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

发布时间:2024-12-21 10:35:52 来源: sp20241221

原标题:更好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

在江西,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与20多家学校建立了馆校合作机制,该馆的社教人员每周都会走进学校,开展瓷文化系列课堂,系统介绍景德镇陶瓷发展历史,寓教于乐,让学生们动手体验,感受陶瓷文化的魅力;在天津,天津博物馆结合自身丰富的馆藏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博物馆教育职能和力量,为学生们开设“思政课”;在四川,成都博物馆创新开设“周末儿童博物馆”,根据儿童认知特性设计课程与活动,让孩子们玩得尽兴,同时激发他们内心深处的文化自信。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博物馆不仅是文物的展示地,更是诠释文物意义和价值的场所,承载着社会教育的重要功能。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如何延续“博物馆热”,不断加强文遗保护利用,更好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成为备受关注的议题。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1905年,张謇在创办南通博物苑时就提出了“设为庠序学校以教,多识鸟兽草木之名”的宗旨,主张博物馆和图书馆一样都是学校教育的后盾。而这也是我国近代首个由中国人创办的博物馆。我国现行《博物馆条例》也明确提出,博物馆是“以教育、研究和欣赏为目的,收藏、保护并向公众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的组织,突出强调博物馆的教育意义。通常来讲,博物馆具有收藏、研究和教育三大功能,如果说藏品是博物馆的心脏,那么教育就是博物馆的灵魂,收藏和研究以教育为目的并服务于教育。更充分挖掘、利用和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是我们必须要写好的一篇大文章。

加强研究阐释,深度挖掘文物藏品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将丰富的博物馆资源转化为宝贵的教育资源。人们逛博物馆不只是为了“打卡”看热闹,更是意在从文物藏品中获得知识,接受文化熏陶、触发理性思考、丰富内心世界。博物馆的文物给人以直观、真实的感受,这是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不同的地方。而要真正实现文物藏品的教育意义,不仅要考察其历史,还要深挖蕴含其中的精神内涵,展示蕴藏其中的道理哲理和价值观念等,展现深嵌其中的国人独有的精神世界和审美,发挥其对观展人特别是年轻人的价值引领作用。

注重活化利用,树立以观众为中心的展览展示理念,善用科技手段,寓教于乐。走进博物馆的参观者不是被动听讲解的“看客”,而是能够围绕文物藏品进行观察、体验、思考、实践的“文物利用者”。在策划展览和展示文物时,要充分考虑到公众的特点和教育的需求,坚持分众化、注重体验感、提升启发性。收藏进博物馆的文物由于脱离了其原来的历史场域、文化坐标和使用场景,从而给观众更好理解其价值带来一定困难。如何帮助公众更好理解文物的历史和内涵,也正是开展好博物馆教育的关键。可借助科技手段,通过数字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让文物“活”起来,同时创新策展方式,提升互动体验,开发更多创意产品,让观众在与藏品“对话”中实现寓教于乐,进一步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在教育部、国家文物局等八部门联合公布的“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名单中,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中国国家博物馆等不同类型的博物馆都名列其中,为馆校合作、协同育人开拓了新天地。馆校双方充分利用博物馆里的丰富文物和展陈资源,紧密结合大中小学各门思政课程,将文物知识融入学校教育之中,既能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又能有效提升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实现博物馆教育与思政课教学的双赢。我们要以当下不断升温的“文博热”为契机,不断加大对博物馆科学研究的投入,不断创新博物馆教育的呈现与表达,更好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让学生等诸多群体得到更丰富更持久的文化滋养。

(作者:黄刚,系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责编:李昉、郝孟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