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4 18:06:07 来源: sp20241114
中新网 丽水6月6日电(邵燕飞 傅飞扬)幼小科学衔接无需家长自掏腰包,县域适龄幼儿入学适应能力显著增强,近3年参与师生人数达3000余人;探索小规模学校优化调整工作,山区的孩子赴县城就读,衣食住行学均有保障;推进“小县优教”发展战略,与省会城市高中结对帮扶,打造“县中崛起”样板……
教育是未来的希望,对于地处浙西南山区的丽水景宁畲族自治县来说尤为如此。作为浙江省山区公共服务一体化三个试点县之一,景宁在教育领域先行先试,不断打破山区教育桎梏,为各年龄段的学子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全景式”幼小科学衔接
走进景宁县第二实验小学一年级教室,窗明几净,空间被划分为多媒体教学区、教师办公室、娱乐区、午休区等,与幼儿园教室的格局并无二致。在楼下的空地,学生们拥有专属的锻炼设施,并与高年级相区分。
景宁县第二实验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活动场地。傅飞扬 摄“景宁已形成贯穿全域、全链、全员的‘全景式’幼小科学衔接模式。”日前,景宁县第二实验小学常务副校长陈兴建受访时表示,该县各小学都有入学适应“九月课程”,让孩子们以更放松、更科学的方式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
景宁县第二实验小学一年级家长柳玉珍说,10年前,自己的第一个孩子在该校上一年级,如今又轮到二宝在一年级就读。相较之下,幼小科学衔接通过课程设计、环境布置等方面的精心准备,帮助孩子们在生理上和心理上更适应小学生活,也更有自信去学习。
采访过程中,景宁县实验幼儿园的工作人员到访景宁县第二实验小学,对接幼小科学衔接的相关工作。
原来,该县组建“幼小学习共同体”,围绕儿童身心健康、生活管理、社会交往、学习品质等关键要素开展联合研究,链接幼儿成长全周期。
景宁县实验幼儿园园长刘香慧告诉记者,当地开发幼儿园入(小)学准备“六月课程”,幼儿园学生会提前进入小学校园参观适应,各幼儿园也会根据自身实际设计课程,“我们幼儿园有‘整理小能手’‘时间小主人’‘运动小达人’‘劳动小明星’等主题行动,帮助孩子们培养小学生活所需要的能力。”
当乡镇师生进入县城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化的过程中,许多乡镇小学都面临资源紧缺、生源稀少的状况,景宁也不例外。在此背景下,该县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目前已完成8所50人以下的小规模学校优化调整。
2023年1月,随着当地大均乡中心学校进行优化调整,语文教师朱云萍也并入了景宁县红星小学。彼时,曾在乡镇小学只需面对4个学生的她接手了六年级毕业班,负责39个学生的教学任务。
“一开始不太习惯,主要体现在工作量上。”朱云萍介绍说,乡镇小学学生少,改作业一般使用面批的形式,而县城小学学生多,原先的教学辅导方式显然行不通。
眼下,经过1年多的锻炼,朱云萍已然适应了新的工作模式。
她认为,小规模学校优化调整对乡镇小学教师教研水平的提高有很大促进作用,“过去我们一个年段只有一个学科老师,教学上遇到困惑很难找人讨论,现在一个年段的四个学科老师坐在同一个办公室,大家相互促进,对教师成长和学生听课都有好处。”
截至目前,景宁8所小规模学校的107名学生全部进入县城就读,这是一场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变革。
由当地政府兜底,全面保障进城就读学生需求——每年投入20万元,保证与城区学校学生“同菜同质同价”,确保吃得放心;投入200余万元,升级住宿条件,配套生活物资,配备生活老师,确保住得舒心;投入25万元,开设8条“周末求知专线”,配备车辆、司机、监护老师,确保行得安心……
在景宁县红星小学校长吴月圆眼中,小规模学校优化调整有着更深远的意义:“教育是民生工程,我们为乡村的孩子托底,让他们享受更优质均衡的教育,也减少他们父母来县城发展的后顾之忧。再往后想,这些孩子们就是未来乡村发展建设的新希望。”
“输血”与“造血”推动“县中崛起”
作为基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域高中是县域教育的“天花板”,也是许多乡镇、县城孩子走向广阔人生的桥梁纽带。
2022年9月,浙江省教育厅等五部门印发《浙江省山区26县和海岛县“县中崛起”行动计划》,加强薄弱地区的县域普通高中建设,推进省域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在此背景下,2023年3月,杭州第二中学(下称:杭二中)和景宁中学签订帮扶协议,引进四大学科名师工作室,实现两校教学管理、教师流动、教师研修、学生交流、资源共享、文化建设“六联动”。
景宁中学一景。受访者供图“2023年8月,我来到景宁中学,主要负责高三两个班级的日常数学教学。将近一年的时间里,我能感受到学生们的变化——许多孩子不再将数学视作累赘,而是更有自信地去钻研问题。”杭二中派驻景宁中学数学老师吴祝飞受访时说。
在杭二中的帮扶下,景宁中学也成了浙江学科竞赛赛道的一匹黑马。2023年,景宁中学有2名学生分别获得信息学和化学奥赛浙江省一等奖。
“学校一直重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过去因为缺少专业竞赛教练的指导,总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如今有了杭二中的‘输血’帮扶,学校的竞赛成绩也不断提升。”景宁中学校长夏建民说。
自2012年以来,景宁中学的高考成绩逐年攀升,高考第一批(特控线)上线人数实现从“个位数”到“三位数”的逆袭。转变背后,主要依靠的是“自我造血”。
譬如,景宁将“县中崛起”列入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出台《教育新十条》,全力保障县中教育项目优先立项、资金优先安排、人才优先保障。
“唤起学习热情,激发学习主动性,助力学生主动成长是‘县中崛起’的关键。”夏建民说,如今,他们也在不断探索山区普通高中激励教育的路径,让学生们更有自信,让县域高中更有未来。(完)
【编辑:张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