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8 07:38:25 来源: sp20250108
青藏高原分布着青海湖、色林错、纳木错等著名的高原湖泊和冰川、河流,它们既是高原生态保护的重点,也是孕育青藏高原古代文明的摇篮。尤其是位于西藏拉萨当雄县和那曲市班戈县之间的“天湖”纳木错,湖区及其周边遗存大量远古人类制作的绚丽岩画。这些岩画承载着辉煌历史、灿烂文化、厚重故事,堪称史前艺术宝库。
近日,兰州财经大学副教授庞颖、河北师范大学教授汤惠生、西藏大学教授李永宪的研究成果《藏北环纳木错湖区岩画遗存的时代分析》在《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发表。该论文认为,纳木错等藏北内陆湖泊地区琢刻、涂绘两种技术制作的岩画,其时代是基本平行共存的,该区域大量岩画制作于距今2000年前后至7至9世纪,测年数据还显示,其中涂绘岩画的制作可能早到距今2200年或更早。
《藏北环纳木错湖区岩画遗存的时代分析》是2021年“环纳木错湖泊区科学考察队”对西藏纳木错及藏北高海拔湖区岩画考古调查的年代学研究报告。2021年8月,长期从事青藏高原考古研究的专家组成科考队,对纳木错环湖地区及藏北高原的洞穴涂绘岩画和旷野琢刻岩画进行了全面系统调查。首次对西藏第二大湖纳木错环湖地区及藏北高原的古代岩画、古遗址、古墓葬及地质地理环境,以“四位一体”的角度展开综合考察,包括首次对西藏岩画进行科学测年。
不同于过去西藏岩画时代研究主要运用艺术史(图像学)和历史文献相结合的方法,这次调查更强调将考古学分析与现代测年技术相结合,由此探寻艺术史分析、历史背景分析、文化因素分析、现代科技测年技术等多重证据互证的“系统研究”。其中,现代科技测年技术的利用,一是在调查现场寻找和提取有效样品进行年代检测;二是在现场运用“微腐蚀分析法”显微观测岩面图像处的石英“石亏”现象,经校正复算后成为岩画断代的参照依据。
环纳木错岩画调查首次收集到可供科学测年的样品和数据,对于西藏岩画尤其是“藏北大湖区”岩画遗存的时代推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本报记者 尕玛多吉 傅 强)
(责编:王连香、李楠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