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国家在华留学生眼中的金砖合作

发布时间:2025-01-10 21:42:44 来源: sp20250110

   中新社 北京10月21日电 题:金砖国家在华留学生眼中的金砖合作

   中新社 记者 曾玥

  2024年是“大金砖合作”的开局之年。10月22日至24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将在俄罗斯喀山举行。

  “金砖时间”将启,多位来自金砖国家的在华留学生接受 中新社 记者采访,讲述他们眼中的金砖合作。

  “相乘”的机遇

  今年9月,来自埃及的秦终南(Ali Amin Elsayed Hussien)在华开启新生活,成为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一名硕士研究生。

  曾担任翻译的经历让他意识到,不同的母语结构造就了不同的思维方式,更多文化细节蕴藏在日常交往和实际交流中,无法从书本上学来。“我在埃及花了4年从书本上学习中文和中国文化,但来到中国不到两个月,我的收获比过去更多。”

  今年1月,包括埃及在内的多国正式加入金砖合作机制。在秦终南看来,这将为埃及青年带来更多机遇。

  他认为,金砖国家有着多元的文化,在合作机制下形成多向频繁流动的文化空间。金砖扩员为文化空间增添新的“乘数”,在注入丰富内涵的同时,以“相乘”的方式拓展更大机遇。

  以语言为例,金砖国家包罗中文、英语、葡萄牙语、俄语、阿拉伯语等多种语言。“我可以跟会阿拉伯语的中国人、巴西人交流,也可以跟会中文的俄罗斯人、南非人交流,甚至到对方国家学习、工作,合作关系越好,机会也越多。”秦终南说。

  他接着用一句阿拉伯谚语“ايد لوحدها متصقفش(孤掌难鸣)”诠释自己对于金砖合作的理解。“一个国家就像是一只手,其他国家的帮助就像是另外的手,合在一起我们才可以鼓掌。”秦终南说,“我觉得这就是金砖合作,我们一起走、一起长大、一起发展。”

埃及学生秦终南正在黑板上写字。 中新社 记者 曾玥 摄

  包容与合作

  第一次听说“金砖”时,林子睿(Kirill Kravtsov)正在俄罗斯上大学,在一节本科专业课上与这个名词相遇。

  此后,来自俄罗斯的林子睿两度参加上海暑期学校(金砖国家项目),通过系统课程和学术研究,从各个方面广泛了解金砖国家合作情况,并在这个过程中结识了来自金砖国家的青年同伴,金砖合作的概念逐渐具象化。

  “金砖国家以新兴大国和发展中国家为主体,虽然各国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但我们会跨越差异、凝聚共识、团结协作。”在林子睿眼中,金砖合作的要义在于包容性多边主义,各国围绕共同关心的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达成广泛共识。

  他进而引述母语文化里的“Один в поле не воин(一个人在战场上算不得战士)”来形容包容与合作对于金砖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仅凭单打独斗很难实现大的发展,我们必须与其他人、其他国家团结合作,才会达到更高的效率,取得更好的结果。”

  如愿来到中国留学,是金砖合作给林子睿带来的最直接影响。

  今年是林子睿在北京大学攻读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的第二年,他已走过中国的35座城市。他希望为学术研究积累一手资料,同时通过不同的城市风貌深入感知中国的文化底蕴。

  有机的组织

  前不久,巴西学生卫特(Vitor Moura)在俄罗斯喀山参加“金砖机遇”青年交流对话会。这是他今年第三次赴俄参加金砖主题活动。

9月25日,“金砖机遇”青年交流对话会在俄罗斯喀山举行,巴西学生卫特参会发言。(受访者供图)

  自2016年以来,卫特长居中国。进入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读研之前,他先后在华工作、创业。

  “一开始我对国际关系没什么兴趣,但后来跟不同国家的人相处,我发现关注和理解世界运行的动力因素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于是,卫特一改以往被动接收的态度,主动将研究生阶段的学术研究方向定为金砖国家合作机制。

  “金砖国家的团结和合作是一个自愿进行、自然而然、没有外力强迫的过程,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等多层面都保持互动,包含双边和多边关系。”在卫特看来,“大金砖合作”构成了一个有机的合作矩阵。

  目前,卫特正在为硕士毕业论文做准备,他计划梳理金砖和“金砖+”的发展脉络,分析金砖合作的运行机制。

  对于扩员后的“金砖大家庭”,他用葡萄牙语中的“Esperança(希望)”来表达期待。“金砖国家在共识中携手合作、应对挑战,为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带来希望。”(完)

【编辑:张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