加深。2023年,湖南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总产值突破1600亿元,株洲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本地配套率达80%以上。

  本期统筹:韩春瑶

  《 人民日报 》( 2024年07月18日 10 版)

(责编:岳弘彬、牛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