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发布时间:2024-11-25 18:21:14 来源: sp2024112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把水资源问题考虑进去”。水利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支撑和重要带动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明确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确立了国家“江河战略”,谋划了国家水网宏伟蓝图,这为系统解决我国水灾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等新老水问题、保障国家水安全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水利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统筹水灾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治理,不断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能力、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江河湖泊生态保护治理能力,奋力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

  以联网、补网、强链为重点,加快国家水网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水利部锚定“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通畅、调控有序”的国家水网建设目标,以联网、补网、强链为重点,加快国家水网建设,促进水资源与人口经济布局相均衡,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安全效益相统一。

  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推进以南水北调工程为代表的国家水网骨干工程建设,统筹区域水网和省、市、县级水网高质量发展,水资源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已累计调水突破740亿立方米,成为沿线44座大中城市的重要水源,直接受益人口达1.76亿人。引江济淮、引汉济渭、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等一批跨流域、跨区域重大引调水工程建成通水。环北部湾广东、广西水资源配置工程,吉林水网骨干工程,以及黑龙江林海水库、广西长塘水库、贵州花滩子水库等一批重大引调水和国家水网调蓄结点工程开工建设。2014年以来,全国新增水利工程供水能力约2000亿立方米,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新增改善灌溉面积约3.6亿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约1.5亿亩,耕地灌溉率达55%。

  加快完善流域防洪减灾体系。遵循“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防灾减灾救灾理念,以流域为单元构建由水库、河道及堤防、蓄滞洪区组成的现代化防洪工程体系,进一步增强洪涝灾害防御能力。长江流域姚家平水利枢纽工程、黄河古贤水利枢纽、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等一批骨干防洪工程有序推进,大规模开展中小河流系统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山洪灾害防治。加快建设现代化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构建气象卫星和测雨雷达、雨量站、水文站组成的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强化预报、预警、预演、预案措施。加快构建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体系,建立重大水旱灾害事件调度指挥机制,依法严格落实防汛抗旱责任,强化洪水防御决策支持,科学精细调度水利工程。

  坚持和落实节水优先方针,推进河湖系统保护治理

  我国基本水情一直是夏汛冬枯、北缺南丰,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党的十八大以来,水利部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实现人水和谐共生,促进可持续发展。

  加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资源利用方式实现深层次变革。全面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健全节水制度政策,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持续推进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积极发展节水产业,合同节水管理、节水技术推广、水效领跑者行动等取得显著成效。建立覆盖省、市、县的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指标体系,基本完成重要跨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严格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暂停黄河流域水资源超载地区新增取水许可。比如,陕西省富平县坚持“四水四定”,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强化非常规水利用,率先推广“以电折水”,为破解西北典型干旱地区缺水难题提供有益探索。2014年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近一倍的情况下,用水总量总体稳定在6100亿立方米以内;与2014年相比,2023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下降41.7%、55.1%;农业用水效率持续提升,全国耕地灌溉亩均用水量下降至350立方米以下,在农业用水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实现灌溉面积和粮食产量稳步增加。

  推进河湖系统保护治理,江河湖泊面貌实现根本性改善。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更高水平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面建立河长制、湖长制,省市县乡村五级120万名河湖长上岗履职,七大流域全面建立省级河湖长联席会议机制;强化河湖水域岸线空间管控,纵深推进河湖库“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实施母亲河复苏行动,采取“一河(湖)一策”,有针对性地对河湖进行保护修复,断流百年的京杭大运河连续三年全线水流贯通,北京母亲河永定河在断流26年后实现全年全线有水;深入开展重点区域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华北地下水超采区地下水水位显著回升;全国水土保持率从2011年的69.71%提高到2023年的72.56%,水土流失面积、强度持续“双下降”。越来越多的河湖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

  一体推进水利体制机制法治管理,水利治理能力实现系统性提升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推进能源、铁路、电信、水利、公用事业等行业自然垄断环节独立运营和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推进水、能源、交通等领域价格改革”“健全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运行、管理机制”“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等。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切实增强进一步全面深化水利改革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确保水利改革各项任务不折不扣按时完成。

  坚持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不断提升水利治理管理能力和水平。强化流域统一规划、统一治理、统一调度、统一管理。深化用水权市场化交易、水价改革,启动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试点。纵深推进水利投融资改革,运用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创新应用特许经营、股权合作、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模式,积极推进水利基础设施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持续构建财政资金、政府债券、金融信贷、社会资本共同发力的水利投融资格局。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力推进数字孪生水利建设。按照“需求牵引、应用至上、数字赋能、提升能力”要求,全面推进数字孪生流域、数字孪生水网、数字孪生工程建设,持续推进数字孪生灌区先行先试,全面实施国家水土保持监测站点优化布局工程,启动实施水利“天空地”一体化监测感知夯基提能行动,不断深化北斗、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遥感、激光雷达等技术在水利领域的推广应用。同时,聚焦水文、水资源、水工程等重点领域,加快完善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水利技术标准体系,推动优势领域国际标准制定。

  新时代新征程,水利部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精神,奋力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作者为水利部党组成员、副部长)

  《 人民日报 》( 2024年09月19日 14 版)

(责编:赵欣悦、袁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