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0 05:39:05 来源: sp20241110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着力培养造就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着力培养造就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提高各类人才素质。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在卓越工程师的培养上具有关键主体作用,应当充分发挥高校在红色育人、强国铸器方面的特色优势,加快打造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培养新时代红色卓越工程师,夯实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战略人才根基。
现代科技进步与产业发展急需卓越工程师
工程师是推动工程科技造福人类、创造未来的重要力量,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培养更多与现代科技进步、现代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卓越工程师。
当前,以跨界融合为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深刻重塑世界产业链、供应链形态,全球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进入密集活跃期。一方面,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等领域快速进步,深刻改变全球产业发展和分工格局,同时也深度调整了全球的产业链、供应链。我国虽已成为制造业大国,但“大而不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更多高素质劳动者。另一方面,“两个大局”下大国博弈日益加剧,工程教育水平和工程人才质量已经成为一国科技实力攀升的重要驱动力。以美国、德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出台国家战略推进新一轮工程教育改革和创新,加强工程技术后备人才培养,力求保持本国在先进制造业领域的领先地位和技术竞争优势。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作为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供给端,高校要认真思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重大命题,有的放矢培养党和国家需要的红色卓越工程师。
构建红色卓越工程师自主培养新范式
卓越工程师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高校要不断深化对人才培养规律、产学研一体化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推动教育教学理念、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变革,推动卓越工程师培养向更高质量迈进。
卓越工程师的特质有很多,第一位的就是爱党报国。强烈的爱国情怀,是对我国工程技术人才的首要要求。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有祖国,高校要坚持立德树人,熔铸报国之志,加强思想引领,筑牢信仰之基,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使爱党报国成为新时代红色卓越工程师不变的精神底色。在具体培养过程中,要注重发挥榜样模范的示范引领作用,健全荣誉表彰体系,使之成为激励学生奋进的不竭动力。同时,我们要深挖学校的红色根脉资源,并使其融入教育教学,让红色基因得以传承,让追求卓越成为师生的共同追求。
卓越工程师还要具备深厚知识储备、扎实专业基础和宽广国际视野,立足领域最前沿,扎根工程实践和生产一线,主动提出问题,养成“颠覆思维”,勇于自我否定,练就突出的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产出有价值的工程创新类成果。
为此,对工程人才要深化贯通培养。工程硕博士的培养过程有其连贯性、衔接性与递进性特征,必须从“点-线一面一体”着手,推动人才培养系统性转型升级。一是抓好关键点,不断加强有组织科研,建强科技创新体系,大力攻关关键核心技术,尤其是要围绕关键技术点,破解一批“卡脖子”技术难题。二是把握需求线,围绕国家重大需求,依托优势特色学科,与行业科研院所、龙头生产企业开展联合攻关。三是拓展培养面,以大类学科群为覆盖面,引导学生深度参与重大工程,从工程科技前沿提炼科学问题、用科学理论解决工程问题。四是打造交叉体,打破学科专业壁垒,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推动学科交叉融合,探索学科、人才、科研一体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卓越的工程人才需要校企深度融合,构建协同机制。面对传统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与生产实际不适应、不匹配的问题,要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加强协同育人,引导学生开展“真实践”、进行“真研究”、解决“真问题”、产出“真成果”,从而实现“真培养”。以“真实践”“真研究”推动理论知识教育与工程技能培养紧密结合。近年来,北理工开展课程重构、教学重塑,让企业深度参与教学,建设45门校企联合课程、167门专门课程,其中三分之一课程为实践类、技术类、案例类课程。把解决“真问题”作为“真成果”“真培养”的有效检验标准。同时,北理工紧盯企业“卡脖子”难题,强化校企协同育人,建立校企协同“1+1”指导团队,为学生提供“真刀真枪”的实践课题。
工程人才培养要强化一流质量标准,不断优化以高标准、高质量为内涵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立高标准选拔机制,遴选优质人才。建立多维度遴选考核学生的评价模式,不断探索卓越工程人才选拔培养的有效机制。北理工提出校企协同招生的“五三”模式,确保最优秀的学生与最优质的教学资源进行匹配。创新育人路径,实现高质量培养。高水平建设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用大平台赋能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北理工建设首批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用人工智能赋能卓越工程人才培养;加强与行业头部企业的协同合作,形成“以一流培养一流、以卓越引领卓越”的校企协同育人新共识。
(作者:姜澜,系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校长)
(责编:李昉、郝孟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