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6 01:12:24 来源: sp20241126
德国汽车品牌奥迪在华首个纯电动车型生产基地在吉林长春加紧建设;中国能建葛洲坝三峡建设公司承建的波黑达巴尔水电站项目推进施工;通用技术中机欧洲(意大利)有限公司承建的曼杜里亚7兆瓦光伏电站项目正式交付……近段时间,中欧绿色合作紧锣密鼓,在新能源产业投资与绿色贸易等领域取得多项成果。
欧洲联盟驻华代表团近期发布的《中国与欧盟关系——绿色转型》报告显示,绿色合作已成为中欧合作的重点领域。双方加强政策协调和对话,促进信息交流与合作,有利于共同应对全球气候、能源和环境挑战,促进可持续发展。
合作亮点纷呈
走进希腊东北部的格拉玛提卡奇风电场,一座座风机立于连绵起伏的山坡上,巨大的三叶片正随风转动。
格拉玛提卡奇风电场是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欧洲新能源公司(以下简称“欧洲新能源公司”)在希腊投资的色雷斯风电项目4座风电场之一,也是中国在希腊投资的首个风电项目。该项目每年生产绿色电能约1.6亿千瓦时,助力希腊及周边地区在新能源领域快速发展。
“希腊有较强能源转型需求,新能源发展潜力巨大。据希腊2019年发布的《国家能源与环境发展规划》,预计希腊新能源装机容量将在2030年达到15.67吉瓦,其中约7.1吉瓦为风电项目。”欧洲新能源公司总经理李早表示,“我们抓住这个契机,携资金、技术、装备制造、建设经验等,积极与希腊开展新能源领域合作。”
据介绍,自2020年完成色雷斯风电项目交割以来,欧洲新能源公司已累计生产绿色电能约6.32亿千瓦时,满足希腊3万户家庭的用电需求,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63.01万吨、节约标煤25.53万吨。
色雷斯风电项目是中国和欧洲绿色合作的一个生动缩影。近年来,中欧通过搭建能源合作平台、分享清洁能源技术和经验等方式,在绿色能源、绿色智造、绿色服务等多领域展开合作。数据显示,欧盟与中国绿色商品贸易额持续扩大。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显示,2019年中欧绿色商品贸易额560.38亿美元,较2000年增长14倍。国际能源署的相关统计显示,2022年欧洲约46%的风电产量由中国产品贡献。
与此同时,中欧绿色合作对话也在持续进行。中欧双方在2021年2月、2021年9月、2022年7月、2023年7月、2023年11月5次举行环境与气候高层对话,就中欧气候政策、绿色经济合作等议题展开磋商。
西班牙经济学家胡里奥·塞瓦略斯近期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推行的绿色转型战略与欧方高度契合,这有利于双方合作和技术转让。对欧方而言,双方持续开展对话与合作,对于确保双方平衡、可持续、互利共赢关系发展至关重要。
“中欧双方在发展理念和减排目标方面有广泛共识,中欧绿色合作一直是中欧合作的重要领域。”欧盟“让·莫奈”讲席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欧盟研究中心主任王义桅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欧洲在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方面走在世界前列,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产业技术资源,中国和欧盟在相关领域有共同的目标和深厚的合作基础。
可实现优势互补
近期,欧盟国家就《净零工业法案》达成共同立场,同意继续允许中国产品参与大多数可再生能源补贴计划。对此,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中欧双方均致力于加快绿色转型、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双方在绿色领域产业优势互补,希望双方加强绿色产业合作,相互保持市场开放,深化互利共赢。
“中欧在能源转型方面可相互学习。”美国外交学者网站近期刊文称,中国在可再生能源装机和制造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与中国达成合作,欧洲将能更好应对气候变化。在扩大自身的清洁能源创新和制造规模方面,欧洲也需要与中国合作。与此同时,中国也期待获得欧洲在可再生能源整合方面的专业知识。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欧洲所所长姚铃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中欧绿色领域合作符合双方利益、有较大发展潜力。
“中欧在国内政策、双边合作和多边协作3个层面加强协调,有望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污染、生物多样性损失等全球性挑战。”姚铃说,在双方的国内政策方面,欧盟的碳市场建设起步早,目前已经进入第四阶段,中国可从欧盟碳市场建设借鉴好的经验和做法。在双边合作方面,中欧可在清洁能源及交通领域深化绿色合作,如聚焦太阳能、风能、氢能的发电及储能,清洁煤、煤化工,二氧化碳的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以及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上下游环节等。在多边协调方面,中欧可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和生物多样性大会等国际平台加强协调,推动参与方增强气候治理的全球共识,为全球绿色转型发展作出贡献。
王义桅认为,中国和欧盟的相关产业各具优势,双方产业的优势互补构成了绿色能源合作的基础。“欧洲大部分国家是低地国家,气候变化正在对欧洲造成经济、生态和民生损失。欧洲对能源转型、应对气候变化有急迫的需求。而中国清洁能源投资额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一,中国的投资和产能优势与欧洲能源转型的需求相结合,将促成更多绿色合作。”王义桅说。
在备受关注的电动汽车赛道,中欧产业互补也被看好。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数据显示,在中国电动汽车驶入欧洲市场的同时,欧洲汽车也在中国市场广受欢迎。中国是欧盟第三大汽车出口市场,仅次于英国和美国。欧盟中国商会发布的报告显示,在纯电动乘用车领域,2022年欧盟对中国出口额比上年增长151%。
“欧洲和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之间应加强合作,而不是互相回避和筑墙。欧洲应看到中国在电池技术方面的竞争优势,同时充分利用中国市场的机遇。”德国中德广播公司援引专家分析称。
“尽管面临反补贴调查等争议,中欧企业近年来在电动汽车领域合作始终紧密。这充分表明中欧绿色合作符合双方期待。”姚铃说。
英国基尔大学国际治理和公共政策联合学位项目负责人、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教授理查德·施密特纳尔对本报表示,中国新能源汽车有产能优势,欧洲市场也对新能源汽车有强劲需求。中国新能源汽车成本低、质量优,提振了欧洲国家对中国产品的消费意愿。
“凭借各自优势,中欧新能源汽车合作有望惠及双方消费者,并为中欧合作开辟新的领域。”施密特纳尔说。
未来空间广阔
分析指出,中欧绿色合作是双边合作的窗口与亮点,双方绿色合作有广阔前景。
据欧洲环境智库“E3G”的报告,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2023年曾将中欧气候合作描述为“机遇岛”,认为中欧气候合作事关全球经济绿色复苏。
比利时欧洲政策研究中心分析认为,鉴于中欧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合作经验及应对气候变化的急迫性,未来中欧绿色合作势在必行。
英国《金融时报》近日也刊文称,中欧共同承担全球气候能源治理的重要责任,双方加速能源转型,有望增强全球气候治理共识,推动全球主要碳排放国的减排行动。
“中欧绿色合作领域广、潜力大。”王义桅表示,在清洁能源生产、绿色金融及绿色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等方面中欧都可以拓展合作空间。“当前,中欧之间有较完善、系统的对话和交流机制。在中欧领导人会晤机制下,中欧已建立5套高级别对话机制和70多个各层级交流机制。双方企业与行业的交流广泛涉及绿色低碳领域。中欧双方应继续加强战略沟通和协调,增进互信,聚焦合作,克服干扰,把中欧绿色伙伴关系做实做强。”王义桅说。
“鉴于中国在绿色转型关键技术和生产方面的领先优势,在可预见的未来,中欧绿色经济合作将不断取得实质性成果。”施密特纳尔说。
“中欧绿色合作潜力大、前景广。”姚铃说,面对当前地缘政治和经济逆全球化等因素影响,中欧双方有必要继续发挥现有的高层对话和经贸机制的作用,遵循世贸组织规则,凝聚共识、增进互信,丰富和拓展合作,促进互利共赢,共同为中欧乃至全球绿色经济合作创造有利环境。(林子涵 吴约)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