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2 14:44:30 来源: sp20241122
编者按: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新时代以来,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呈现出新气象、开创了新局面。一个个文化遗产从传统到现代,连接历史与未来,成为世界认识中国、中国走向世界的生动文化名片。央视网《联播+》栏目特推出“薪火相传”系列策划,从文化传承中感受中华文脉底蕴。
“古漆者,光泽华,似乌金而非寒,似明艳而持重,漆兮,器矣。”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创造神奇漆器和大漆文明的国度。考古证实,中华先民用大漆髹饰器物的技艺,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
平遥推光漆器是我国四大著名漆器之一。“平遥古城三件宝,漆器、牛肉、长山药。”这句俗语在山西晋中平遥古城家喻户晓。漆器位居古城三件宝首位。
2022年1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平遥古城向现场群众挥手致意。
2022年1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山西平遥古城,沿街巷察看古城风貌。他走进一家专门销售当地推光漆器的工艺品店,了解当地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的情况。
在这家店内,琳琅满目的推光漆器在灯光下熠熠生辉。小到首饰盒、首饰柜等日常用品,大到五斗柜、屏风等中式家具,一件一件,总书记看得仔细。他详细了解了推光漆器的制作工艺,叮嘱要“保护好推光漆器等文化瑰宝,把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产业发扬光大、推向世界”。
萧山跨湖桥遗址出土的“漆弓”。
大漆之美,源于自然,汇聚了中国古代化学工艺与传统美学的精髓。古代匠人讲究“百里千刀一两漆”,意为走100里路,在漆树上割1000刀,才能得到一两生漆,可见其弥足珍贵。
传统的平遥推光漆器,使用的正是从漆树上割取的天然大漆。滴漆入土,千年不腐,这也是这项技艺的精髓所在。
平遥推光漆器,凝聚了平遥工匠代代相传的精湛工艺与独有匠心。其制作分为木胎、灰胎、漆工、画工、镶嵌五道工序,每道工序还有细分步骤,整个流程共有几十个细分步骤。
平遥漆器以“推光”而闻名,源自其加工工序中最重要的一步——用手掌推磨抛光。用掌心细嫩的皮肤反复推擦,将散落在漆面的气泡点全部推除,直至漆面生辉、光洁照人。
2023年7月9日,北京,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山西特色专业镇·平遥非遗双宝中华行”展览展出的推光漆器作品。
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对技术的苛刻要求,造就了漆器的精致典雅。2006年,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5年,平遥古城荣获“中国推光漆艺之都”称号;2022年9月,山西省公布首批十大省级重点专业镇,推光漆器为平遥争得一席。
“推光”一技传千年,时至今日,愈发流光溢彩。
近年来,平遥推动制定出台了《平遥推光漆器地理证明商标》《平遥推光漆器行业标准》《平遥推光漆器保护条例》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全力推动平遥推光漆器产业特色化、多元化发展。
截至2023年8月中旬,平遥已有漆器企业、大师工作室以及个人小作坊等漆器生产经营单位160户,相关从业人员5600余人。当地全力打造推光漆器这一“国礼”招牌,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高品质生活。
2024年3月,文化和旅游部公布2023—2025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名单,山西省有3家企业上榜,平遥一家推光漆器企业依托推光漆器髹饰技艺位列其中。
2023年5月28日,北京,推光漆器匠人为驻华使节展示技艺。
2020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漆器等中华文明科技文化艺术成果与深刻的思想体系、独特的制度创造“在世界文明史上具有鲜明的独创性”,“这些重大成就展示了我国在悠久历史进程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的突出贡献,也展示了中华民族以和为贵的和平性格、海纳百川的包容特质、天下一家的大国气度”。
在英国,知名畅销书作家詹姆斯·希尔顿在其经典作品《消失的地平线》中,对中国漆器的精湛工艺和漆画笔调的细腻之处给予赞誉。在比利时,司帕漆器制作人的髹漆技法借鉴了中国的黄铜、螺钿等镶嵌技术,充满了东方韵味……
在“漆”彩流光的文明记忆中,大自然的馈赠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人的审美哲学、中国人的生活习俗相互融合、相得益彰。这传承千年的艺术瑰宝,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更以其独特魅力繁荣了世界文明百花园。
总监制丨骆红秉 魏驱虎
监 制丨王敬东
主 编丨李璇
策 划丨李珊珊
编 辑丨刘禛
AI瞬息视觉丨颜妮 张紫曦
校 对丨孙洁 李珊珊 梁雅琴 娄郝 闫田田
出 品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责编:赵光霞、牛镛)