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7 13:23:09 来源: sp20241227
流水响,菖蒲摇,马鞭花紫,国槐叶绿……园中斑斓,游人意浓,拿起手机,记录甘肃兰州新区的美。
“我们遵循‘生态、自然’原则,根据气候和土壤特性,选择耐寒、耐旱树种。”兰州新区市政集团绿洲生态园林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春荣说,城市绿化要四季有景、开窗见绿,做到落叶树和常青树搭配,乔木与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营造出景观层次丰富、季相变化明显的疏林草地景观。
“兰州地处西北,无霜期近150天,土壤存在偏碱性、有机质含量低、全盐含量高、易板结等问题,须科学选树、科学种树。”绿洲公司总工程师张治泉说,他们成立了“绿洲工匠”创新工作室,对新区气候、土壤、水质特点开展分析研究,并不断改良相关区域土壤pH值,有机质、氮磷钾含量,直至满足种植要求。
截至目前,兰州新区选择适宜栽植的树种180种,其中有国槐、河北杨、馒头柳等乔木75种,苦水玫瑰等灌木51种。雪松、云杉、樟子松等常青树13种,叶李、红叶石楠等彩叶植物17种。同时,还引进了适应性强、耐盐碱的金银花、甘草等。现在,兰州新区正逐步形成集观赏、药用、食用与水土保持于一体的多样化植物体系,丰富了绿化植物品种,由绿化迈向“美化”。
红色枝条摇曳,宛若火焰起伏,每到深秋,兰州新区秦王川国家湿地公园便会吸引市民前来“打卡”。
“柽柳又名红柳,俗称荆条,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能防风固沙,可改良盐碱地。”绿洲公司公园管护站站长王少秋说,柽柳能将吸收到体内的盐分通过泌盐孔排出体外,有效改良盐碱土壤,是兰州新区推广的宜林树种。
“坚持科学、生态、节俭的绿化理念,不栽奇花异草,不种名贵树木,不为追求观赏效果而忽视自然规律,而是让城市绿化更符合生物链、生态链要求。”兰州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罗耀宗说,兰州新区自建设之初,在植物配置方面就已考虑为野生动物提供安全的栖息环境。比如,为保护生物多样性,秦王川国家湿地公园种植了海棠、苹果、沙枣等食源树种,为鸟类、昆虫、小型哺乳动物提供“口粮”。每到秋季,成熟的沙枣果实为灰椋鸟提供了充足食物,成群的灰椋鸟在沙枣林中嬉戏觅食。
通过广植苗木、改善水质等措施,秦王川国家湿地公园已逐步形成了水、鸟、鱼共存的良性生态循环系统,目前能观测和拍摄到的鸟类从2021年的58种增加到70种,增长20.7%,白骨顶、绿头鸭、斑嘴鸭、灰雁等已在这里形成了稳定的种群。“今年是兰州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12周年,这座从荒滩上拔地而起的新城绿化景观面积已达2500多万平方米,绿地率达36%。”罗耀宗说,基本实现了“开窗见绿、出门进园、三季有花、四季有景”,未来,兰州新区将继续科学推进城市园林绿化工作,让绿化成果更好惠及大家。
《 人民日报 》( 2024年08月22日 15 版)
(责编:赵欣悦、袁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