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冬”见证中国冰雪运动蓬勃发展

发布时间:2025-01-01 17:38:12 来源: sp20250101

原标题:“十四冬”见证中国冰雪运动蓬勃发展

2月24日,山西队选手苏翊鸣在单板滑雪公开组男子坡面障碍技巧比赛中。新华社记者 贝赫摄

2月24日,山西队选手苏翊鸣在单板滑雪公开组男子坡面障碍技巧比赛中。新华社记者 贝赫摄

2月22日,北京队选手张瑞阳在花样滑冰公开组团体赛女单自由滑比赛中。新华社记者 李博摄

2月22日,北京队选手张瑞阳在花样滑冰公开组团体赛女单自由滑比赛中。新华社记者 李博摄

2月23日,河北队选手闫星元在冬季两项公开组混合接力(4×6公里)比赛中冲刺。新华社记者 伍志尊摄

2月23日,河北队选手闫星元在冬季两项公开组混合接力(4×6公里)比赛中冲刺。新华社记者 伍志尊摄

   【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

   2月23日,在“十四冬”单板滑雪公开组女子大跳台比赛中,广西队队员甘佳佳凭借出色的表现,以绝对优势夺得冠军,为广西代表团赢得了全国冬运会历史上的首枚金牌。在此之前,已有多支首次组团参加全国冬运会的代表队在“十四冬”上摘金夺银,取得历史突破。其中,广东队夺得女子冰球冠军,获广东队历史上首个冬运会冠军;钢架雪车项目的领奖台上第一次有了广西、天津和浙江选手的名字;福建队在冰壶比赛中取得突破收获一枚银牌。

   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比赛更是“百花齐放”。男、女青年组共有25名运动员,他们分别来自全国多个省份。其中,山西、安徽、四川等地的运动员都是冬运会的新面孔。在他们当中,安徽、山西的选手都进入了决赛,竞技水平较高。

   “单板滑雪是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的运动,最近几年来发展非常快,版图正在向南方推进。这次参加‘十四冬’的选手有很多是在北京冬奥周期发展起来的。”山西队教练说。

   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主任王磊说:“以往,全国冬季运动会以地市为单位参赛,虽然有利于项目普及,但是整合力度不足。‘十四冬’首次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参赛,从已经结束的部分项目比赛来看,不少代表团都有良好发挥。”

   “十四冬”的首枚金牌产生于2023年7月22日,摘得这枚金牌的是广东女子冰球队,她们以6战全胜的战绩强势夺冠。半年后,当广东省首次组团来到全国冬运会赛场时,代表团总规模达到191人。广东冰球队一位选手告诉记者,刚来到海拉尔赛区时,说起广东代表团的参赛人数,很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但经过了几天的比赛,大家对广东的冰雪运动发展水平有了全新的认识。

   截止到2024年2月24日,重庆市代表团在本届冬运会已拿下4枚金牌,全部由越野滑雪名将王强获得。“这是重庆从2018年开展冰雪运动以来,第一次参加全国冬运会。首枚金牌的突破意义重大,是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的显现。”重庆市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张歌说。

   据张歌介绍,包括联合培养的队员在内,重庆共有151名运动员参加“十四冬”各项比赛的资格赛,有137人拿到决赛阶段入场券。张歌表示,重庆市在冬季项目上采用“长短结合”的方式培养本土运动员。“长”就是要通过跨界跨项选材选拔青少年运动员,保持雪上项目可持续发展;“短”就是要引进高水平运动员,为重庆取得成绩,同时也带动下一批运动员的成长。

   近年来,非冰雪强省都加大了冰雪运动“四季拓展”“跨项选材”的力度。比如,参加“十四冬”的很多选手都是前几年通过“跨项选材”走上冰雪赛场的。“轮转雪”“轮转冰”同样让很多省区市尝到了甜头,之前很多参加“十四冬”群众比赛项目的越野滑雪运动员从轮滑转向滑雪,以四川为代表的轮滑大省更是在省运会增设了“速度轮滑+短道速滑”项目。

   “十四冬”短道速滑青年组混合接力冠军队中的宋佳蕊于2005年出生在四川省雅安市,3岁开始练习轮滑,5岁接受正规训练,通过“轮转冰”跨界选材到短道速滑,是四川省短道速滑队第一批运动员,在本届冬运会中代表吉林队参赛,表现出色,目前已入选短道速滑国家集训队。

   历届冬运会短道速滑项目的角逐,大都在黑龙江和吉林两省的各地市运动员之间展开。而到了“十四冬”赛场,山东、山西、湖北、河南等省份,以及云南、广西等西南省区也都加入了这个项目的竞争中,预示着我国短道速滑的“版图”正在扩大,根基正在深扎。

   山东短道速滑队尤其值得一提。2010年,山东体育部门以“省队市办”的模式开始开展短道速滑项目。在8年前的“十三冬”赛场上,青岛队首次在冬运会赛场上亮相。经过10年多的探索和努力,山东培养出了以李文龙、安凯、于松楠、公俐、贾惠凌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选手,以及李金恣、张心喆等已经在冬青奥会摘金夺银的希望之星。本届冬运会,山东队勇夺混合团体接力金牌,同时还获得了数枚个人赛奖牌。

   在黑、吉、辽三省以外,目前全国已有北京、新疆、四川、内蒙古、山东、河北、天津等多个省区市建立了专业短道速滑队伍,依托运动员联合培养、教练员交流的体制机制优势,进行“轮转冰”选材的创新模式探索。国内短道速滑赛场满场都是东北口音的情景早已成为历史,“南腔北调”正成为主流。“现在有更多省份的选手参与竞争,这对中国短道速滑的发展是一个促进,也是厚植项目基础、实现短道速滑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希望所在。”征战过多届大赛的速滑选手李奇时表示。

   在气候温暖、全年无冰无雪的香港,冰球运动却有不错的基础。香港队冰球队球员面向社会进行选拔,目前从U7到U17年龄段都有队伍,基本每周都会训练。“十四冬”香港代表团团长刘震表示,近年来,香港在开展冰雪运动方面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他希望,通过“十四冬”,能有更多的香港民众对冰雪项目产生兴趣,加深对冰雪运动的认识和了解,进一步营造民众参与冰雪运动的浓厚氛围。

   记者注意到,在高山滑雪赛场,参赛的运动员数量比起往届有了成倍的增加,而且水平也较历届同年龄段运动员有较大提升。北京冬奥会高山滑雪国家队教练组成员张智伟认为,联合培养模式使更多有潜质的青少年参与这项运动,为我国的高山滑雪运动积累了更多人才,对高山滑雪运动发展起到了极大推动作用。

   从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发展冰雪运动的过程里,非冰雪传统地区除了根据自身条件建设硬件设施外,也会采取送运动员去北方训练的办法,同时,外聘教练也是一个重要手段。

   北京冬奥会已助推我国冰雪运动进入高速前进的快车道,冰雪运动的版图已在我国实现了全面扩延和全面覆盖,中国竞技体育也将实现冬运会和夏运会两驾马车并驾齐驱的可喜局面。

(责编:方经纶、杨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