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3 05:15:49 来源: sp20241123
最近一段时间,00后项艺忙着在书本上和线上自学EDA、CAD、Multisim等专业软件,完善自己电路设计与仿真领域的知识储备。这一切努力,都是因为她进入了离开学校的倒计时,即将迎来新的人生阶段——入职东科半导体(安徽)股份有限公司。
她是安徽工业大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原为“光源与照明专业”)2024届毕业生,大三那年经过学校推荐前往东科半导体实习两个月,对新能源产业产生了全新认识。去年,在学校秋季就业双选会上成功投递简历并签约,解决了就业的“头等大事”。
近年来,安徽系统谋划、顶格发展汽车这一首位产业。安徽也是全国新能源汽车版图的重要一极,自主品牌出口稳居全国首位。2023年,安徽汽车产量249.1万辆,同比增长48.1%,新能源汽车产量86.8万辆,同比增长 60.5%。安徽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安工大”)坐落于安徽省马鞍山市,是一所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多科性大学,建校65年来,走出了“以工为主、服务行业、融入地方、创新发展”的特色发展之路。作为人才供给端的高校,安工大从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新工科人才培养实践等角度入手,为地方产业发展培养人才。
从认知迷茫到深度了解就业前景
大学4年,项艺对就业及行业的认知逐步深入。
高考后,项艺从新闻中了解到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核心部件之一,但对专业就业前景并不了解。
跨过大一的迷茫,到了大二,她在专业老师的介绍中,对专业有了更多印象——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智能终端及新能源汽车都会用到集成电路的设计研发制造知识。她渐渐对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集成电路原理与设计等产生了兴趣。
大三暑假到东科半导体企业实习,她系统学习了集成电路前端的逻辑设计和后端的布局布线,还跟着企业工程师找出不良芯片的问题,给出解决方案。当她设计研发的小产品投入使用的时候,她意识到,再往前探索就是曾渴望的星辰大海,是充实和快乐的求学路。
与项艺同专业的谢超士最近签约了合肥晶合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他至今记得,在企业实习时,走进无尘车间,他看到高端设备来回穿梭,一块块集成电路逐渐成形。那一瞬间,他心生感慨,安徽集成电路产业链已成“芯”火燎原之势。他也坚定了长期从事专业相关工作的打算。
企业出好题 高校答好题
该校冶金工程学院2019级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纪久张已经入职泉峰汽车精密技术(安徽)有限公司两年,从事机加工工艺、热处理工艺工作。公司主要为国内外汽车厂商或零部件公司提供汽车零部件,包括新能源汽车的三电系统(电机壳体、电驱、电池壳体)。
他在马鞍山买了房,也和马鞍山当地的老师、同学形成稳定的社交圈。回想在校期间,他就参加过学校组织的见习实习,了解金属材料的先进工业化生产和智能制造,他觉得这段经历很有意义,让他增长了见识和动手能力,明白了必须要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将方案付诸实践。
在安工大微电子与数据科学学院微电子系主任唐绪兵看来,新能源方向涉及氢能、锂电、燃料电池、风能等,既需要有研究材料的人才,也需要有研究微电子和集成电路的人才。“毕业生需要做到的是专,而不是全,我们需要瞄准特定的人才培养方向,找准定位,不然会出现什么都要学,什么都学不深的情况。”
唐绪兵回忆,马鞍山本地有一家规模半导体企业,主要设计和生产电源管理芯片,企业对人才需求主要集中在集成电路的版图设计、芯片的封装与测试等相关领域。为此,学院在专业选修课程中增设了版图设计方向和集成电路测试方向,增加了一些相应的课程,让学生进入企业之前就能对企业的相关项目开发流程和规章制度有所了解,更好地适应岗位。
在唐绪兵看来,不仅是学生为企业“答题”,高校也在为就业“答题”。
平时,该学院老师趁着出差交流的机会,联系相关企业进行交流,为学生争取带薪的暑期实习机会,匹配企业的人才需求,还将企业真实项目和案例接入课程教学中,按照项目和案例的难易、复杂程度分层次形成基础型、强化型和创新型项目的多层次实训内容。
目前,微电子专业能做到将不考研的同学推荐到半导体企业进行实习。“实际上,从学生入校到毕业出校,不同阶段都会接触到企业,从认知实习、专业导论、新生研讨课、生产实习再到专业课程,都有企业工程师进行教学,极大促进了学生对行业的了解。”唐绪兵说。
该校教务处负责人总结道,学校深度对接区域内的标杆企业,推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模式改革,有助于实现学生从“知识科技型人才”向“产业应用型人才”转变,解决高校人才培养方向和产业人才需求失配的问题。
围绕地方主导产业调整专业和课程
去年,山东高考生赵一诺第一志愿报考安工大氢能科学与工程专业。一个学期过去了,老师经常在新生研讨课讲授专业背景、技术突破、就业方向等,赵一诺也会在材料化学实验前查阅相关文献,“知道了要学哪些知识、怎么做实验,学习规划也逐渐清晰了”。
2023年,该校在安徽省率先招生氢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目前,包括该校在内,全国仅有4所院校开设氢能专业。赵一诺平时会留意了解新能源汽车行业信息和安徽新能源汽车产量新闻,她还注意到马鞍山已经应用了氢能公交车。“班主任李永涛老师从事固态储氢研究,经常介绍氢能专业应用发展,希望在高年级有机会加入科研团队,进入企业实习,进一步理解氢能理论知识,提升实践动手能力。”她说。
近年来,围绕安徽省新兴产业和马鞍山主导产业需求,安工大开展学科专业优化、调整、升级、换代和新建工作。2023年7月,该校研究制定《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明确到2025年,本科专业数控制在60个以内,其中服务安徽十大新兴产业的专业比例不低于81.33%,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契合的学科专业格局。
项艺所报考的光源与照明专业就在2021年9月更名为“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学校对标安徽新能源汽车产业重大需求,让专业方向课更侧重于集成电路生产、半导体工艺等。
国家级教学名师、安工大冶金工程学院院长龙红明教授介绍,新能源产业涉及锂电池材料、智能汽车和生物质能等技术,是高度创新的领域,企业需要研发人才来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学校紧跟行业发展动态调整课程设置,在培养方案中有机融入新材料、节能环保、智能制造和大数据等核心课程、前沿技术并凝练内容,基于跨界思维,构建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需求的“冶金+”跨学科课程体系。
他举例,在有色冶金模块融入有色冶金新技术有色金属功能材料教学,在智能制造模块引入Android系统开发与应用,大数据模块则增加冶金大数据处理与智能化模型知识。最终目的是培养毕业生较强的创新能力以及实验操作、设备维护等实践能力。
多元主体联动促学生就业本领提升
龙红明说,其所在学院与新能源企业和行业协会建立联系,邀请新能源企业开展专场招聘会等活动,拓展学生的就业渠道。近5年,每年约25%的冶金工程专业毕业生进入比亚迪、奇瑞、京东方、元琛环保和国轩高科等行业龙头企业。
安工大提供的数据显示,近3年来,新能源汽车行业核心技术相关的冶金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车辆工程专业的就业率在95%以上,且逐年向好。
该校之所以能为地方产业源源不断输送人才,还与该校协同多方主体、实施多元化人才培养的思路密不可分。
早在2020年5月,学校与马鞍山市政府创设安徽省首家高校与政府共建的产业学院,设置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等方向,联合开展产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一方面,市政府和当地经济园区提供政策、资金和办学空间支持,另一方面,学校投入教学场所、师资和教学科研平台等。学生统一从大二年级中遴选,在校期间每学期发放2000元生活补助。
在此基础上,安工大以产业学院为依托,积极吸引华菱汽车、汉马科技、科达新能源、东科半导体等一批在马鞍山的汽车产业重点企业加盟,校企共同选聘产业导师、开发课程资源、建设实训基地。
在教务处负责人看来,学校探索“政府主导,学校主体,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运行机制,通过真实任务、真实流程、真实场景、真实考核,推进人才培养供给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技术发展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2023年产业学院首届毕业生中,从事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通信通讯、半导体等产业相关的学生近70%。
该校与马鞍山市共建省首批工程师学院,试点建设“政府主导、省厅参与、学校主体、服务企业”的产教融合平台,学生毕业时通过职称评定,即可拥有学历、学位、专业技术职称3证,缩短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周期。2023届毕业生中,76人经评审认定获得中初级专业技术职称。
安工大党委书记陆林表示,学校现已形成了工学集成度高、学科专业布局与地方主导产业契合度高、人才链与产业链关联度高的优势特色,未来将继续聚焦产业链、优化教育链、改革人才链、整合创新链,在满足毕业生就业需求的同时,为马鞍山、安徽乃至长三角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
张苒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 王磊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