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1 09:50:37 来源: sp20250101
近年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中国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以绿色发展之路,共享生态之美。
中国生态环境改善成效显著,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污染防治攻坚向纵深推进,城乡环境更加宜居;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不断提升。中国积极推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持续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能源绿色低碳化步伐逐步加快;生态文明法律和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全球环境治理贡献日益凸显;绿色生活方式逐步形成,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正在成为更多人的自觉选择。
2016年8月5日,祖孙俩在塞罕坝机械林场内玩耍。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塞罕坝人将昔日飞鸟不栖、黄沙遮天的荒原,变成百万亩人工林海。 中新社 记者 杨可佳 摄 2019年4月4日,新疆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民众在雅玛里克山青年峰下种植树木。 中新社 记者 刘新 摄 2020年4月15日,福建省罗源县碧里乡濂澳村春光明媚,两只苍鹭上演“恋爱”之吻。 中新社 记者 王东明 摄 2020年8月7日,游客在浙江安吉的黄杜村白茶茶山漫步。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安吉依托“白茶之乡”和“竹乡”两张名片,突出农旅、文旅、工旅融合发展,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无人机照片) 中新社 记者 王刚 摄 2020年9月29日,云南玉溪,工作人员操纵无人机在生态环境恶劣、立地条件差的地区进行飞播造林。 中新社 记者 刘冉阳 摄 2021年2月25日,云南西双版纳,中国亚洲象种源繁育中心一名饲养员带领亚洲象进入附近原始森林进行野化训练。 中新社 记者 康平 摄 2021年5月13日,航拍初夏时节的江苏盐城东台黄海森林公园。(无人机照片) 中新社 记者 泱波 摄 2021年6月18日,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黄沙头国家沙漠公园内,当地民众参与沙漠治理,铺设草方格。 中新社 记者 马铭言 摄 2021年7月4日,广东省深圳市大鹏湾海域,布氏鲸与海鸟“共舞”。 中新社 记者 陈文 摄 2021年8月16日,南海伏季休渔结束,海南临高新盈港渔船出海作业。(无人机照片) 中新社 记者 骆云飞 摄 2021年9月29日,云南昆明,民众观赏为迎接《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设立的花坛。 中新社 记者 刘冉阳 摄 2021年11月18日,白鹭、苍鹭等鸟类在广东省广州市的海珠湖鸟岛上停歇。(无人机照片) 中新社 记者 陈楚红 摄 2021年11月24日,长汀丰盈农场的柚子迎来丰收。长汀县曾是中国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县份之一,草木不存,红壤遍露,山岭一片赤色。经过持续多年治理,长汀水土流失率下降到2020年的6.78%,森林覆盖率达到80.3%。2021年,长汀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实践还成功入选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生态修复典型案例。 中新社 记者 贾天勇 摄 2022年7月16日,藏野驴在西藏那曲羌塘草原上驰骋。 中新社 记者 贡嘎来松 摄 2022年8月6日,江苏省常州市,航拍武进区前黄镇渔光互补光伏发电基地。该基地实现了“上面发电、下面养殖,科学发展,综合利用”的渔光一体模式。(无人机照片) 中新社 记者 泱波 摄 2024年6月18日,俯瞰江苏南京牛首山河两岸景致。近年来,当地积极改善河湖生态环境、提升人居幸福指数,稳步推进牛首山河生态廊道景观改造项目建设,建有堤顶漫步道、滨水步道、水上观景亭、休闲广场、生态公园、体育公园等,打造家门口的“幸福河”。(无人机照片) 中新社 记者 泱波 摄 2024年6月27日,航拍措普沟景区风光。措普沟自然生态保护区位于四川省甘孜州巴塘县境内,这里浓缩了雪山、草原、森林、湖泊等川西高原上的美景,尤其是森林环抱的措普湖被誉为“康巴第一圣湖”。(无人机照片) 中新社 记者 王磊 摄编辑:陈芳婷 易海菲
编审:崔楠
监制:毛建军
图片来源:中新图片公众号
【编辑:李太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