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街文韵 历久弥新(消费视窗·一条街一座城)

发布时间:2024-12-29 22:37:23 来源: sp20241229

  古色古香的书店街。

  游客在鼓楼夜市品尝开封小吃。

  游客在摊位前挑选美食。

  华灯初上,鼓楼夜市开市营业。   以上图片均为王旭摄(人民视觉)

  夕阳斜照,河南省开封鼓楼一片金黄。鼓楼广场附近,一个个流动餐车正“藏”在街角。书店街边,摊主李新彬倚车而立。

  6点30分到了。“咚—咚—咚!”音乐响起,餐车闻声而动,有序开往广场固定位置。支餐车、摆凳子、接电源、架锅具、上食材……熙熙攘攘的鼓楼夜市开始了。

  这是开封市鼓楼特色文化街区特有景观。南接鼓楼的书店街历经千年变迁,不断焕发出新的文化气息和消费活力。近日,记者走进书店街,一窥古都开封的文化韵味和文化活力。

  穿越千年

  古街文化浓

  书店街,一条以书店命名的街道。它在哪里?

  开封市鼓楼特色文化商业区管委会主任徐文强带记者来到鼓楼。始建于明代的鼓楼,600多年来经历多次重修、重建,现已成为开封商业文化中心。“鼓楼特色文化街区由‘一楼四街’组成,以鼓楼为中心,辐射周边鼓楼街、寺后街、马道街、书店街。其中,书店街是最早的街道。”

  从空中俯瞰,书店街、马道街形成一条中轴线,纵贯鼓楼广场。书店街位于鼓楼北侧,长620米、宽19米,已经成为弥漫文墨书香和夜市烟火的好去处。

  置身街口彩绘牌坊下,放眼望去,两层阁楼式建筑分列街旁,青砖白缝、小瓦盖顶、飞檐翘角、坡顶花脊,风格古朴典雅。漫步街中,朱红的木门、雕花的匾额、招展的旗幡,尽显浓浓文化气息。

  “宋代崇文抑武,再加上印刷技术的广泛应用,位于皇宫外的老街,自然而然成了书籍印刷业的聚焦地。”徐文强介绍,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大宋皇宫外的这条街“每一交易,动即千万”。

  北宋时期,书店街交易的商品主要有书籍、字画、古玩、衣物以及中药等。到了明清,书店街经营品种增多,仍然以书籍、文房四宝等为主。千百年来,街中书店鳞次栉比,碑帖字画充盈市面,形成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近年来,我们对书店街进行了修旧如旧的改造,以更好地留住文化底色。在不少开封人眼中,书店街可谓一处文化地标和精神家园。”鼓楼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韩刚岭说。

  近些年,书店街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破茧”转型。电子商务的兴起,让实体书店遭受冲击。

  在保留宋韵书香的同时,如何提供更多元的文化大餐,让书店街延续辉煌?这成为不可回避的“必答题”。探访古街,记者探寻到了突围之道。

  3500余平方米的新华书店里,陈列的不只是书籍,亦不只是毛笔、砚台、碑帖,抱枕、泥人、大宋剪纸等各类文创产品琳琅满目。前些年,书店又充分利用现有空间,打造了“云艺阁”“云书阁”阁楼夹层,并在楼上设置了有声阅读区等。

  店长张晓航介绍,书店经常举办阅读分享会、绘本故事会、非遗研学体验等活动,“我们是老牌书店,但不是老式书店。书店以‘城市历史文化体验空间’为定位,挖掘宋代人文和历史,从经营图书转为经营内容、传播文化。”

  汴京书局则是鼓楼区政府主动引入的一家民营书店。在这里,古街与新店实现了“双向奔赴”。这家2022年开业的三层复合式书店中,摆满文创潮品,休闲书吧、自习室、活动室等更偏向年轻化。“我们这里是开封市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暑期会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店长蒋南燕说,“得益于多元经营,开业两年来,已基本实现了收支平衡。”

  各相关部门也在不断探索支持实体书店的新方式。“以前只是给补贴,单一的‘输血’常常是杯水车薪。现在多是安排活动,为书店‘造血引流’。”韩刚岭解释,相关部门每年都会联合书店开展世界读书日、全民阅读季、经典诵读大赛、非遗展演等活动。去年一年,汴京书局便开展各类活动90余场,参与人数3000多人。

  目前,书店街有商户224家,其中书店40多家、文化用品商店上百家,经营涉及书籍教辅、笔墨纸张、体育器材、中外乐器、古今字画等。

  科学管理

  老巷美食香

  如果说白天的书店街是安静的,保存着文人般的端庄斯文。那么到了晚上,书店街就热闹起来了,人间美味、市井烟火,满是扑鼻的生活气息。

  华灯初上,广场、古街熙熙攘攘。沿着鼓楼,夜市餐车排起长龙,吆喝声、掌勺声此起彼伏。内蒙古的羊、福建的鱿鱼、柳州的螺蛳粉、新疆的烤馕,天南海北的美食,五花八门。这边,书店街同样商贩云集,咖啡、糕点、首饰挂件、贴膜、套圈,雅俗共赏,大人小孩都能找到自己的乐趣。

  《东京梦华录》记载:“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冬月,虽大风雪阴雨,亦有夜市”。鼓楼夜市打破以往的坊、市界限,尽显城市之繁华、文娱之丰富。

  自发形成的夜市,需要进一步规范。然而,流动的摊位不比沿街店铺,商家缺斤短两怎么办、污染环境谁来管、食品安全如何保证……记者在街区采访时找到了答案。

  靠近书店街街口,李新彬的“李四烤面筋”生意火爆。他介绍,夜市餐车都是统一规格和样式,既美观又便于管理;餐车顶部加装了油烟净化器,可以减少空气污染;餐车用电由街道提供,定期检查确保安全……

  记者看到,一辆辆餐车有序停放,招牌上不仅明码标价,还标注了分量:西瓜汁,10元一杯,大于450毫升;绵绵冰,15元一份,大于380克;黑豆腐,小份10元,共10块……

  路过一处监管服务台,工作人员张影正在值班。“游客有任何投诉,都可以来我这里反映。我和11名同事一起在夜市巡查,遇到问题及时处理。”她介绍,只有精细化的服务,才能让游客慕名而来、尽兴而归。

  鼓楼广场的食客,也在向老街流动。鼓楼特色文化商业区发展服务中心主任李尧说,鼓楼区建立业态动态调整机制,引入优质业态。“在书店街等历史文化街区,我们着力培育消费热点,满足市民游客品质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推进业态调整升级。”

  “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享清闲……”锣鼓响起来,豫剧唱起来。晚上,书店街旁的大宋戏楼开唱,吸引了大批戏迷驻足观看。

  据介绍,书店街周边已初步形成特色餐饮、国潮文创、休闲水吧、夜间游览、体育健身、沉浸剧场等六大板块。书店街所在的鼓楼特色文化街区,被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书店街入选河南省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街区、河南省第一批试点步行街、河南省省级旅游休闲街区。

  升级改造

  文旅正当时

  手工熬糖、掌勺挑稀、擀压拨糖、切块成型……书店街白记花生糕门店内,52岁的苗保垒采用古法娴熟地制作出带有温度的花生酥,引来顾客品尝。

  白记品牌创于1912年,是一家河南老字号。“去年,街道进行提靓改造,我们也把店铺装修了一番,食品包装也进行了更新换代。”门店负责人白金苹说,“你看,这款包公形象已经做了5年多,现在还在不断添加新元素。”

  千年古街、百年品牌,正在走向潮流化、年轻态。记者看到,店面装修透露着几分大宋武林风,寓意武林“糕”手。白金苹介绍,有的产品减糖,用木糖醇代替,让老年人放心吃;有的增加核桃、果仁、玫瑰花等口味,使年轻人更喜欢,“这些年,区里还组织非遗展示、美食节等活动,帮我们打开消费市场、提升品牌知名度。”

  鼓楼区通过街区改造、环境整治、服务提升等手段,并引入新技术、新理念,不断激发消费潜力,打造一流历史文化街区。

  2023年,鼓楼区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对书店街、鼓楼广场等街区周边硬件设施进行升级,街道路面、地砖、街景重新得以更换或修缮。在书店街、马道街两条街区,部署5G无线网络覆盖系统、智能广播系统、客流统计系统等,科技赋能智慧街区。如今,鼓楼主体加装了“5G云”无线广播设备,通过手机操控,便可实现夜市信息播放、预警预报等功能。

  “从清明上河园来这里,大约3公里;从开封府过来,大约2公里。我们想把开封知名景点的游客吸引到鼓楼、书店街来。”鼓楼区文旅局局长窦丹丹说,“通过增加公交班次、增设共享单车、开通旅游专线等方式,让更多人在景区旅游、来街区消费。”

  古街添新韵,文旅正当时。书店街为当地旅游发展和商业消费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今年一、二季度,书店街分别接待游客352万人次、187万人次,同比增长165%和41.53%。

  郑州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河南省文化产业智库专家汪振军认为,书店街及其所在的鼓楼区在保存古都文化遗产、传承文化记忆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进一步加强城市有机更新,创新文化业态,推动文化集聚,保留文化记忆,“建议继续推进硬件、软件建设相配套,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融合,商业消费与文化传承相协调,并将木版年画、官瓷、汴绣等特色文化与旅游相融合,促进文旅文创共同发展。”

  书店街西侧,新开发的“书店小街”项目于今年5月开业。“书店小街”总建设面积约1万平方米,现已陆续引入国内知名茶饮店、糕点店和文创饰品店等。漫步小街广场,能感受到古风与新潮的交融、文化和商业的碰撞。开业以来,这里还举办了创意集市、沉浸式演艺、历史主题展示等活动,成为书店街的新晋打卡地。

  “书店街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郁的文化氛围,承载着鼓楼市民的情感记忆和精神归属。在打造全域旅游的同时,我们也在寻找专业运营团队、优化业态布局、培育文创品牌、打造智慧街区,让千年古街重装焕新。”鼓楼区委书记陶毓敏表示。

  午夜12点,鼓楼夜市撤市,书店街也归于宁静。次日一早,随着店铺开张、招幌飘摇,这条千年古街将再次充溢文墨书香,迎来八方游客。穿越千年,古街历久弥新。

  《 人民日报 》( 2024年08月14日 19 版)

(责编:岳弘彬、牛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