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3 01:34:42 来源: sp20241123
图①、图③:修复师在修复古籍书页。 图②:天一阁博物院外景。 以上图片均为章勇涛摄
核心阅读
浙江宁波,月湖西畔。400多年来,天一阁书香不绝、文脉不断。登记藏品22万余件,其中古籍30余万卷,5493册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如今,天一阁不仅沿袭古制,通过巧妙的建筑设计、严格的管理制度,将善本细心保存,更引入智能技术设备、培养古籍修复人才,精心修复古籍。一个个数字平台、一场场线上展览,将古籍文化传播得更广、更远。
浙江宁波,月湖西畔,坐落着一座古老的私家藏书楼——天一阁。天一阁始建于明嘉靖年间,至今书香不绝。
走进院内,草木葱茏,江南园林让人眼前一亮;登楼远眺,长廊曲折,阁前的天一池碧波荡漾。以藏书楼为重点、以藏书文化为特色的天一阁博物院,登记藏品22万余件,其中古籍30余万卷,5493册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400多年来,天一阁藏书楼和其所收藏的珍贵善本,是中国藏书文化的标识,也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缩影。
书藏万千
巧妙设计建筑,严格管理制度
步入园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天一阁建造人范钦的坐像。雕塑旁的东明草堂,是天一阁建成前范钦的藏书之地。据说,藏书最多时达7万多卷。
与东明草堂一墙之隔的范氏故居,原是范氏家族的生活区域。范氏故居与天一阁藏书楼之间,用高墙隔出了一条长长的防火巷道。“将生活区与藏书区隔开,是为防范火灾波及藏书楼而作出的精心安排。”天一阁博物院古籍地方文献研究所主任李开升说。
书籍越来越多,而东明草堂面积有限,范钦便建造起新藏书楼。取名“天一阁”,源自“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的说法,暗含着以水克火之意。
走出藏书楼,迎面是一方水池,名为“天一池”。一泓碧水经暗沟与月湖连通,使池水终年不竭。“所以也用作消防水池,万一着火,就近有水源。”李开升说。
精巧构造之外,藏书管理更为严格。钥匙由各房共同掌管,非各房齐聚不得开锁……诸如此类的规定,对当时的书籍保护也发挥了积极作用。如今,天一阁现藏30余万卷古籍中,善本有8万余卷,其中尤以成系列成规模的明代地方志、科举录为特色双璧。现存的271种明代地方志中,164种为海内孤本。
上世纪80年代北书库建成,第三代书库也在10多年前建成使用。如今,北书库一楼还专门开辟了阁藏古籍展示柜,一排排定制的樟木书柜整齐排放。打开细瞧,樟木搁板上,平放着一册册古籍,间或放着白色袋装芸草。“草香独特,能够防蛀驱蠹,保护书籍。”李开升说。
在天一阁博物院的南侧,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包括陈列展览服务区、体验区、文物典藏修复区等功能区的天一阁南馆,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新的一年,这将是天一阁建设的重中之重。“未来,两个馆区在功能上充分互补,又各具特色。”天一阁博物院院长庄立臻说,北馆侧重传统文化语境下的“家”与“藏”,南馆侧重现当代语境下的“公”与“用”。
善本存护
引入智能设备,培养修复人才
自动灭火系统、温度监测系统、空气净化系统、虫害检测装置……步入5000平方米的第三代书库,遍布其间的监测设备,让人印象深刻。
不仅如此,书库中一排排恒温恒湿智能柜让珍贵古籍有了“新家”。“柜体通过内置的工作模块,控制温度和湿度,实现智能控温和控湿。”天一阁博物院文物修复中心主任李洁莹说。
如今,天一阁构建起了覆盖全馆的环境监测系统,实现了对温湿度、光照度、劣变程度、风速等多种要素的采集监测和分析。许多文物还拥有特制的古籍实木夹板、无酸纸囊匣、书画布套等专用设备,以便打造一个稳定洁净的保存环境。
“一方面,通过引进的设备和技术,减少环境因素的危害;另一方面,对于损坏的书籍,修复工作也必不可少。”李洁莹说,天一阁古籍修复技艺从民国时期的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代传承人严春航开始,以师带徒,传承至今。天一阁古籍修复技艺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在纸页两面刷上糨糊,粘上一层布,刷实阴干后揭开,分离粘连的纸页……在天一阁博物院文物修复中心,14名修复师正在工作。从拆揭、修补书叶,到润湿压平、折叶修剪,最后到丝线装订、粘贴书签,一本古籍重获新生要经历20多道工序。
书库中,修复完成的明抄本《北曲联珠》,颜色和谐,展阅平整。作为范钦遗留下来的孤本典籍,它在450多年后迎来了新生。
“找到材质相近的补纸不容易,我们在馆藏500多种纸张中,选配了一种材质及厚度相对接近的竹皮纸。但由于单张书叶颜色不均,很多地方还需要根据颜色选配修补。”在天一阁工作40多年的王金玉,带着徒弟谢龙龙耗时3个月才完成《北曲联珠》的修复工作。
“我们的团队有很多年轻人,古籍修复技艺同样要传承下去。”王金玉说,2020年,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天一阁博物院传习所成立,王金玉受聘担任传习导师。如今,修复工作之外,她把更多精力放在了传帮带上:每年传习200课时,重点开展线装书的装帧复原、古籍修复技艺等传习指导。
交融新生
构建数字化平台,开展特色活动
置身于园林之中,古建筑檐上装饰着不同的脊兽,制作工艺精湛,栩栩如生。岁末年初,一场关于古建中奇趣脊兽的悦读会活动正在进行。除了听讲座,市民还可以体验亲手制作形态各异的鸱吻装饰品,在趣味中感受中国古建之美。
类似这样的体验活动,在天一阁每周都会进行——
点击选择铜版画,《平定两金川得胜图》金戈铁马、气吞山河的景象,让人大开眼界;点击鼠标,多角度仔细查看藏品的细节,配上文字介绍和语音,仿佛来到战鼓震天的古战场……这是游客在“乾隆三宝——天一阁藏御赐珍品数字特展”上欣赏《平定两金川得胜图》的场景。如今,不少馆藏资源被“搬”到线上,观众足不出户就可以看展。
不仅如此,馆藏古籍还实现了初步数字化管理和呈现。在天一阁古籍阅览室,轻触屏幕,便可对馆藏资源一键速查速览;通过建设古籍数字资源库,馆藏资源面向社会免费提供数字化的古籍查阅服务……目前,天一阁已完成320余万筒子页珍贵古籍的数字化扫描。天一阁自主研发的古籍文字识别系统,目前已利用该技术对9万页古籍数字影像进行了图文转换,实现了字、词的全文检索,提高古籍的利用率。
数据显示,从2016年到2022年,天一阁文物修复中心共计完成古籍修复近8万叶。“保护好古籍是责任,也是对藏书楼的尊重。”王金玉说,2024年,天一阁还将计划完成6部阁藏国家珍贵古籍的修复,完成24万筒子页数字化古籍扫描,完成馆藏古籍60万筒子页的全文释读工作。
如今,古籍更是走入寻常百姓家。在这里,孩子们学习制作古阁模型、尝试雕版印刷、亲手装裱印刷作品,深入体验典籍文化;市民不仅可以和专家学者读碑、解碑,还能够在天一阁藏品修复部的老师指导下,体验拓印的乐趣。
更多的探索持续进行。通过范钦的卡通形象,将藏书故事用动漫的方式进行充分展现;《天一阁书画修复装裱技艺》视频课程,介绍古字画修复中除旧、修补、全色、镶活全过程,受到观众好评;在特色糕点包装中融入古籍木板印刷画元素,引来不少人打卡购买……
采访临近尾声,一名市民来到天一阁,准备捐赠一批家传古籍。“天一阁是藏书文化的象征,也是城市的文化名片,藏书于此对古籍的传承保护更有意义。”他说。
《 人民日报 》( 2024年01月12日 12 版)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