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0-30 21:42:51 来源: sp20241030
日前,G6高分辨率新型显示喷印装备正式完成组装。这一成果由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智能制造装备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执行主任尹周平带领科研团队攻关完成,采用的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分辨率电流体喷印技术。
据悉,G6高分辨率新型显示喷印装备,是面向OLED新型显示中高密度像素结构量产印刷制备而研制的高端装备。“采用高分辨率电流体喷印技术,喷印分辨率可达0.2微米,不仅分辨率高,可以轻松实现4K、8K显示的喷印效果,还可以实现面向VR、AR设备的超高分辨率喷印。”尹周平说。
长期以来,“缺芯少屏”问题困扰着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其中“屏”是指屏幕。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缺芯少屏”问题,尹周平带领团队在高端电子制造装备领域潜心深耕20多年,用一项项研究成果和发明专利,助力国产芯片、屏幕制造设备的技术革新,也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毕业生。
厚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沃土
今年秋季学期,华中科技大学先进电子制造专业的学生们开始了《柔性电子制造:材料、器件与工艺》一书新一轮的学习。这本书是由尹周平团队撰写出版的、我国第一本柔性电子制造领域专业教材,汇聚了其研究团队最新研究成果,被多所高校列为专业教材。
为培养电子制造发展急需的拔尖创新人才,尹周平牵头在华中大机械工程学科开设了先进电子制造本科专业方向,培养高端芯片制造高素质人才。他努力发挥先进电子制造领域科研优势,将柔性电子制造领域的最新成果融入人才培养,建设了助益于学生主动创新的实践教学平台。
“创新归根到底是人才创新。我们要不仅培养顶尖科学家,还要培养卓越工程师、优秀企业家。他们将来无论走哪条路,都要以服务国家发展为目标。”对于人才培养,尹周平始终坚持这样的信念。
20多年来,他指导培养了研究生100余人,指导科创团队培养本科生200余人。一大批优秀毕业生在各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他带领团队从单一学科到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紧贴国家需求,一次又一次向高端电子制造装备技术发起冲锋。
打造敢想敢干的青年教师队伍
兴队伍,首先要兴人才。尹周平始终把青年教师的培养放在人才队伍建设的首要位置。尹周平组建的高端电子制造教学与科研团队已发展至20余人。他汇聚培养了一批多学科交叉的青年人才队伍,开展“基础研究-技术攻关-应用推广”,培养了一批国家级领军人才,支撑国家先进电子制造领域的发展和建设。
作为柔性电子制造与智能识别感知团队负责人,尹周平持续探索团队人才协同创新培养模式。作为华中大机械学院院长,他组织建立了学院STAR自主创新研究基金,重点支持青年人才开展自由探索的创新研究。
“我偶然在国际期刊上看到了一篇文章,隐隐感觉柔性电子是一片科研‘蓝海’,但自己心里没底。经过与尹老师的交流,我更坚定了自己的判断。”“80后”研究人员黄永安在刚加入团队时,曾就科研方向的困惑与尹周平进行深入探讨。
“尹老师说,这将是一个全新领域,我们要早起步、占先机。”黄永安回忆道。结合国家电子制造装备需求,团队很快决定将柔性电子制造作为新方向。伴随着携手共进的氛围,黄永安很快融入团队,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研突破,还打造了示范性学生创新团队——“柔性电子ChinaMaker”团队。
近年来,在尹周平的带领下,团队先后发现带电射流鞭动行为受控于基板运动现象,建立了柔性微纳结构的电流体喷印理论,攻克了柔性电子领域基础理论难题。该校机械学院副教授段永青完成了本硕博阶段学习以后,作为青年教师加盟团队,也顺利完成了从“受教者”到“育人者”的角色转换。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教师的第一责任就是育人。我将继续用心、用行动去领悟和践行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培养出更多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作出更多重要贡献。”对于育人,尹周平始终初心不改。
(责编:孙竞、熊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