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科建设:注重交叉融合 培养紧缺人才

发布时间:2024-11-23 23:59:46 来源: sp20241123

原标题:新农科建设:注重交叉融合 培养紧缺人才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此前,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提出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路线图”。其中明确:加强高等教育新农科建设,加快培养农林水利类紧缺专业人才。新农科提出五年来,高等农林教育发生了哪些变化?还存在哪些不足或堵点?紧缺专业人才又该如何培养?

交叉融合为学科升级方向

中国农业大学国家数字渔业创新中心,鱼儿在几个直径一米的透明水缸中游来游去。一旁电脑上,含氧量、水温等水体信息不断更新,根据生成的综合数据,对水环境进行实时调节。

养鱼产生的废水经过处理,被投放到种植着芹菜、菠菜的无土栽培管里,形成“鱼菜共生”循环。

这里,蔬菜长势喜人,鱼儿自由自在。

五年来,中国农业大学以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为方向,新增生物育种科学、农业智能装备工程、兽医公共卫生等新农科专业,其中5个专业为全国首创。同时,学校瞄准农业科技产业新业态,重塑升级本科课程体系。

变化反映在课表上:建设生命科学、工学与信息科学、理学、人文社会科学、生态与环境科学五个专业大类平台课程体系,打造78门大类平台课,面向全校聘任逾700人的高水平教学团队,着重强化学生跨学科思维与能力培养。

全国新农科建设中心秘书长、中国农业大学本科生院常务副院长曹志军表示,以农学本科专业为例,除了要求学生进一步夯实生命科学与数理化等基础学习外,也需要掌握一定的工学与信息、人文社科、生态与环境等学科领域的基础知识。

地方农林院校同样以学科交叉融合为专业升级改造方向。

“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不同,除了将粮食安全作为首要任务,还要关注生态文明、文化传承与美丽乡村建设等。新农科要适应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新生态‘四新’建设需求,不仅要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和学生知识能力结构,还要对传统专业进行改造升级,形成新的知识组合。”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董维春说。

在南京农业大学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表上,除了传统的遗传育种、现代分子生物学等专业课程外,还有种子市场营销、种子生产法律法规以及农业保险等相关课程。

当前,在与生物、新材料技术的交叉方面,仿生科学与工程在农业大学中开设较少,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的“仿生科学与工程”专业因此被列为新兴交叉学科,成为试点建设的本科专业。

如何培养专业紧缺人才

2022年,浙江农林大学智慧农业专业首次招生。一个班60人的招生规模已是其他传统农学专业的两倍,报名人数众多,招生异常火爆。

“从全国范围看,新农科实现了以传统涉农专业为核心,以动物科学、森林保护、林业工程、环境工程、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为关键的34个传统涉农专业优化升级;探索建设新兴涉农专业,新设智慧农业、农业智能装备、农业信息工程专业、农业大数据、植物科学与技术、休闲渔业等19个新兴专业。”曹志军介绍。

在传统专业优化升级、新兴专业探索建设基础上,还应将更多目光投向农林水利类紧缺专业。

曹志军认为,“在大数据和智能化背景下,紧缺专业主要包括智慧农业水利、智能农机装备、智慧乡村建筑与规划等新农业工程类专业方向,以及仿生科学与工程等专业。”他建议,在设置类似新农科专业过程中,一个重点是将生物、信息、工程等前沿技术融入学生培养方案,重构专业体系及知识结构。不是“换名不换药”,而是“换药不换名”。此外,还要平衡好“宽”和“深”之间的度,找到二者的平衡点和最大公约数。

专业设立后,紧缺人才又该如何培养?

“所谓紧缺人才,是一个相对概念,主要指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缺口’。传统专业与课程结构,主要体现了近代科学革命的知识分化过程。新农科将根据社会需求进行知识整合,利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农业农村发展中面临的复杂问题,比如生物育种、智能装备等。”董维春坦言,目前,农林院校在文理基础和工程技术方面差距较大。“这既影响了人才培养的知识建构,也影响了科研深度。”

针对生物育种紧缺专业,南京农业大学制定“本研贯通”人才培养方案,成立金善宝实验班/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基地。董维春介绍,在培养方面,南京农业大学积极推进“农业特色通识教育”,让学生在见到树木之前先看看森林,拓展宏观视野,强化思维训练,增强跨学科跨文化的理解。

在招生方面,新农科人才培养除了常规的专业招生之外,正在尝试“大类招生”和特殊类型招生。2020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首创开办食品营养与健康专业。目前,第一批学生已进入硕士阶段。本科阶段,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和未来职业规划,选择科研或工程实践方向的课程模块,积极参与食品营养与健康领域的科研训练。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刘志刚介绍,该专业采用“3+2+X”的卓越班模式进行人才培养,为学生提供本科与研究生阶段无缝对接的学习路径,优秀学生有机会“直博”。

“一些涉农专业交叉性强,需要本硕博贯通培养。”董维春解释,目前,优秀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时,倾向于选择综合性院校,导致涉农高校优质生源外流,农业高端专业人才培养难度增加。“破解这个难题,招生方面要给予一定政策支持,提高学生学农兴趣。”

促进农业人才“供给侧”与“需求侧”有效链接

浙江农林大学教授王正加是位“山核桃专家”。他经常带领学生深入山区指导山核桃、薄壳山核桃等产业发展,足迹遍布浙江、安徽、贵州等省份30多个县市。

跟随老师,学生钱思源走进农村,接触过不少农民。她发现,农民缺乏优质的苗木和良种及全套栽培技术。“他们的需求,就是农林人前进的方向。”

王正加表示:“农林紧缺人才培养要在真实情景中进行,通过服务基层农民,解决人才培养与农业产业、技术发展相匹配和协调的问题,真正实现人才培养与创新和产业发展紧密互动。”他参编《山核桃病虫害防治彩色图谱》一书,把山核桃各生长期常见的病虫害一一列举,帮助农户解决缺技术、缺专家等难题。

近年来,浙江农林大学继续实施基层农技人员、林技人员、粮油储检人员三个定向招生与培养项目,共涉及农学、植物保护、园艺等9个专业,“入学有编、毕业有岗”的定向培养项目,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普遍青睐。

“教育教学改革,不能仅停留在大学内部,还要通过‘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等方式调动社会力量参与,促进农业人才‘供给侧’与‘需求侧’有效链接,鼓励利益相关主体参与人才培养过程。比如邀请企业参与制定培养方案、指导学生,提供学生实习实训场所等等,让师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董维春说。

(记者 陈鹏)

(责编:李昉、李依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