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11 02:52:02 来源: sp20250111
市民和游客逛北京延庆永宁大集。 本报记者 尹 婕摄
第28届老北京年货大集上,市民前来置办年货。 翁奇羽摄(人民图片)
市民在北京通州台湖大集上选购。 本报记者 尹 婕摄
春节临近,年味渐浓,采买年货是老百姓迎新春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去大集上“一站式”选购,成为许多人的选择。今年,除了传统的乡村大集,全国多地还推出各式年货大集,并配合文旅营销推广活动,满足人们寻年味、买好物、品乡愁的需求。
“买得放心又实惠”
1月13日,第28届老北京年货大集、2024北京(工体)年货博览会同日开幕。这两个大集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特色商品,其中不少是原产地直发,价格相对便宜。据老北京年货大集主办方介绍,一天最高客流量达3万人次。此外,“国际范儿”也是这两个大集的鲜明特色。罗马尼亚的葡萄酒、俄罗斯的巧克力、伊朗的地毯、巴基斯坦的木器……来自多国的美食、手工艺品颇为吸睛,方便市民和游客到此“购全球”。
开在北京市区的这两个大集还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从江苏到北京旅游的何女士,专门抽出一天时间,带孩子前往全国农业展览馆逛老北京年货大集。“让孩子提前感受一下过年的氛围。”何女士介绍,大集上有很多老字号商品以及各地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买得放心又实惠”。
为了推进商文旅融合,不少地方还结合当地特色集市,策划文旅营销活动。例如,山东青岛西海岸新区文化和旅游局推出“来西海岸过大年”文旅营销推广活动,其中设有“我们的大集”专题,推介了泊里大集、灵山卫大集、海青大集、王台大集等当地特色大集,为游客选购当地特产、感受当地特色文化提供好去处。
乡村大集是县域商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农村日常消费的重要场所,也是传承传统文化、承载乡愁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全国多地的乡村大集焕发生机,吸引众多游客。1月27日,由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指导,河南省商务厅、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新乡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全国“游购乡村·欢乐大集”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举行,助力各地结合乡村大集打造文旅消费新场景。
“浓浓人间烟火气”
春节假期前的最后一个周末,家住北京新街口附近的张文光起了个大早。穿戴好厚羽绒服、帽子、围巾、手套,他顺手拿起一个帆布购物袋,准备出门,想了想,换了一个更大的。“春节前最后一次采购,我得多备点儿年货。”驾车出发,大约1个半小时后,张文光到达延庆区永宁古城,这里的大集刚开市不久。
豆腐、牛肉、羊肉、火勺、驴打滚、山楂糕、爆米花……一圈逛下来,购物袋装得满满当当。“这里的豆腐是特色,每次来我都要买两块;火勺更不用说了,是这里的招牌;驴打滚、爆米花是孙子孙女爱吃的。”张文光向记者一一介绍,“三四年前,我和邻居一起来延庆旅游,第一次逛永宁大集,一下子就喜欢上这儿了。现在,每过一两个月,我都会专程来一趟,这里有浓浓人间烟火气。”张文光说。
永宁大集起源于明代,是延庆地区尚存最古老、规模最大的集市,入选第三批延庆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永宁大集每天上午开市,来这里赶大集,可以感受历史的厚重与市井生活的交融,已成为不少人到延庆旅游的重要项目。“永宁大集—永宁古城—姚官岭村美丽乡居和乡村民俗活动体验”,成为今年5条“京郊过大年”赶大集旅游线路之一。
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的祝家大集里同样人头攒动,叫卖声不绝于耳,浓浓的年味扑面而来。这里,黏豆包、灌血肠、宽粉条等地道东北特色美食应有尽有,许多摊位前排起长龙。祝家大集有近百年历史,近年来已发展成“文商农旅”融合的特色大集。
新的旅游目的地
1月28日上午,记者在北京市通州区台湖大集上遇到大学生王越川,他正和两名同学在一个售卖鸡蛋灌饼的小摊前排队。王越川告诉记者,他们是乘最早一班高铁从天津赶来的,“来之前专门上网搜索了‘赶集’攻略”。“小时候我跟祖父母逛过大集,如今,赶集在年轻人中成了时尚。”王越川介绍,他常在社交平台上观看赶大集相关短视频,身边的朋友也会在社交媒体上“晒”赶集照片、视频。
蔬菜、水果、肉类、豆制品、小吃、衣服、锅具、玩具……台湖大集里商品种类丰富,叫卖声此起彼伏。买完鸡蛋灌饼后,王越川和同学悠闲地在大集里闲逛,最终一人买了一小篮草莓,还留了一张摊主的名片,约定以后去他的草莓园采摘。
赶大集不仅成为被喜爱的休闲购物活动,在线上也受到追捧,拥有大批年轻“粉丝”。在社交平台上,“赶大集”相关话题关注度很高,相关视频已成为新的“流量密码”。北京通州台湖大集、昌平沙河大集、顺义罗各庄大集,山东临清黄河大集,天津西青当城大集等,在互联网上颇有名气,吸引众多网友“云赶集”。
到各地赶大集,已是“沉浸式”感受当地风土人情的一种新方式。在媒体传播的助力下,许多地方的大集不断升级,增添更多元素和玩法,从单纯的销售场所变身为网红打卡地和旅游目的地,成为游客体验在地文化的重要场所。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