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从此不同” 中国首例“去ECMO化”人造子宫手术实验成功

发布时间:2024-11-22 08:24:08 来源: sp20241122

  “ECMO”是一种医疗设备。在医学上的意思是体外膜肺氧合,又被称为人工肺。可以暂时替代患者的肺功能,在体外完成气体充氧,以防止急性缺氧引起的器官和脑损伤。此次手术“去ECMO化”的目的是想做一个没有ECMO机器设备支持,“人造子宫”是通过胎羊和母羊直接进行血液循环的闭环空间。

  2023年11月11日中午11时30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8号楼动物实验中心手术室亮起红灯,中国首例“去ECMO化”人造子宫动物实验即将开始。

  下午1时30分,不足50平方米的实验室,除了医疗设备,几乎站满了人。一只母羊平静地躺在手术台上,它毛色黑灰,双耳垂立,前胸及背部自然松弛,眼睛和嘴唇微张,缝隙中浅露出一点明眸和白色牙齿。

  胎羊入“水”

  “开始吧。”下午2时,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肺移植外科主任赵高峰示意手术正式进行。

  通过注入麻醉药,这只来自山东菏泽东明县的鲁西南青山羊已经沉沉睡去。半月前,它还在自家圈里吃着最爱的玉米秆和花生秧,如今它跨越400余里,躺在手术台上,即将分娩。

  母羊不曾想到,10余位医院肺移植外科、体外生命支持中心、妇产科、麻醉科、心血管外科、ICU等科室的专家正围在它身前。

  医生做母羊腹部B超,观察胎羊个数、位置、大小、心跳情况。“情况良好,小羊足月了,正常。”医生为母羊剔除腹部毛发,手术区域碘伏消毒,铺无菌巾。

  此时,两组医生同时进入手术位。第一组生命支持团队和心血管外科医师进行母羊颈部动静脉的“游离”和“插管”。第二组由肺移植外科和产科的医生合作,一起打开母羊腹部,医生经子宫壁摸到胎羊。

  “母羊有抽动,心跳多少?”

  “小心胎盘,胎羊体大。”

  “注意止血!”

  仪器嘀嗒作响,无影灯的光照直射操作面,主刀医生用湿的无菌纱布捂住胎羊口鼻,第一助手轻提母羊子宫腔,第二助手提起胎羊后蹄,三人协力将胎羊整体向斜上方牵拉,胎羊腹部和脊柱逐步出水。“保持动作一致性,稳住。”在医生的提示下,胎羊瞬间全身从子宫腔中露出,并迅速进入装有人工羊水的无菌袋中。此时人工羊水的温度控制在接近体温的37.5摄氏度。

  对于胎羊,无菌袋是一个“无固定形状”的空间,可以装足够多的羊水,胎羊沉浸在模拟的羊水环境中,确保没有和外界空气相接触,此时胎羊四肢较之前更加舒展,活动幅度不会受到限制。

  据妇产科张振宇医师介绍:“生产的整个过程,医生之间的协作非常重要,一是子宫宫腔要提起,避免羊水过少,二是注意保护脐带,三是胎羊体积大,前蹄和后蹄的选择很关键,一定要先提后蹄!确保头部可以保存到子宫腔里。”

  35分钟

  胎羊从子宫剖出后,放入含有人工羊水的无菌袋中,此时胎羊和母体之间还是通过脐带来进行血氧和营养物质交换。通过液体介质,医生此时更清晰看到胎羊脐动静脉,随后进行脐动静脉插管。

  同时,医生将胎羊的“脐动静脉插管”与预留的母羊“颈动静脉插管”连接,随后将胎盘侧脐带结扎后完全离断。保证胎羊血液循环全靠母羊的颈部动静脉回流和输送,完成一个胎体的血液循环,胎羊供氧正常。

  约10分钟,医生观察没有出现明显不适,一组医生协力将胎羊转移至人造子宫恒温箱中。至此,胎羊在真正的人造子宫中发育。据现场医生观察,“胎动正常,反应活跃,胎羊心跳每分钟140至150次”。

  “小羊在同样的环境,空间变得更加开阔,不像在宫腔受挤压,肢体更舒展。”肺移植外科刘晓飞医师认为恒温箱的温度严格控制可确保胎羊进入人工羊水后的体感更舒适。

  下午5时,赵高峰宣布:中国首例“去ECMO化”人造子宫手术试验成功!

  最终,胎羊在人造子宫中存活时间是25分钟。加上外面血管离断后的时间,共35分钟。

  不确定因素

  动物实验有很多不可预知性,当胎动有明显减少时,医生对小羊做了紧急抢救,包括肢体揉搓、心脏按压、氧气供应等,最终小羊还是停止了心跳,在安详中去了。

  “整个手术过程从结果反推看,我认为是成功的!胎羊如果缺血缺氧,5分钟都活不到,现在看35分钟的时间,我们整个手术理论、逻辑、技术,都比较到位。但手术仍然存在不确定因素。”赵高峰分析有三个原因:一,胎羊有4根血管,手术过程中只用了2根,导致血氧含量可能不足,这也许是影响胎羊存活时间的主要原因。二,母羊麻醉时,药剂会通过胎盘流入到胎体中,麻药是否会对胎羊的呼吸循环造成一定影响。三,胎羊个体太大,从子宫中取出时,羊接近成熟,呼吸可能有误吸,导致胎羊呼吸窘迫。

  未来

  从以往经验看,目前动物实验还不够完美。培育过程中,自发性发育问题,药物干预问题都很常见。特别是药物剂量、插管动作、动物变异等实际问题的应对,要在实验阶段完善,形成规范化流程。

  赵高峰强调,“有血液循环才是人造子宫,现在技术上没有问题,伦理应紧跟科学技术发展,要有谨慎和监督。未来如果技术成熟,成本就会下降,会有更多人受益。向临床发展,孕期胎儿的问题,先天胎儿畸形、超早产胎儿其他病症干预施救,对于‘人造子宫’未来大有可为”。

  11月12日,母羊术后身体恢复很快,此时已站立,并正常喝水进食。下午2时,母羊被医护人员推至饲养间。当行进手术间楼道时,它好奇地不停左右张望,一位工作人员低声轻语:“你是为中国医学做出贡献的羊,生命从此不同”。

  □新京报记者 赵亢 摄影报道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