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05 08:12:19 来源: sp20241205
4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重点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是改革开放取得的重大成果。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作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等重大论断,引领我们朝着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不断前进并取得丰硕成果。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作出战略部署。回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显著特点、历史意义等,有利于我们准确认识、全面把握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意义和深刻内涵,对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对于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深刻认识《决定》的显著特点
《决定》是全党智慧的结晶,广泛汇聚了全国各个方面的智慧,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改革开放伟大旗帜的坚定意志,充分体现了全党全国人民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愿望和要求,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整体推进各方面改革。改革开放以来,从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六次三中全会,都围绕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主题作出决定和部署。新的历史起点上,各个领域改革的内在联系更为紧密,任何一个领域的改革都会影响到其他领域改革,也都需要其他领域改革的配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研究了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对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国防和军队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作出部署,把各个方面改革作为一个整体协同推进。这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注重突出重点。这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把经济体制改革作为重点,提出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这是因为,经济是基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归根到底要靠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牵引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和建设继续向前发展,才能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二是明确了各领域改革的重点,提出六个“紧紧围绕”,分别指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6个领域,反映了各领域改革的核心理念和要求。各领域改革分别围绕各自主线展开和推进,才能抓住主攻方向,取得更大更好成效。
以解决重大问题为导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7月在湖北省武汉市主持召开部分省市负责人座谈会征求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意见和建议时,从6个方面提出了需要深入调查研究的重大问题,即进一步形成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活力、进一步提高宏观调控水平、进一步增强社会发展活力、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决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正是围绕这些关键问题展开的。
在广度和力度上前所未有。《决定》共16个部分、60条、300多项改革举措,涵盖了各领域改革的方方面面。许多单项改革举措的力度很大,各领域的改革措施协同配合,增强了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充分体现了改革的广度和力度。《决定》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进一步触及深层次利益格局的调整,对一些过去没有涉及、影响面广且难度大的问题,或提出突破性、开创性的改革举措,或明确了改革方向。
坚持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决定》在总论部分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总目标、重点等,在分论部分提出了各个领域改革的具体目标、任务和举措,描绘出清晰的改革时间表和路线图,并提出“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为把改革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提供了坚强保证。同时,《决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和举措都来自于实践,既针对当前存在的实际问题,又在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改革思路和举措;对一些重要改革的实施,还注重采取探索的办法,强调“加强重大改革试点工作”。这些都体现了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改革胆子要大、步子要稳的精神。
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是《决定》的一大亮点
《决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重大论断,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实践的深化与发展。
市场经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共同成果。作为市场经济的原始形态,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在各国早已有之。资本主义产生后,简单商品经济逐步发展成为近代市场经济,极大促进了生产力发展。历史和现实表明,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最有效率的体制,也是发展生产力最有效的手段。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是对立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转变。1992年,邓小平同志的南方谈话使我们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认识有了重大突破。随后,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一重大理论突破,对推动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此后,我们党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探索适应改革发展要求的关于市场作用的更准确定位。党的十六大提出“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党的十七大提出“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八大提出“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这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也从理论和实践上为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作了充分准备。
《决定》根据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阶段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广泛考虑各方面意见,作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重大论断。从“基础性作用”到“决定性作用”,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对于现阶段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更有针对性,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实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重大发展。《决定》提出“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必须积极稳妥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等,都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体现。
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奠定了重要基础。围绕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决定》提出“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并提出改革举措,包括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善金融市场体系等。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决定》对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作出明确规定,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并对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出了改革举措,包括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优化政府组织结构等。
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崭新局面。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能够有机结合。市场经济为社会主义注入蓬勃生机和发展活力,社会主义为市场经济开辟崭新境界和广阔前景。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都不是僵化不变的,而是不断向前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一个重要表现就在于它不仅能够将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优势结合在一起,而且可以随着实践和认识的发展,通过深化改革不断优化这种结合。
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具有重大意义
《决定》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是一道经济学上的世界性难题。据世界银行研究,1960年全世界共有101个中等收入经济体,到2008年只有13个进入高收入经济体行列。一些经济体之所以掉入“中等收入陷阱”,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未能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过程,始终是围绕着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这个核心问题展开的。深刻认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有利于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实质就是让价值规律、竞争和供求规律等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进一步解除对生产力发展的束缚,让一切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不是起全部作用。市场经济也是信用经济、法治经济。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不是要弱化或取代市场作用,而是要弥补市场失灵,并为市场有效配置资源和经济有序运行创造良好环境,同时防止收入和财富分配差距过大,促进共同富裕、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有利于进一步在全党全社会树立关于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正确观念,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同时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有利于激发各类企业活力。企业是市场经济的细胞,是创新创业的主体,是整个经济充满生机活力和蓬勃发展的基础。平等的市场准入和产权保护、公平的竞争条件和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是企业保持生机活力的根本保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有利于构建更加系统完备、更加成熟定型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资源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进行更为有效的配置,最大限度激发企业等各类经营主体的创业创新活力。
有利于加快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是结构性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同时,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仍面临诸多挑战,主要是有效需求仍然不足。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要求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不失时机地加大改革力度,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把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这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增强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
有利于建设高效廉洁的服务型政府。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要求凡是市场和企业能做好的都交给市场和企业,凡是社会中介组织能承担的职能都交给社会中介组织。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求政府把该做的事做好,把该管的事管好,不要去干预市场和企业能够解决的问题。这不仅有利于政府真正转变职能,把重点转到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等上来,而且有利于铲除滋生腐败现象的土壤和条件。
有利于加快形成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改革和开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扩大对外开放不仅使我国能够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来推动发展,而且为国内改革提供了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验、规则等,成为推动改革的重要动力源泉。当前,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明显上升。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有助于更好适应国际竞争新特征新要求,加快形成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
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好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必然要求,是应对重大风险挑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行稳致远的必然要求,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的必然要求,是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建设更加坚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必然要求。我们要深入把握新时代以来全面深化改革走过的不平凡历程、取得的重大成就、积累的宝贵经验,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作者为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
《 人民日报 》( 2024年05月17日 09 版)
(责编:白宇、卫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