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5 22:39:23 来源: sp20241105
中新网 银川5月3日电 题:宁夏“内画鼻烟壶”传承人:方寸之间“反手”画出大千世界
中新网 记者 于晶
气势磅礴的山水、惟妙惟肖的人物、可爱俏皮的动物……很难想象这些活灵活现的绘画作品会出现在鼻烟壶中。“我的生活里只有鼻烟壶。”5月3日,记者走进银川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内画鼻烟壶传承人艾福多的工作室,才真正明白这句话的含义。
艾福多正安静地坐在木椅上,沉浸于自己的绘画世界。他用世界上最小的画笔,在鼻烟壶的内部“反手”作画,创造出绝美的“壶中天地”。对着阳光向内望去,小桥流水,树叶飘飘,仿佛一下子被带入了风景如画的江南水乡。
艾福多正在创作内画鼻烟壶。 中新网 记者 于晶 摄他拿起刚画好的《清明上河图》,壶内方寸之间绘制着远郊、舟桥、城楼、市集及各色人物。在传统白描技法下,人物栩栩如生,树木蓊蓊郁郁,景致层次感分明,北宋都城汴京清明时节繁盛的市井风貌跃然于水晶壶内,更显清秀雅致。
艾福多告诉记者,明末清初,鼻烟传入中国,鼻烟盒渐渐东方化,产生了鼻烟壶。内画艺术是中国的传统技艺,在清朝中后期开始出现的,起源于鼻烟壶艺术,到现在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了。内画鼻烟壶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被誉为集大成的“袖珍艺术”。
据艾福多介绍,内画不同于其他的绘画工艺,所有普通的绘画方式都可以融入在鼻烟壶中,它工艺的复杂性主要体现在工序上。在艾福多手中,有一支独特的绘画工具——“弯钩直角笔”,笔头长度仅几毫米,笔尖与笔杆成九十度。内画的精髓在于通过壶口把画笔伸进鼻烟壶,仅靠手指的细微运作来完成,正面观看,反面作画,在“寸天厘地”中进行书画布局。
“我的画笔都是自己做的。”在艾福多的案头,记者看到了一根根样式“古怪”的画笔。这些画笔只有毛衣针粗细,由竹签削成,末端弯出一个大约90度的弧度,然后把毛笔笔头中粗糙的毛去掉,挑出好的粘在竹签上。这些弯曲的笔头如同鸟喙,显得颇为尖细锋利。有的用来勾线,有的用来题字,有的画弧形……用途不同,画笔的长短粗细曲度也各有不同。
艾福多笑着说,刚开始学内画时,自己连画个直线都费劲儿,手拿着笔一直哆嗦。“唯一的窍门就是要坐得住。”在他看来,内画技艺需要眼力、心力和定力,缺一不可。“要有扎实的绘画功底,要有悟性,也要有细心和耐心,反复苦练,没有捷径。”
市民观看艾福多创作内画鼻烟壶。 中新网 记者 于晶 摄为更好地传承内画艺术,让更多的人知道这门艺术,喜欢这门艺术,艾福多除了向内探索求深度发展,他还向外拓展以提升内画艺术的知名度和民众接触度、喜爱度,并为此做了诸多努力和尝试。
俏皮可爱的生肖系列车载挂件、“梅兰竹菊”四君子系列的清雅摆件、人物个性鲜明的纪念肖像……多年来,艾福多结合不同受众需求,持续探索内画艺术衍生品,开发了大批深受民众喜爱、市场反响热烈的产品,让内画艺术以丰富的形式走进人们的生活,让非遗悄然“飞入寻常百姓家”。
“想要将传统技艺发扬光大,必须与当代生活相结合,不断创新。艺术品要实用化,实用品要艺术化。要把时尚和实用融入非遗传承。”对于内画鼻烟壶的前途,艾福多有自己的看法。他紧跟时代潮流,从生活中寻找素材、汲取营养,创作出绿水青山、乡村振兴作品的同时,还将内画艺术与其他实用性艺术结合,制作推出了内画茶具、内画花瓶、内画笔筒等等,兼富古朴典雅与新潮流行的内画艺术焕发勃勃生机。(完)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