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BA”火了以后,“乡村超级碗”也出圈了

发布时间:2024-06-08 17:59:55 来源: sp20240608

  “我们的冠军歌队是南花苗寨,恭喜!”伴随着首届“快手乡村超级碗”总冠军揭晓,欢呼声响彻贵州黔东南的下司古镇。

  由贵州省黔东南州文体广电旅游局主办、快手作为独家合作伙伴的大型村歌竞演活动——“乡村超级碗”自10月14日在黎平肇兴侗寨启动以来,这些天,富有民族特色的“好声音”相继在雷山西江千户、凯里下司古镇三地上演。

  贵州,是多民族汇集之地,孕育出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诞生了侗族大歌、苗族飞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当舞台上那一首首传统民歌唱响,嘹亮的歌声拨动了无数人的心弦,非遗的魅力也通过镜头传递到五湖四海。

村民投入表演

  田野上的歌会,刮起“最炫民族风”

  “大山的木叶烂成堆,只因小郎不会吹,儿时吹得木叶叫,只用木叶不用媒……”在“村碗巅峰之夜”上,南花苗寨唱的这首《叶木叶趁木叶青》引得台下众人轻声跟唱。

  春冬蝶是南花苗寨歌队的代表。这次能和队伍一起拿到“乡村超级碗”总冠军,对他来说,是一个莫大的荣誉。“南花村里的潘晓燕老师,从中国音乐学院毕业后回到了凯里学院任教,并组织学生去村里进行帮扶、学习,队伍慢慢组建起来。”

  春冬蝶是屡次登上舞台的芦笙好手,但歌队中绝大多数是做完农活,利用闲暇之余排练的普通人。“传承非遗文化、延续民族音乐是很重要的事情,参赛村民都把闲暇时间拿出来练歌”。

  看过春冬蝶演出的人,能感受到他在台上的那份喜悦。“这是我热爱的事情,因此演奏时是非常开心的。”

  如春冬蝶一般,苗族、侗族人对唱歌的热情,也震撼到了村碗巅峰之夜的表演嘉宾、来自山东的“三品大叔”。他因演唱《我的天空》在快手走红,数次登上热榜TOP1,十多天内涨粉50w。

  “这次,我在下司古城转了几圈,大受震撼。村民穿着少数民族的服装在街边唱歌,看起来非常惬意、舒服。”他感叹。

三品大叔

  歌唱是人类最美的语言。我国民歌有着悠久的传统,早在原始社会,祖先在狩猎、搬运、祭祀、娱神、仪式、求偶等活动中就开始了他们的歌唱。这些歌绝大部分都不知作者是谁,以口头形式传播,一传十十传百,一代一代传下去,形成了各自的民族文化。

  像流行于侗语南部方言第二土语区的贵州黎平、从江、榕江等地的侗族大歌,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在中国侗族地区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合声的民间合唱形式。

  “五月初五蝉儿呤呤叫,一只在草下,一只在树梢,不分昼夜声声闹……”,在收官大秀“村碗巅峰之夜”上,小黄侗寨带来的《五月蝉歌》,让在场的观众欣赏到了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乡村“大舞台”,带动非遗强势出圈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但好的传统文化不仅要在本地“家喻户晓”,还需要“走出去”,赋予其更强的生命力。

  如何通过线上线下深度联动的形式,把散落在山川湖海的乡村好声音搬上舞台,唱响属于新时代的乡村文化、民族自信;如何将流行的与民族的相结合,激发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带给广大用户独特的体验?“快手乡村超级碗”提供了一个范例。

  快手泛娱乐与校园业务负责人尹超对此阐释:“创新一定是基于传统的,贵州村碗的三场演出,其实都是来自于民间的、一直都传承下来的一些文化形式。这些侗歌、苗歌,非常有文化特征,时间是源远流长的。第二点我们考虑的是,如何让传统的东西以更新的方式,更巧妙的形式给到我们的民众们。所以我们的赛程,既设计了民族歌曲,也设计了流行歌曲。”

  参加首场“村碗”晋级赛的中国内地流行乐男歌手、披荆斩棘的“哥哥”伯远,本身就是贵州人,谈起家乡的民族文化,他如数家珍。“作为全国苗侗文化聚集地,贵州黔东南境内有415个村落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在这片多民族汇集的返璞归真之地,造就了遍洒高山原野的天籁之音——侗族大歌气势恢宏,苗族飞歌高亢嘹亮,游方对唱细腻悠扬……”

披荆斩棘的哥哥伯远参与村碗首场

  线下村歌竞演,也由此成为这次“乡村超级碗”的重头戏。10月14日、10月21日、11月4日,快手分别在肇兴侗寨、千户苗寨、凯里下司古镇举办2场“村碗”晋级赛和1场“村碗”巅峰之夜。村民以村庄为单位,前两场晋级赛从参赛的20个村庄里决出4个冠军候选村庄;巅峰之夜从4个村庄决出总冠军。

村碗巅峰之夜各歌队领奖

  小黄侗寨、肇兴侗寨、大利侗寨以及白岩苗寨、乌尧苗寨、南猛苗寨、西江苗寨等一支支由普通村民组成的歌队,将《千人苗族飞歌》《敬酒歌》《干当》《你像一兜好白菜》等苗、侗族歌曲带向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