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高中生的贵州五日

发布时间:2024-11-24 11:00:04 来源: sp20241124

  图为在贵阳一中,香港筲箕湾官立中学和贵阳一中学生共同上通用技术课。   新华社记者 褚萌萌摄

  “对于贵州,你最好奇什么?”这是香港筲箕湾官立中学(筲官中)公民与社会发展科老师黄嘉豪近日给该校高二年级同学布置的“预习题”。

  大多数同学对贵州都有点陌生,预习后好奇不已。带着好奇,100余名师生从香港来到贵州,在黔山贵水间寻找答案,展开五日生动的国情课。

  今年4月起陆续成行的公民科内地考察,是香港培育国民身份认同的重要举措。作为首支赴粤港澳大湾区外的团队,筲官中此行意义独特。“特地选择西部省份,是希望带孩子们去与香港差异很大的地方,更全面地认识国家。”校长殷见欢说。

  在秀美山水中领略地大物博

  贵州地处西南山区,自然风光奇美,与香港的海滨城景迥然不同。

  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大小七孔景区,山水林石交相辉映。走着走着,一块巨岩悬空凸起,一道激流顺势泄落,形成“拱门瀑布”。

  林嘉盛同学从下经过,溅了一身水花,却很开心能“从视觉、听觉、触觉全方位感受自然之美”。

  沿途种类多样的植物都挂着科普名牌。一些同学注意到一种叫“香港四照花”的植物,顿时感到亲切,纷纷拍照留念。

  这里是世界自然遗产地,以喀斯特地貌闻名。筲官中副校长兼地理老师高永泰说,希望孩子们身临其境,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感受。

  贵州地质历史悠久,沉积地层发达。在贵州省地质博物馆的10余万件化石和矿产藏品中,有多件10余米长的“镇馆之宝”。

  仰头观察100多平方米的海百合化石,郭臻同学留意到上面有切缝,就此询问讲解员。原来,为将化石运来展出,专业人员会细心对其进行分割和处理。

  “这在保育自然和科普教育之间做了很好的平衡。”郭臻感慨。

  夜幕降临,在安顺市黄果树景区里,变幻的灯光投射在树顶、水幕、岩石、地面。近年推行夜游项目后,枯水期的大瀑布也别具魅力。

  “好像梦幻之境!”语文老师陈静娴说。

  在大国重器中体会中国力量

  安顺市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峡谷之上,一座红色桥体连起两边碧绿的山峰。2009年建成时,全长2237米的坝陵河大桥是世界首座山区峡谷千米级跨径桥梁。

  桥面距水面370米高,吴梓晴同学一边克服恐惧走完全程,一边忍不住一直拍照。“之前我上过最高的就是澳门塔。”吴梓晴说,她在贵州刷新了登高的纪录。

  山下的桥梁博物馆里,讲解员介绍,桥在峡谷纵横的贵州尤为重要,可以让“天堑变通途”,如坝陵河大桥就将两岸原本约1小时的车程缩短至约4分钟。

  秦尉愉同学联想到熟悉的港珠澳大桥,一个在海上,一个在山里,都是规模宏大的超级工程。

  大山里的另一项大国重器则“连接”更远的地方。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群山怀抱中,形似大锅的“中国天眼”时刻探寻着宇宙信号。

  “你好,我的外星朋友!”面对这个直径500米的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有同学兴奋地开起玩笑。

  卢家熙同学听讲解时格外专注。卢家熙说,因为刚刚学完电磁波原理,所以对“天眼”的工作运转十分感兴趣。

  高新科技也可以“接地气”。在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交流体验中心,讲解员介绍大数据产业时,特别提到助农相关应用。

  “农民不懂大数据怎么办呢?”庄秋桐同学问。

  “只要做好数字基建和培训推广,农民无需懂得原理,即可在生活中使用,也能逐步提升科学素养。”讲解员回答。

  在行万里路中感受国家发展

  行程中,同学们还来到贵阳一中,和内地学生一起上课。该校历史老师龚麒结合贵州多民族的特色,讲解古代中国的民族关系以及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

  课堂外,一中民乐团为同学们演奏了一曲少数民族音乐《三月三》。欣赏时,学过小提琴的潘恩彤同学对唢呐产生了兴趣,决定回港后研究下这种“声音震撼”的民族乐器。

  一路所见,都是国情教育:大巴车行驶在蜿蜒山路间,引起同学们惊叹,也启发大家关注交通建设;一些景区全部使用电动车,有同学说这既是“科技成果”,也是“环保理念的落实”……

  本学年,全港将有逾5万名高中生参与公民科内地考察,聚焦文化保育、经济发展、创新科技、自然生态等主题,逾40个考察团将走出大湾区,走进福建、上海、陕西等地。

  在贵阳一中校园里,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局长蔡若莲表示,公民科内地考察可以让学生通过体验式学习,亲身了解国家最新发展成就。

  有多年教龄的蔡若莲曾在贵州做过义工,此次带队重游故地,感觉“变化好大”。她说,期待同学们的考察心得可以呈现一个“全新的贵州”。

  “敬贵州!”行程最后一餐晚饭,同学们唱着《海阔天空》,举起饮料干杯。这些十六七岁的香港少年从此和蔡若莲一样,与贵州结下一段缘分。

  (据新华社香港电  记者褚萌萌、骆飞)

(责编:贾文婷、崔译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