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文媒体走进云南 “对对联”抒发真情实感

发布时间:2024-12-26 04:17:23 来源: sp20241226

   中新网 昆明11月1日电 题:海外华文媒体走进云南 “对对联”抒发真情实感

  作者 缪超 罗婕

  “对对联”是中国传统的文化瑰宝,也是流行千古的文人雅趣。“行走中国·2023年海外华文媒体云南行”活动近日走进云南昆明、保山、德宏多地,来自世界六大洲20余位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人士效仿中国古代文人“对对联”。他们的每一句对联,都蕴含着对祖(籍)国的真情实感,都来源于此次活动中一次次耳闻目睹的鲜活事实……

  “侨乡侨情念国恩风雨同舟”

  云南是中国第五大侨乡省,有海外云南籍华侨华人约250万,分布在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

  位于保山腾冲的和顺古镇是古南方丝绸之路上的商贸名镇,也是云南著名的侨乡,至今完整保留着100多所百年宅院、8个宗祠、9座寺观、9座石桥、6个洗衣亭、9座牌坊、13道闾门、24个月台都堪称建筑经典,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的“活化石”。

图为侨乡和顺古镇。徐钰峰 摄

  在这些古建筑之上,有600年历史荟萃的大量诗词、牌匾、对联、著作。“和顺绵世泽半耕半读半贾,南服寄游踪亦儒亦商亦侨。”这是和顺小巷走夷方馆门前的一副对联,道出了和顺的历史过往。

  荷兰一网首席执行官兼总编辑黄锦鸿表示,“令我感受颇深的是,每一个建筑物前都有对联,由此看出这里的文化底蕴深厚。”

图为保山柯街镇华侨社区。徐钰峰 摄

  在保山昌宁,代表们走访了柯街镇华侨社区。1978年,共有2400多名越南归难侨先后安置到柯街镇华侨社区的前身——云南省为安置越南归侨成立的柯街华侨农场。经过40多年发展,这里已成为“蔬果飘香”的美丽富饶、和谐安宁新侨乡。

  看到归侨侨眷在此生活安定富足,代表们感触良多。“这里的农家小院跟江苏、浙江一带的小院差不多,想象不到这是在云南的大山里。”在海外时就对华侨社区有所耳闻的澳大利亚联合时报总编辑单宝明感叹,“归侨们现在已经是当地人了,他们回归祖国怀抱,找到并建设真正的、美好的家园,这一点很令人钦佩,也很令人感动。”

  “民富民福展新貌七彩云南”

  云南是民族“大观园”,中华民族56个成员中,26个世居民族在这里生活,因多样的风光和文化谓之“七彩云南”。

  司莫拉佤族村,位于保山腾冲清水镇,有着500多年历史。“看寨不是寨,茅草垒成堆;夏恐屋漏雨,冬怕冷风吹”,是昔日司莫拉的真实写照。在脱贫攻坚战中,司莫拉凭借得天独厚的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利用民族特色发展乡村旅游,彻底摆脱贫困。

图为海外华文媒体走进司莫拉。

  代表们走进司莫拉看到,干净的石板路连起整个村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亮丽整洁,房前屋后草木茂盛、绿意盎然,不远处的青山延绵、碧波荡漾,村民们谈笑风生、怡然自得……咖香书香伴随着浓浓的乡土气息弥漫在整个村寨。

  司莫拉从一个贫困山村“蝶变”为如今的美丽乡村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让毛里求斯《华声报》社长杨蓉深受鼓舞,“我想把村寨风貌和祖国欣欣向荣的景象通过报道传播到毛里求斯。”

  龙安村,地处中缅边境的德宏陇川县。全村辖共567户2532人,景颇族占全村人口总数的44.38%。近年来,龙安村突出边境文化、民族文化和土砖文化特色,同样将村寨打造成了农旅、文旅融合的边境民族特色乡村。

  一段热烈的景颇族歌舞、一席长桌“绿叶宴”,让不少第一次来此的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们对这里多彩的民族风情有了实感。《法国侨报》副总编王萍表示,“我是满族,来到这里的民族聚居区感觉特别亲切,切实感受到了民族大团结。”

  “强边强省为百姓国富民强”

  云南是中国的西南边陲,边境线长达4060公里。80年多前,这里是烽火硝烟的抗日战场,位于腾冲的滇西抗战纪念馆,详细记录着这一段悲壮历史:

  1937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曾联合成立“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在抗战烽火中保存了中华民族教育精华;1938,云南各族民众组成的20万筑路大军,筑成抗战生命线——滇缅公路,后来中国远征军由此路入缅与日军激战;1941年,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又称“飞虎队”)首次在昆明上空迎敌,此后与中国军队并肩作战,浴血长空。

图为海外华文媒体走进滇西抗战纪念馆。徐钰峰 摄

  抗战时期的云南,满是海外侨胞爱国爱乡、出钱出力、共赴国难的身影:南洋侨领陈嘉庚先生组织华侨机工3000多人回国运送抗日军需,1000多名机工为国捐躯;保山旅缅侨领梁金山,动员华侨,捐资修建惠通桥,捐献汽车80辆……

  参观滇西抗战纪念馆后,阿根廷《新大陆周刊》副总编吴军说,“这是我们在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时付出最惨痛代价的地方之一,这段历史应该被铭记。”他认为,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海外华侨华人更应凝聚中华民族的团结力量,不能再让悲壮历史重演。

  离开历史的天空,代表们走进中缅边境德宏瑞丽。站在与缅甸相连的银井村,《非洲时报》常务副社长、总编辑梁铨说,从村民们的家园建设能看到,祖国边疆的生活和发展越来越好。

  “在村里我看到当地政府为村民办事的清单,道路修建、幼儿园建立等一条条事项都清晰地列出。”澳大利亚聚澳国际传媒集团总裁秦凌表示,从这个细节能看出当地做实事的心,“村中很多傣族民居上挂着五星红旗,我想这是当地人对国家的认可,才会做出这样的举动回应。”

图为瑞丽的翡翠玉石夜市。徐钰峰 摄

  瑞丽被誉为“东方珠宝城”,珠宝商店遍布大街小巷。白天的线下市场中,除了常规的翡翠饰品,来自缅甸的精致工艺宝石画也让大家目不暇接。到了晚上,瑞丽“夜经济”的活力在直播带货的声声呼喊中激发出来,让海外华文媒体代表直观感受到边城的经济活力。

  捷克《捷华通讯》总编陈学东直呼震撼,“能感受到珠宝玉石行业中年轻人创业的朝气蓬勃和向上的力量,相信有这样的热情,瑞丽的各行各业发展会‘样样好’。”

  “华媒华人写云南含英咀华”“云卷云舒聚云南今世难忘”“华媒华声颂山河赞我中华”……此次活动中,代表们兴致盎然,一次次玩起对联“接龙”,不吝对大美边疆的赞赏之辞。正如美国《明州华人世界》主编邓晴所说:“云南这片土地历史悠久、民族文化丰富、文化遗产众多。此行我们将以海外华文媒体的角度记录云南,向海外‘华二代’讲述这里的故事。”(完)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