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7 06:49:17 来源: sp20241117
《 人民日报 》( 2023年11月10日 13 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充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文化的生命力源于创新创造,文化创新创造也是时代变迁、社会变革的先导。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充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推动文化繁荣发展,谱写中华文明当代华章。本期观察版围绕这一主题进行探讨。
——编 者
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人民观察)
辛 鸣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回顾近代以来的历史可以发现,中华民族从生死危亡走向奋起复兴、中国从传统社会迈向现代社会的历程,也是中华文化焕发活力、重铸辉煌的历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指示中强调:“充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充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坚定文化自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坚定文化自信是前提、是基础。只有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充满信心,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充满信心,才能有坚持坚守的定力、奋起奋发的勇气、创新创造的活力。
坚定文化自信,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我们的文化自信从历史传承中来,从革命奋斗中来,从改革创新中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涌现出老子、孔子、庄子、孟子等闻名于世的伟大思想巨匠,诞生了诗经、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等浩如烟海的文学经典,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提供了精神滋养。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在长期艰苦奋斗中不断淬炼的文化精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脱贫攻坚精神……这些宝贵精神财富是推动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可以说,坚定文化自信,我们有充分的理由、有强大的底气。
特别是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把文化自信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根本的自信,作为激励全体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制度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一项根本制度,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推动我国文化建设正本清源、守正创新。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事业日益繁荣,网络生态持续向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中国人民的历史主动精神极大焕发,文化自信心显著增强,文化主体性得到极大巩固,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竞相迸发,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坚定文化自信,文化主体性就会更加巩固,也就有了文化意义上更加坚定的自我;中国共产党就有了引领时代的强大文化力量,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就有了国家认同的坚实文化基础,中华文明就有了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鲜明文化特性。把文化自信融入全民族的精神气质与文化品格中,养成昂扬向上的风貌和理性平和的心态,我们的文化创新创造就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动力。
秉持开放包容,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
文化的创新创造不是孤芳自赏、固步自封、闭门造车,而是在广泛深入的交流互鉴中取长补短、相得益彰、美美与共。中华文明历经5000多年风雨沧桑而绵延不绝,不断发扬光大,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开放包容。从历史上看,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域外文化先后传入中国,同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交流、沟通与融合。进入近代,西方的天文学、医学、数学、几何学、地理学等开始激荡中国人的头脑,“西学东渐”让中华文化因不断吸纳新鲜的知识、新鲜的理念、新鲜的视角而焕发新的活力。特别是来自欧洲的马克思主义,用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使中华文明再次迸发出强大精神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秉持开放包容,就是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提升文化凝聚力感召力,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都离不开贯通古今、融通中外。经过长期努力,我们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有条件破解“古今中西之争”,也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迫切需要一批熔铸古今、汇通中西的文化成果,进而不断繁荣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开放包容的胸怀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可以为人们提供有益启发,激发文化创新创造灵感,推动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值得注意的是,开放包容不是邯郸学步,不是反客为主,更不是依附盲从。我们要虚心学习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但不能数典忘祖、照抄照搬。
科学有益的开放包容要有充分的精神主动,做好“化”的功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丰富多彩的世界,我们应该秉持兼容并蓄的态度,虚心学习他人的好东西,在独立自主的立场上把他人的好东西加以消化吸收,化成我们自己的好东西,但决不能囫囵吞枣、决不能邯郸学步。”我们的文明是善于学习、勇于拿来的文明。历史上,我们把印度文明中的佛教“化”为了中国佛教。有了这种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品格和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立场,中华文化创新创造的活力就会竞相迸发、充分涌流。兼收并蓄需要坚定的自信,消化吸收需要创造的能力。我们要注重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进行“化育”,把他人的好东西变成我们的营养剂,滋养我们自己的文化,形成我们的民族特色,使我们的文明更具活力、更加强大。
坚持守正创新,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推进文化建设,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守正创新是必然要求,也是重要方法论。
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以什么思想理论为指导,是文化建设的首要问题,关系到政党的性质、国家的方向,关系到民族的命脉、人心的凝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所以先进,就在于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这一先进理论为指导。正是因为有马克思主义这个共同的思想基础,才能凝聚起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力量,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各种艰难险阻,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我们要坚持“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只有坚持“两个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我们要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洞察时代发展大势,提出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作出“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刊、办台、办新闻网站”等一系列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对新时代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科学把握。我们的文化主体性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中国大地上建立起来的;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通过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建立起来的。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这一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我们要在巩固文化主体性中坚持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紧密结合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推进理论创新创造。
文化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创新是文化的本质特征和生命力所在。文化创新创造不能停留在对具体文化内容的简单重复,而是要运用新思路、新话语、新机制、新形式,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通过创造性转化,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以激活生命力;通过创新性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努力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反映时代精神、引领时代潮流。
(作者为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文化自信激发创新灵感(观察者说)
陈名杰
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上,二十四节气倒计时表达中国人独特时间观,“折柳寄情”展现中式惜别之礼;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典籍里的中国》在海内外热播,“圈粉”无数;古风汉服、国潮文创等成为新时尚……近年来,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涌现,许多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了起来,中华文化的气度神韵深入人心,滋养着人民群众的美好新生活。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强大文化创造力的民族,创新创造是文化的生命力所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才能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源于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回应,源于体制改革所释放的文化生产力,更源于创造主体高度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它体现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我国社会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趋势,把文化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不断迸发,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
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的大问题。自信才能自强,只有对自己的文化有坚定的信心,才能拥有坚守正道的定力、砥砺前行的动力、变革创新的活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中华文化扎实之根脉、醇厚之积淀,恰如不竭源泉,滋养着中华民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创造新发展,给我们的文化自信打下了深厚历史根基。坚定文化自信,能够使我们始终保持对中华文化的尊重和敬畏,从中汲取文化建设所需要的宝贵资源,激发创新创造灵感,助推文化繁荣发展。基于文化自信的文化创新创造,让我们在传承既有文化形态的同时形成新的文化形态,从而让文化不断繁荣发展。
从某种程度上说,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过程,体现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过程。固步自封、陈陈相因谈不上传承,割断血脉、凭空虚造不能算创新。只有把握好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才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成为文化创新创造的重要源泉。北京作为著名古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张金色名片,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伟大见证,传承保护好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我们不断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正确处理传承与创新、传统与现代、实质内容与表现形式、历史作用与现实价值等各种关系,积极探索转化创新方式,不断拓宽转化创新路径,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上迈出坚实步伐。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加强对文物和文化遗产的研究阐释,深入挖掘其中蕴涵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通过创新展览展示,精心推出集陈列展览、教育活动、学术研讨、文化创意于一体的精品展陈,将其创造性地转化为大众喜闻乐见的活动,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现形式,激活其生命力。通过《最美中轴线》《博物馆之城》等品牌节目,彰显文化遗产魅力;通过国际博物馆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北京公众考古季、北京古建音乐季等文化活动,吸引社会公众参与;通过文物主题游径和文物文创大赛,让更多的人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弘扬者。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前进道路上,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自觉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把文化自信融入全民族的精神气质与文化品格中,养成昂扬向上的风貌和理性平和的心态,并转化为文化创新创造的价值源泉和不竭动力,在守正创新中不断构筑中华文化新气象、激扬中华文明新活力。
(作者为北京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
丰富文化表现形式 促进文化产业升级
为文化创新插上科技翅膀
张 彦
当前,科技进步对文化创新的驱动作用越来越强,文化与科技的联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密。信息技术革命正加速向经济社会各领域广泛渗透,为人民生活提供了新平台、新渠道,也为文化繁荣发展创造了新载体、新机遇。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把握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趋势,运用科技手段激发文化创新活力,为文化创新插上科技翅膀,不断形成新的文化产品形态,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丰富文化表现形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正确运用新的技术、新的手段,激发创意灵感、丰富文化内涵、表达思想情感,使文艺创作呈现更有内涵、更有潜力的新境界。”数字技术具有跨领域、跨时空、跨层级、跨系统等特征,能够整合各类文化资源,不断丰富文化创新创造的手段形式。比如,运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等数字技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时代化表达、多元化表达,推动文化场景拓展,能够更好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韵味。在杭州亚运会开幕式的文艺表演中,高科技赋能的地屏全景呈现钱塘江两岸水墨画卷,江南风韵尽展风采。在良渚古城遗址公园,游客通过增强现实技术能“亲眼看见”良渚时期莫角山宫殿的盛景。北京故宫博物院、西安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等以虚拟展览、数字文物等形式复现文物细节,实现了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馆藏、相关知识图谱等内容的可视化、创意化。神秘独特的三星堆文化通过数字表情包、网络游戏等创意IP与潮流单品跨界融合,让更多人更加便捷地感受沉甸甸的历史宝藏。人们对凝结文化记忆、凝聚宏大文化叙事、广泛参与文化事业的诉求,正在通过数字技术得以实现。
促进文化产业升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和科技融合,既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延伸了文化产业链,又集聚了大量创新人才,是朝阳产业,大有前途。”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新业态成为文化产业的增长点。虚拟现实技术、数字动画、线上文娱旅游服务、文化数据资源处理与存储服务等多个领域的碰撞,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比如,智能化缩短了文化产品制作分发周期,加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传播。深圳云上文博会按照展馆展区分类展示文化产品和项目,利用全景拍摄技术模拟线下展示场景,将线下展览内容在云上平台进行同步展示,并强化网上交易功能,打造永不落幕的“数字文博会”。再如,互联网技术与文博产业深度融合,实现数据安全实时共享、文化场馆易管可控。“故宫·腾讯联合创新实验室”集成了采集、加工、音视频制作等功能模块,在大幅度提高文化产品产业数字化效率的同时,以虚拟演播技术替代常规绿幕和专业硬件,大幅度降低成本。又如,传统文化产业同数字技术的融合发展,推动着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传承。“数字敦煌·开放素材库”是全球首个基于区块链的数字文化遗产开放共享平台,6500余份高清数字资源档案向全球开放。借助区块链技术,该库素材的原创证明和相关的授权、支付、下载等信息实时上链存证,每一例素材的授权使用均可查证,有效解决了文物数字资产的确权保护难题。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融合发展为路径,有力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文化和科技都是为人服务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艺术的最高标准,创作更多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运用先进科技手段,助推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服务模式创新,能够更好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如今,许多地方积极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对公共文化服务进行全方位、全链条改造。比如,以多种方式驱动文化IP创新重塑、跨行业渗透,对文化产品及服务供给进行深度挖掘,实现服务模式创新。行浸式光影演艺“夜上黄鹤楼”,以黄鹤楼公园为载体,运用激光投影、前景纱屏、演员影像互动、3D动画灯等多项创新技术,实现光影技术与艺术完美融合,让人们身临其境。陕西历史博物馆通过高清影像及数据采集,以数字化虚拟展示方式,让观众近距离、全方位观赏和感知唐代壁画的精彩。又如,数字科技与传统业态有机结合,产生云看展、云演艺、云视听、云旅游等应用场景。话剧《暴风雨》在国家大剧院上演时,超高清信号将表演实时传至千里之外的江西景德镇陶溪川大剧院,两地观众同步享受艺术盛宴。截至目前,国家大剧院线上演出已累计播出近200场,全网点击量超50亿次。科技让群众文化需求得到更好满足。
(作者为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责编:赵欣悦、曲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