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培养一批批栋梁之材(总书记的人民情怀)

发布时间:2024-11-02 06:54:27 来源: sp20241102

今年3月18日下午,春雨绵绵,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的第一站,来到了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城南书院校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在,世界又处于一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当代青年学子正当其时。在这个时候,我们更有责任共同把教育办好、把学生培养好,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培养一批批栋梁之材。”

谆谆教诲,殷殷嘱托,一以贯之。

在上海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看望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孩子。2010年,孩子们给已在中央工作的习近平同志写信汇报学习生活情况。习近平同志专门回信,勉励孩子们“少年有志,国家有望”。

“人生最重要的志向应该同祖国和人民联系在一起”,2015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亲切会见中国少年先锋队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全体代表时,为“红领巾”明晰人生前进的方向。

“真正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拥有‘四个自信’的孩子。”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这样勉励教育工作者。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2023年4月4日,京郊大地,春雨飘飘。习近平总书记披上雨衣,拿起铁锹走向植树地点。习近平总书记一边劳动,一边教孩子种树的方法,并与孩子们聊起学习生活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孩子教育,跟植树一样,一开始就要竖正,否则就会长歪。

温暖的话语中,有对少年儿童的关心关切,更有一位大党大国领袖对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深邃思考。

教育,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在福建工作时,习近平同志强调:“真正把教育摆在先行官的位置”。

1989年初夏的一天,时任福建宁德福安坂中畲族乡大林村党支部书记钟通弟正在田里劳作,远远看见三个陌生人向村里走来。走在中间的,是一位满头大汗的年轻人。同行的人介绍,这是地委书记习近平同志,来村里了解情况。

看到村里小学只有一间老土坯房,看着孩子们破旧的衣衫,习近平同志神情凝重。不久后,习近平同志给大林村批了6万块钱,修了路、盖了教室……

“我走了不少乡村,看到不少简陋的校舍,心里沉甸甸的。”1990年2月,习近平同志在《我们应怎样办好教育》一文中写道,“教育问题是绝对不允许‘等一等’的。”

同样不能等的,是“要善于从五千年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优秀的东西,同时也不摒弃西方文明成果”,增强青少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2014年,在澳门大学横琴校区,习近平总书记与学生们围坐在课桌旁,就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分享体会、言传身教:自己在青少年时代也非常喜欢阅读中华文化典籍,坚持一点一滴学。直到现在,一有空就会拿起一本翻一翻,每次都觉得开卷有益。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如同一座宝藏,一旦探秘其中,就会终生受用。

2018年,在北京大学,习近平总书记和同学们谈及读书心得:“在读书过程中通过不断重新审视,达到否定之否定、温故而知新,慢慢觉得马克思主义确实是真理,中国共产党领导确实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我们走的社会主义道路确实是一条必由之路。这种通过自己思考、认识得出的结论,就会坚定不移。”

2022年,太行山里娃,登上了世界级舞台。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来自河北省阜平县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的44名孩子,用希腊语献唱奥林匹克会歌。优美空灵的歌声,让世界感受到中国少年儿童的阳光自信。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2021年7月1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天安门广场上,一张张朝气蓬勃的面孔,映着胸前闪耀的团徽和鲜艳的红领巾。来自北京各大高校和中小学的千名共青团员与少先队员代表,向党的百岁生日献上深情祝福。“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响彻天安门广场,激荡着昂扬自信的青春力量。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 人民日报 》( 2024年05月14日 01 版)

(责编:孙竞、李依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