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技术助力农业应用

发布时间:2024-11-16 18:45:40 来源: sp20241116

  核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已经有60多年的历史,在有效增加作物产量、改进品质、保证食品安全和农业安全生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和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密切相关。

  核技术应用于作物新品种培育,取得显著成效。育种家从经不同放射性射线包括利用宇宙射线处理的种子中,创新农作物种质资源,培育大批新品种。目前我国在主要粮、棉、油、菜、瓜、果等40多种作物上累计育成1050多个突变品种,我国育成的突变品种数量占同期国际上育成突变品种总数的近1/3。中国突变品种的年推广应用面积占全国推广良种种植面积的10%,年创社会经济效益30多亿元。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合作,利用诱变与常规育种相结合育成的高产广适优质国审小麦新品种鲁原502,解决了重穗型品种不抗倒伏的生产难题,大面积亩产超过800公斤,2018年成为全国第二大小麦品种,201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目前累计推广近1亿亩。

  核技术应用于食品加工,可以延长货架期、保障食品卫生质量安全。我国辐照设施数量逐年增加,辐照加工能力逐步提升,有辐照需求的食品种类也越来越多。例如,利用辐照可以杀死微生物抑制发芽等特点,将辐照技术用在食品加工上,生产出保质期显著延长、畅销全国的泡椒凤爪,解决了热加工等破坏美味泡椒风味的难题;在保证调料香味的同时杀菌,为方便面提供了高质量的调料包和干制蔬菜包;辐照加工也用在解决大蒜发芽等问题上。在超市中发现标有“辐照食品”的商品已经不是稀罕事,辐照技术可以处理包装后的食品,可以在不增加温度的同时杀菌,已经越来越多地被冷冻冷藏等食品采用。

  核技术应用食品溯源,特别是稳定同位素溯源是目前该领域应用最为活跃的技术。稳定同位素作为与地域和种养殖方式直接相关的指标被广泛应用,尤其是识别地域特色农产品如地理标志农产品。目前,该技术已在蜂蜜、五常大米、鲁西黄牛、宁夏滩羊、冬虫夏草等高值产品的真实性识别中发挥作用。

  农药的安全性是公众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新农药是否安全,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就派上了用场,跟踪标记后的农药在不同条件下的存在情况,是新农药登记中安全性评估的必要环节。

  (作者为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国家航天育种工程首席科学家,本报记者蒋建科采访整理)

  《 人民日报 》( 2024年10月02日 08 版)

(责编:李昉、孙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