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味觉回家

发布时间:2024-12-16 05:21:23 来源: sp20241216

  1982年,我来北京读书。来年元宵节,我第一次吃到了北京的元宵。那天,学校食堂请每名同学免费品尝两个元宵。来自北方的同学吃得很开心,来自南方的同学则显得有些疑惑。那次吃的元宵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我至今都记得那是青红丝馅儿,里边带着冰糖,和我家乡吃的不一样。后来我才知道,元宵是把和好的馅儿切成方方正正的小块儿,直接放进有很多糯米粉的平箩里摇出来的。

  无论形式还是内容,南北方的元宵节美食都有较大差异。南方至今很多地方仍保留着在冬至和小年也就是腊月二十四的时候吃汤圆的民俗,而北方一般要到正月十五才吃元宵。内容上的差异就更大了。元宵一般用白汤煮,里边有些掉了渣的糯米粉;汤圆的汤是清澈的,里面有放醪糟的,放桂花的,放糖的,还有放青菜的。元宵基本上是甜馅儿,芝麻馅儿、红枣馅儿、豆沙馅儿;汤圆除了芝麻、花生这种馅儿之外,更常见的是鲜肉馅儿、蔬菜馅儿,比如,贵州毕节有一种用鸡油和麻籽做馅儿的汤圆,浙江金华有一种猪油渣加辣椒的辣馅儿汤圆。

  关于什么是最好吃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并没有标准答案。

  过元宵节,是在向记忆里的味道致意。食物的由来顺应着时节变化与地域特征,是有声有色、动人心魄的文化风景。回想最新制作的纪录片《我的美食向导》,有一位学者在纪录片里说:“食物是一种交往的语言,从前大家在一个家族里面,大家共享的那段生活、那段记忆都通过食物呈现出来。”因此他认为,“你的胃永远不会背叛你,让你知道你的根在哪里、你是什么样的人。”

  春节最重要的一部分,恰恰就是这种关于家的味道、关于食物的情感温度。这些都是个人化的记忆。当一个人离开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离开自己的家庭,到了陌生的地方,也许才会理解所谓的故乡不仅仅意味着熟悉的人群,也不仅仅意味着熟悉的景物。熟悉的味觉习惯,显然也是故乡重要的组成部分。

  人间至味,酝酿在人与人之间。食物与所在地区气质的某种链接,以及食物自身流变的奥秘,一直深深吸引着我。食物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满足饱腹感的东西,它身上富集的信息,既有鲜明的个性,又有强烈的生活气息。纪录片的拍摄工作需要与人打交道,而食物恰好是人与人便捷交流的媒介之一。借用我们制作的纪录片《风味人间》里的一句旁白:“人的口味就是这样,有时像岩石般顽固,有时又像流水一样豁达。”

  而食物,用“味觉记忆”标识着我们的归属,指引着我们回家的路。

  《 人民日报 》( 2024年02月24日 08 版)

(责编:白宇、卫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