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脉春秋丨茶马古道上的烟火巍山

发布时间:2024-11-23 03:37:06 来源: sp20241123

这里

让写出《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的

明代状元杨慎流连忘返

多条古道汇集于此

是茶马古道上重要的交通枢纽

这里,是南诏古国的发源之地

彝族女子艳丽的服装里有南诏王室的印记

这里,“一水抱孤城,烟缈有无”

因为东南方向有巍宝山

峰峦高耸、冠于群山而得名

这里,就是云南巍山

“歪门斜道”有门道

星拱楼,建于明代洪武年间

距今已有630多年历史

巍山古城内四条大街交会于此

是巍山的标志性建筑

巍山古城是方正的棋盘状布局

但是城门、城墙是歪的,街道是斜的

看上去的“歪门斜道”其实有它的智慧

巍山古城冬天由于海拔高,比较寒冷

倾斜的街道有利于化解北风直吹

对居民生活造成的影响

体现了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500多年前有“教授”

经营着一间咖啡馆的王泽生

祖辈19代人一直生活在巍山

至今500余年

其先祖在明成化元年被中央政府

派来巍山任职儒学教授

明代教育制度

儒学教授是专事教育的基层文官

据《明史·选举》记载:

天下府、州、县、卫所的儒学教官共4200多人

王氏先祖或就是四千二百分之一的儒学担当

教化与文明,改变着巍山的社会风尚

明清两朝,巍山先后出现了23位进士

文举、武举、贡生达816人

屋顶瓦片建“档案”

位于古城内的 “南诏镇古建筑群”中玉皇阁

始建于明代,清光绪年间重建

玉皇阁中殿屋顶上的瓦片是建筑群中

最珍贵也最富特色的部分

5000多片瓦片中

每一片都有当年修建时留下的彩画

为保持原构

文物修复人员将瓦片的位置

都进行了编号

在修复中只除尘、粘接

再按照位置编号原位复原

古老的建筑

在巍山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留

南诏国的“宫廷服装”用工20年

琢木郎村

位于巍山古城城北40公里的大山里

据说,琢木郎村的彝族人

是南诏国蒙细奴逻的后裔

村里的女孩子一出生

妈妈就开始给她缝制嫁衣

纯靠手工,一针一线

需要将近20年才能完成

相传,红与绿是南诏宫廷服饰的主色调

村里女性身穿的华服

应该就是南诏国“宫廷服装”的样式了

走廊宽度依照马肚子来修建

东莲花村位于巍山至大理之间

至今,这里还能见到马帮首领们留下的大院

马家大院的走廊设计十分人性化

无论刮风下雨,都不用打伞戴帽

能从容进入任何一个房间

走廊的宽度是依照马肚子的宽度修建的

云南马在走廊里能够正常通行

这也是马帮文化

在当地民居建筑一个有趣的体现

一根面条1700多米

今天的巍山,迎接着八方来客

无论你是地地道道的北方汉子

还是习惯了嗦粉的南方姑娘

在古城都能找到合口味的当地美食

“一根面”是大多数巍山人首选的早餐

最长的一根面条能扯至1700多米

一碗面条差不多有4米多长

通过旧时庞大的食客队伍“赶马人”

巍山把祖国的南北饮食元素

融合得和谐而又美味

和CCTV1《文脉春秋》一起

走进“南诏古国的发源之地”

云南巍山

【编辑:苏亦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