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长河中的又一次“中法相遇”——习近平主席对法国第三次国事访问纪实

发布时间:2024-06-23 06:29:57 来源: sp20240623

  当地时间5月6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爱丽舍宫同法国总统马克龙举行会谈。新华社记者 殷博古 摄

  广袤的亚欧大陆,人类文明的璀璨之地。

  中国和欧洲,分处亚欧大陆两端,是推动多极化的两大力量、支持全球化的两大市场、倡导多样性的两大文明。中欧如何相处、怎样作为,关乎着亚欧大陆的繁荣,牵动着全球格局的走向。

  大国外交,远谋而笃行。新一年元首出访的大文章,从欧洲起笔。

  第一站,来到法国。“特殊的朋友”“特殊的关系”;既是立足双边,更是面向全局——

  携手走过一甲子,中法关系如何守正创新、开辟未来,担当中欧关系的强大引擎,壮大完善全球治理的中法力量?

  并肩前行二十载,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如何稳中有进、行稳致远,更好服务各自发展,更好推动人类进步事业?

  答案就写在绿意盎然的塞纳河畔,写在白雪皑皑的比利牛斯山脉,写在中法各界深化友好合作的广泛对话里,写在东西方文明跨越亚欧大陆的温暖握手中……

  习近平主席说:“中法作为两个有独立自主精神的大国,在历史长河的每一次相遇都能迸发出巨大能量,影响世界行进方向。”

  5月5日至7日,中国元首外交的“法兰西时间”,让世界瞩目。

定位与定力:做真诚的朋友、共赢的伙伴

  又是一个万物勃发的时节,中法友谊再启新篇。

  2014年、2019年,习近平主席两次在春天到访法国。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再次踏上了美丽的法兰西土地。

  一项项高规格礼遇,欢迎尊贵而亲切的朋友。

  5日抵达巴黎——马克龙总统特别安排阿塔尔总理赴机场迎接。细雨霏霏中,习近平主席步出舱门,阿塔尔总理以一句中文“您好”问候远方贵宾。沿红毯边走边谈,阿塔尔总理向习近平主席讲述自己的“中国缘”:学过一年中文,还到访过北京、上海、银川。“你讲得很好,很标准。欢迎你到中国访问。”习近平主席微笑着说。

  当地时间5月5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乘专机抵达巴黎,应法兰西共和国总统马克龙邀请,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习近平乘坐专机抵达巴黎奥利机场时,法国总理阿塔尔等法国政府高级代表热情迎接。新华社记者 燕雁 摄

  从机场至下榻酒店,摩托车队护卫左右。雄伟的凯旋门前,一面面中法国旗连成友谊的绚烂画卷,一幅幅红色横幅表达着对访问圆满成功的美好祝愿。鼓乐欢快,龙狮双舞,宽阔的香榭丽舍大街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

  6日国事活动——见证法兰西厚重历史的荣军院再度为习近平主席打开大门。金色的穹顶映着湛蓝的天空,主庭院连廊边,共和国卫队和三军仪仗队整齐列队。雄壮的进行曲,庄严的分列式,一场隆重的欢迎仪式,尽显东道主的盛情与敬意。

  欢迎仪式后,习近平主席和夫人彭丽媛乘车赴爱丽舍宫,148名骑兵组成的礼兵马队和摩托车队一路护送。马蹄噔噔,踏响青灰色的石路。穿过塞纳河上最美的亚历山大三世桥,途经百余年历史的大皇宫、小皇宫,掠过戴高乐将军雕像,仿佛行进在时间的长廊中。

  当地时间5月6日下午,正在法国进行国事访问的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出席法国总统马克龙举行的隆重盛大欢迎仪式。这是欢迎仪式后,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在共和国卫队148名骑兵组成的礼兵马队和摩托车队护卫下,乘车前往爱丽舍宫。新华社记者 高静 摄

  外交礼仪,“国家关系的晴雨表”。两个时间维度,彰显中法关系的高水平和特殊性,揭示中法两国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历史逻辑、现实动力、时代意义。

  第一个维度,10年,主线是元首外交的战略引领。

  犹记习近平主席2014年的首次对法国事访问,两国元首达成开创紧密持久的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新时代的重要共识。5年后,再度来访,两国元首一致同意,打造更加坚实、稳固、富有活力的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此次法国之行,打造新时期互信稳定、守正创新、担当作为的中法关系成为双方未来的努力方向。

  一次次深度沟通,一场场亲密互动,一步步坚定前行。

  法国总统府爱丽舍宫,璀璨的水晶吊灯将迎宾门照得通亮。主楼台阶两侧,脚蹬锃亮马靴、头戴红缨头盔的10名礼兵威武挺立。并肩同行,拾级而上,马克龙总统将习近平主席请进二层总统办公室。两位元首坐在沙发上,面对面交谈,原定30分钟的小范围会谈延了又延,持续了近100分钟。

  “比利牛斯山之心”图尔马莱山口,群山环抱,瑞雪飞舞。这里保留着马克龙总统美好的童年记忆,也记录着他当选总统后的欢庆场面。马克龙总统亲自选定在对自己人生“意义非凡”的地方、在老朋友的餐厅里为习近平主席夫妇举行小范围午宴。马克龙总统夫人布丽吉特告诉习近平主席:“这是马克龙总统第一次邀请外国领导人来到这里。”

  当地时间5月7日,应法国总统马克龙特别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乘专机来到法国西南部上比利牛斯省访问。在图尔马莱山口“牧羊人驿站”,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同马克龙和夫人布丽吉特共同欣赏当地村民表演的具有浓郁南法风情的牧羊人之舞。新华社记者 姚大伟 摄

  铁制的牛铃、风干的火腿、斑驳的兽皮毯、欢快的牧羊人之舞……南法山区的古朴民风扑面而来。屋外银装素裹,屋内暖意融融。两国元首凭窗而坐,远眺山景气象万千,纵论世事风云变幻,畅叙文明和美之道。从尼斯夜谈到豫园茶叙,从松园会晤到雪山对话,中法元首外交再续佳话。

  进山前经过的巴涅尔-德比戈尔镇,是马克龙总统外祖母的家乡,是他心中满载亲情友情的“绿色天堂”。从电视报纸广播里,在口口相传中,巴涅尔-德比戈尔镇和周边市镇的居民得知了中国领导人来访的消息。当地人说:“法国人的习俗是,好朋友来了就要带他到自己长大的地方看一看。没错,这就是马克龙总统邀请习近平主席来这里的初衷!”

  第二个维度,60年,主线是中法建交精神的传承与坚守。

  时间的指针回拨至1964年。冷战正酣之时,一份40余字的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