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0-31 05:10:14 来源: sp20241031
一个学法律出身的考古队长,如何带着队伍,推翻了700年来史学界的普遍认知?这是一个现代人“跨越”千年,与汉文帝“交朋友”的故事。
“被分配到研究院前,我都不知道考古是干什么的。”30年前,马永嬴是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保卫科的行政人员,如今,他已是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汉陵考古队队长、民进会员。30年间,他把根扎在了故土西安,用一把手铲和一支笔,守护心中历史锦绣。
工作中的马永嬴。受访者供图和汉文帝“交朋友”
寻找霸陵的十年,也是马永嬴与汉文帝“交朋友”的十年,他从中发现了一个不一样的汉文帝。
“按现在的话说,汉文帝是个很有个性的人,他的陵墓和其他人的都不一样,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帝陵规制。”马永嬴介绍,在西汉,封土是皇权的象征,而西汉11座帝陵中,唯有他的霸陵,不起“封土”,“这与汉文帝崇尚节俭有关,他不修封土,但以更特别的方式,凸显皇权”。
“比如,我们在霸陵中发现了双重陵园,这是汉代历史上首次出现的陵园布局。”马永嬴发现,汉文帝在其大陵园之内自己的陵墓周围,平砌了一圈鹅卵石,形成了帝陵单独的陵园,“这种‘石围界’正是为了突出他在霸陵陵区的核心地位”。
“霸陵为何如此特别?”为了揭开霸陵谜团,马永嬴翻看与汉文帝相关史料,连“野史”也不放过,“将历史碎片拼合在一起,会发现全新的汉文帝。”
作为开创中国史上首个盛世的皇帝,汉文帝励精图治,废除秦朝严刑峻法,兴修水利、鼓励农耕、倡导节约且以身作则。
然而,在马永嬴看来,汉文帝偶尔也“感情用事”。西汉11位皇帝中,有9位的帝陵都在咸阳原。马永嬴认为,影响汉文帝“违反祖制”,建帝陵于白鹿原的原因,除了设置霸陵邑屏卫京城,还有两个重要的个人情感因素,一是因吕后合葬汉高祖长陵,文帝的母亲薄太后无法再以皇后礼制入葬长陵;二是汉文帝对于封地代地的“眷恋之情”。
不仅如此,霸陵也是汉文帝重视孝道的铁证。霸陵的外藏坑堪称简陋,而其母薄太后南陵的外藏坑中则出土了大量金银器、木车和生活器具,甚至,考古人员还发现了380座动物殉葬坑,“他自己提倡节俭要求薄葬,但给母亲的陪葬却不吝啬,因为这是古代体现孝道的一种方式。”马永嬴介绍。
霸陵动物殉葬坑出土貘。受访者供图 汉文帝母亲薄太后南陵外藏坑出土金器。受访者供图变成“外向”的考古人
历时10余年,马永嬴终于找到了弥补西汉历史的“最后一块拼图”。而回顾马永嬴的考古之路,看不出一点诗意。
“做律师多挣钱,搞考古纯粹是坐冷板凳,还是回归老本行吧!”1987年,学法律的马永嬴进入考古研究所做行政工作,保卫科的同事得知他要转行做考古,曾这样劝他。
听到这样的话,他总是淡然一笑,“人一旦向自己的兴趣与理想靠近时,就有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冲动”。
1992年夏天,从陕西省文物局与西北大学合办的文博专业干部专修科毕业后,马永嬴跟着前辈呼林贵,走进了唐代墓葬发掘现场。这也是他第一次走进考古现场。
时值盛夏,最热的时候,他不得不悄悄躲到墓室底下乘凉。
“在我眼中,墓室发掘的所有物品都是活的,尘土背后蕴藏着历史的真相,有牵动人心的魔力。”马永嬴感受到了考古的魅力。1995年汉景帝阳陵考古队成立,队长焦南峰将马永嬴招致麾下,从此他与西汉帝陵结下不解之缘,一干就是近30年。
霸陵位置确认以来,接待媒体,向公众介绍霸陵考古工作情况,也成了马永嬴工作的一部分。
“考古是一门传播的学问,一位合格的考古人不仅要做好研究,及时与公众分享最新发现,也是责任。”近年来,这位自称“内向”的考古学家,不断“出圈”。他加入民进,为促进考古事业发展发声;参与央视百家讲坛录制,去各地讲座,让更多人体会到考古的魅力所在……他笑称,考古让他成为了一个外向的人。(完)(《中国新闻》报作者 罗鲁峤 报道)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