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4 22:04:58 来源: sp20241224
中新社 北京10月24日电 题:西部陆海新通道构筑“山城”重庆“出海”新格局
中新社 记者 赵明
一阵长鸣笛后,一辆装满重质纯碱、汽油机等货物的班列,近日从重庆沙坪坝区团结村中心站发出。约44小时后,这些货物到达广西钦州港,再经其他运输方式发往世界各地。
这条运输路线是中国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形式之一。西部陆海新通道连接中国西部各省市,将货物通过铁路、海运、公路等运输方式,经广西、云南等沿海沿边口岸通达世界各地。
重庆山地占总面积的75.33%,四周群山环绕,内部沟壑纵横,被称作“山城”。又因长江和嘉陵江穿城而过,重庆还被叫做“江城”。山水阻隔让重庆人在出行上想尽办法,仅中心城区建成的穿山隧道就有22座,跨江大桥37座。
事实上,重庆依靠长江黄金水道,是中国最早开埠通商的城市之一。改革开放后,重庆的港口、口岸、保税区建设日臻完善。
随着产业的发展,重庆对外商贸需求快速增长,货品通达时效亦被企业看重。如何高效“出海”,是向东经长江黄金水道,还是向南穿越崇山峻岭经北部湾?是当地物流业一直思考的问题。
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黄浦告诉记者,铁路、公路和水运各有利弊,水运载货量大但用时较长,铁路和公路运力有限但更加灵活。以运输到东南亚国家为例,早年重庆出口的货物须通过长江一路向西,再经海运抵达目的地,历时一个月之久。现在,“曲折”的出海之路被“拉直”,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输时间比江海联运方式节约近一半时间,成本也降低一半。
如今,西部陆海新通道通达全球120个国家和地区的473个港口,已成为中国西部地区联通全球的快捷通道。官方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9月,重庆经西部陆海新通道共运输12.6万标准集装箱,运送货值193.3亿元人民币。
“先天条件不足,后天优势明显。”黄浦表示,经过多年建设,重庆已具有铁公水空联运条件和江海联运条件。近年来,借助“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东风”,重庆的交通枢纽功能得到全面提升。
重庆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展示中心的交通图显示:东有长江黄金水道通达世界各地,南有西部陆海新通道连接东南亚,西有中欧班列辐射亚欧多国,北有“渝满俄”班列直达西伯利亚。
交通图一侧的电动模型沙盘形象地展示着重庆货的“出海”过程:集装箱通过水路或公路转运至火车班列,再从铁路港装载、过海关、换列车、分拨。重庆泛欧铁路口岸经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朱原告诉记者,一般去程班列搭载着重庆产的笔记本电脑、汽车整车及零配件、工业原材料等,回程货物是欧洲的汽车、医疗器械、食品等。
从进出口货品不难看出,重庆已经深度参与到国际产业分工体系当中。据《重庆统计年鉴2022》,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是重庆第一大产业,汽车制造业位居第二。鲜明的产业特色吸引了319家世界500强企业落地重庆,所形成的产业集群也成为重庆进一步对外开放的内生动力。
今年初,重庆宣布实施西部陆海新通道5年行动方案,重庆市政府口岸物流办主任杨琳日前透露,重庆将统筹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中欧班列集结中心、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设,力争在通道运输能力、经济协同发展、通道贸易规模等五方面取得标志性成果。(完)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