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全省域秒级地震预警?记者走进四川地震台

发布时间:2024-12-21 18:46:49 来源: sp20241221

做地震科研20多年,四川地震台副台长苏金蓉对地震信息服务的迫切性感受尤为强烈:“四川地质构造复杂、地震活动频繁,建设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系统,是减轻地震引起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重要手段之一。”

2018年,四川在全国率先开展地震预警系统建设。近日,记者参加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高质量发展进行时”采访活动了解到,通过先行先试,四川在全国率先实现全省域秒级地震预警、分钟级地震烈度速报能力。

持续推进观测站点建设

让地震预警结果既准、又快

在四川地震台,观测系统实时监测着震情信息,电子屏幕的地图上密密麻麻标注着每个观测站点的位置。

地震预警原理是什么?地震是地震横波(称S波,3-4千米/秒,破坏性强)和纵波(称P波,6-8千米/秒,破坏性不强)传播,电磁波以30万千米/秒传输信息,地震预警正是利用时间差,为目标区用户争取应急避险机会。通常,站网密度越高越有助于及时有效发出地震预警信息。

2008年,四川有观测站52个。由于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以下简称:国家预警工程)的推进,近年来,四川观测站建设提速,2021年四川预警系统共有观测站2246个,较2008年增加了40多倍。

当前,四川地震预警技术系统形成了覆盖全省地域范围、台站平均间距14千米左右的高密度地震观测站网,具备分钟级地震烈度速报、秒级地震预警能力。

四川地震台中的紧急地震信息服务终端等设备。人民网 周静圆摄

四川地震台中的紧急地震信息服务终端等设备。人民网 周静圆摄

苏金蓉告诉记者,站点要求环境干扰小,往往选址在半山腰。团队时常化身“搬运工”,把建设材料和设备等搬上山,保障地震预警的最先一公里。

及时发出地震预警,后台的数据处理和信息发布技术也很重要。苏金蓉介绍,2008年以来,从人工到自动化再到“自动化+信息化”处理,四川预警站网实现了质的跨越。对外服务的时效性实现“小时-分钟-秒”飞跃,服务方式由点向面发展。

2019年12月,四川地震局在四川资中5.2级地震8秒后,首次通过地震预警专用终端(部署在应急管理厅)发出报警信息,开启了国家预警工程对外试服务的历程。之后,地震预警能力不断提升,先后4次6级地震中向千万用户发出了地震预警信息,其中泸定地震震后6.2秒便成功发出了预警信息。

“地震发生后的每一秒都十分宝贵。”苏金蓉表示,对每一次地震进行总结,尽量找出影响结果的因素,给出解决的策略,努力将地震预警时间提前,目的是为公众争取更多避险时间。

那么,如何检测地震预警网软件和硬件的稳定性?记者来到位于成都市双流区的四川省防震减灾技术实验与公共服务基地时,中国地震局地震预警技术测试实验室主任江鹏正和同事测试一款地震预警软件。

“产出地震预警信息,专业软件是核心。软件在部署前需要进行严格测试,验证其稳定性和方法的适应性,才能让软件在各单位正式列装。”江鹏表示。

据介绍,该实验室是针对地震预警技术方向的专业检测机构,承担着全国地震预警软件和地震监测专业设备的入网检测服务。通过严把入网关口,为地震预警系统运行加把“安全锁”。

据悉,该实验室之所以落户四川,一方面,源于四川地震频发的地震地质构造背景;另一方面,四川地震预警在先行先试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江鹏介绍,今后,实验室将持续开展专业软件测试、技术系统研发和科技成果应用,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共同完善地震预警系统。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警技术测试实验室。人民网 周静圆摄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警技术测试实验室。人民网 周静圆摄

不断拓展信息发布渠道

让地震预警服务更广、更宽

用好地震预警,关键是将信息及时传递给公众。在国家预警工程建设过程中,四川同步探索地震预警信息服务方式。

2021年,四川地震预警技术系统上线示范运行以来,逐步打通地震预警专业终端、电视、应急广播、手机和定制服务的地震预警信息发布平台,服务了千万级用户。

在四川省自贡市汇东实验学校春华校区,地震预警终端安装于教学楼一层公共活动区域的醒目位置。根据地震烈度,地震预警由小至大分为蓝黄橙红四个预警级别。当本地地震烈度达到5度及以上时,地震预警终端将触发预警。此时,终端会发出警报声,提示地震到达倒计时和避震指导等信息。

自贡市汇东实验学校春华校区的地震预警终端屏。人民网 周静圆摄

自贡市汇东实验学校春华校区的地震预警终端屏。人民网 周静圆摄

近年来,在四川资中5.2级地震、芦山6.1级地震、泸定6.8级地震中,地震终端预警均发出了避险警报。

“春华校区是个老校区,有不少上世纪90年代的老建筑,学校定期会组织应急避险模拟演练。因为经验丰富,全校师生在听到警报后会迅速作出反应,按照既定路线有序疏散。”该校总务处副主任陈庆告诉记者。

乡镇、农村是地震信息覆盖的薄弱环节。跟随四川省地震局自贡地震监测中心站副站长景晟,记者来到了自贡市富顺县狮市镇。

“地震预警测试,不必惊慌。”傍晚时分,镇政府楼顶上装着的地震预警应急大喇叭在发出警报测试。与广电部门“村村响”广播系统对接,地震预警信息实现到村入户。像狮市镇这样的应急大喇叭,四川有696套。

同时,地震预警服务领域也越来越“宽”。苏金蓉介绍,通过主动与各行业对接,四川地震预警技术系统已经为高铁、电网、司法、石油化工等行业用户提供免费服务,保障了在建和已运行的铁路、电力、水利工程等重大工程的建设。

发出警报只是地震预警系统的功能之一。国网四川电力公司应急工作人员李峰辉补充道,一旦发生地震,地震预警系统会在震后20分钟内,自动研判生成一份包含电网负荷损失、停电线路和停电用户数量等信息的灾损图,并标注出应急抢修人、车、物分布情况。这些信息是开展应急救援和应急保供电作业指挥的重要辅助依据。

苏金蓉希望,四川作为先行先试地区,探索的技术和服务经验能为全国地震预警系统全面铺开建设提供借鉴。(喻思南、周静圆)

(责编:温璐、邓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