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8 11:51:00 来源: sp20241118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其中关于“第二个结合”的观点,既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又具有伟大的时代意义,既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又是巨大的理论创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发展,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
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度契合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首次提出“两个结合”的概念。他强调,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这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坚持的“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又提出“第二个结合”,即“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科学社会主义的主张受到中国人民热烈欢迎,并最终扎根中国大地、开花结果,决不是偶然的,而是同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和广大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融通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序言中申明,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当时的历史条件”除国情世情之外,也包括不同民族文化的各自特征。制度理论的选择一定要考虑到不同文化的内在差异,才能最大限度地展示出真理的力量。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聚变为现实优势,融入人民日用而不觉的思想观念,就要与本国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等,主张追求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推行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观念,高度契合中国共产党人强烈的时代担当、为民谋福祉的家国情怀和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政治自觉。这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内在一致——力求建立没有剥削压迫,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理想共同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实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生命,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理论内涵。
在民本关系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富民厚生、义利兼顾的人本思想,主张“以民为本、厚民之本、固国之宁”“视民为重、国之社稷次之、君之位次之”,强调治国的基础是“以民为本”。中国共产党继承了传统民本思想的精华,并对传统民本思想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正因为中国共产党在执政实践中始终坚持以民为本,才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坚定支持和衷心拥护,才汇聚起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
在自我修养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张追求厚德载物、明德弘道的高尚品格,秉承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处世之道。追求“厚德者不孤,必有其邻”的和气,“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骨气,“和而不同”“君子喻义”的义气等等。这些传统美德和人格修养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存在契合之处,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得到充分体现,成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重要原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走出来的,也是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中走出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起到重要影响,如“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终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的目标理想与共产主义社会特征高度契合,决定中国必然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宝库进行全面挖掘,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将“民为邦本”升华为“以人民为中心”,将“不患寡而患不均”凝练为共同富裕的发展思想等。
党对“第二个结合”认识的不断深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史,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取得重大成就,能够领导人民完成中国其他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在于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并不断结合新的实际推进理论创新,使党掌握了强大的真理力量。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实践者,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始终决不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把坚守好这个魂和根作为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始终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丰富智慧更深层次地注入马克思主义,有效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依托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深刻认识到“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恰当地统一起来,就是说,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有用处”。要取得革命的胜利,就要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民族的文化传统是现实社会的一部分,是时代现状在观念上的隐性表达,这里的“民族形式”“中国的特点”内在包含中华民族的精神特质与文化理念。因而,毛泽东将知行合一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取向概括为实事求是,将万物相生相克思想同对立统一规律有机结合,将大同社会与共产主义理想主张价值融通,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继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认识,在党的十二大提出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并不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力量。例如“小康社会”的提出,取自“民亦劳止,汔可小康”,以古代人民对美好社会的愿景理想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性目标;“以人为本”取自“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以传统理念作为党执政为民的核心指向,在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结历史经验,更加充分认识到“第二个结合”是从深厚的历史逻辑中得出的历史应然。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明确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随后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以“第二个结合”为重要方法之一,在文化理论观点与文化工作布局上做到了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标志着党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系的理解达到新境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新高度。
“第二个结合”助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第二个结合”对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起到重要作用。
“第二个结合”能够巩固文化主体,打开创新空间。近代中国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社会上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盛行。应当承认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等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不可避免地会存在陈旧过时的东西。这就要求人们在学习、研究、运用传统文化时要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取舍,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基本前提是坚定文化自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第二个结合”坚定了文化自信,巩固了文化主体,打开了创新空间,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
“第二个结合”让中华文明与马克思主义相互成就,共同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马克思主义以真理之光激活了中华文明的基因,让中华民族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飞跃,推动中华文明实现发展更新与文化转型,形成既具备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的理论体系,又拥有中华文明丰厚底蕴的新的文化生命体。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提供丰厚文化滋养,充实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生命,让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彰显出鲜明的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成为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与改变世界的理论武器。此外,“第二个结合”有助于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方法指引。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价值积淀,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旺盛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在21世纪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第二个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伟大成果,表明我们党对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理论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同时也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路径之一。深入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就要深刻理解“第二个结合”的思想内涵和时代意义,在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执笔人:韩喜平、杨羽川,特约研究员,分别为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东北民族研究中心研究员】
(潮新闻) 【编辑:付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